(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74)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老太太却不喝,直直儿盯着女儿,白老爷子长叹一口气:“你还是不死心,也罢,我便厚着这张老脸问问罢。”

说罢,就扭头问林如海:“老太婆也就在这几天了,她如今就有一桩事情放不下。”

侍立在一旁的白先生忽得跪在地上,眼泪直往外涌:“是女儿不孝,早早年纪就和离了事,让母亲伤了心,如今又累得母亲不能安心,请父亲不要多言,等母亲百年我自去庙里清修,定不堕白家清名。”

白老爷子咳嗽一声:“此事不由你,你回避出去,便我厚着脸皮跟学生说。”

林如海似乎已经猜测到了什么,他对着白老爷子拱手:“先生待我如半父,我岂能坐视白家为难而不理,请先生讲。”

白老爷子将林如海叫到外面书房,才道:“那我老夫便说了:我们骄纵女儿,由着她随着自己性子长,从前倒也没什么,只如今老了要闭眼忧心起女儿将来。”

“我们还在世她总有个娘家可去,若是我们去了,以后她进不了白家祖坟,孤零零一人,年节也难享祭祀,做爹娘的总挂心呐!”

林如海道:“先生意思,学生明白,只学生是个鳏夫,不瞒先生,便是从前家里那些离奇事,先生都知道些缘故,只怕……。”

白先生道:“唉,当着孩子的面总也难启齿,只我这老妻如今有些任性,只她病了,我也依着她胡闹,你若是无心便就当如风过耳罢了。”

林如海一瞬间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师母哀求的目光、外头人议论黛玉丧母之女不可娶、贾敏临终前再三叮嘱自己让自己续弦、再想一想跟白先生有限的几面、似乎从前自己被盐商困在山涧也是她镇定自若请求武备们出兵才救得了自己,算得上是一位有大仁大义的女子。

忽然白先生从书房外推开门闯进来:“求爹莫要再说!”

白老爷子叹气:“你休要任性,我们百年以后总要瞧着你有个归宿。何况如海是我得意的弟子,这么多年其品性、操守皆是有口皆碑,以后家里无长辈照应你了他也能照应你一二。”

白先生跪在地上,“砰砰砰”几个头磕下去,额头都红了一大片:“女儿不能!”

白老爷子颇有些无奈:“你娘躺在床上唯等此事了结方闭眼,你莫不是不孝?”

此时林如海拱手作揖:“白先生若是不愿,我有一计策,不知道可情愿?”

跟着黛玉跪在外边的晴雯猜了半天可算理清楚了:原来是白太太担忧女儿将来,因而求林如海收了她。说起来祭祀对古人来说分外重要,怪道他们有这担忧,只不知道林如海和黛玉如何想。

再看黛玉的神色,毫无变化,仍旧恭恭敬敬给白老夫人侍奉汤药,丝毫不见半点对父亲续弦的反对。

晴雯心想,可别是憋在心里,回头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过一会林如海才走过来,他神色坦荡,白老爷子也一脸无事,让人差点以为他们就只是在书房里清谈片刻。

饶是晴雯活了这么久的人都猜不透,只不过她也有些生存智慧,瞥了白先生一眼,只见白先生眼皮有些红肿,便心里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当天林如海和黛玉探望完白老夫人就回了林府。

林如海回府第一件事就是将黛玉叫进了书房,屏退了身边所有的奴仆。

晴雯猜这便是要摊牌了,不知道黛玉会不会伤心难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坦然接受父母的新生活的。晴雯前世曾亲眼见过一个四十岁的大叔因为老父续娶而跪在家门口嚎啕大哭“我没有家了 。”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吃了土豆烧牛肉。

冰糖小小火融化,加牛肉粒爆炒,再加入八角、香叶、花椒、葱姜蒜三兄弟,炒两分钟加入生抽、老抽,加红油豆瓣酱。

然后加水,炖煮。

一个小时出锅。好吃到汁水都要拌饭。还可以做牛肉面吃。

第64章 双燕欲归白家结亲 小径红稀迎春管家

黛玉心里也忖度到几分, 因而在林如海开口前先问:“白家二老可对爹爹说了什么?”

林如海却没回话,只从书案上拿起一枚青玉印章递给黛玉。

黛玉诧异接过来,这是爹的心头爱物,寻常都不让打扫书房的仆人擦拭, 常见他在案头把玩, 怎的今儿个忽给了自己?

青玉印章小而精巧, 印面凹凸不平硌到黛玉手指,她拿起来仔细辨认, 是时下已经不兴的三字印,细细辨认才看出三个字:不羡仙。

轰的一声, 黛玉脑海里思绪翻腾, 她嘴唇微微阖动,却什么都没说。

林如海斟酌一下才开口:“这是太太刚进林家时刻的。”他盯着窗外,眼睛失焦于无尽的虚空, 似乎又看到往昔的日子, 忍不住一笑,

“好好儿一个大家闺秀, 诗画皆工秀倒也罢了,竟然善篆刻,嫁过来便净日举着刻刀在书房捣鼓。”

黛玉也跟着笑了, 原来母亲还有这样的爱好。想也好笑,爹爹这般循规蹈矩的君子,娶了天性活泼又古灵精怪的娘亲, 只怕成婚后必有举案齐眉的时光。

林如海似乎也沉浸在过去,半响才收回思绪:“你娘临终前苦苦劝我续弦,我当时没有应承,可如今你一天天长大, 一来寻根问底还是内宅妇人方便;二来丧母之女总会被人诟病无人教养。”

“再则白老夫人病危,总想让白先生有个依傍,是以,在白府,我跟白先生说好了,允她一个林家当家夫人的位置,两人虽无夫妻之实,却有夫妻之名,如此既能全白老夫人心愿,又能顺顺当当不耽误你的大事。”

黛玉眼睛瞪得老大:“那白先生……她可愿意?”

林如海眼中有敬佩之色:“白先生说她自打跟夫家闹和离之时就对婚嫁并无冀望,如今只想老母去的安稳些,若是嫁过来便做好当家主母的位子,操持好林家上下。”

这也确实像白先生能说得出来的话。

黛玉再算算,母亲已经去了四年,这期间父亲拒绝各家媒婆,堂堂巡盐御史居然连个夫人都没有,不仅跟外官交际时少一道桥梁,便是皇上那里也总归会有些疑惑。

因而她并没有大吵大闹,反而问:“

如此一来,若爹爹或白先生日后心悦他人当如何?”

林如海闻言一笑:“我心如枯槁,想必白先生也是同感,我们在白家约好若是一方有他意,另一方和离即可。”

黛玉思来想去,又说“只怕委屈了爹爹。”

林如海叹息:“是我没有一直等你娘。你也太懂事了些,寻常子女总归会有些怨忿,你却只为为父着想。”

黛玉仰起头:“爹自己觉得好便好。白先生本来端方正直,便是真做我后母也慢待不了我,何况只是做戏乎?”

林如海又道:“你同白先生素来亲厚,想必心里不会有怨言。只不过莫要愤恨白家二老。历朝历代都注重身后祭祀,白家二老是实在无法,才出此下策,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我看重老师教导之恩,但此举却并非为老师所逼。你切不可对二老心带怨言。”

黛玉正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爹爹疼我,白家二老疼白先生,想必天下做慈父的为了儿女的心必也一样,若我同处此地,只怕爹爹也要夜不能寐昼夜为我思索出路。”

林如海忙说:“百无禁忌百无禁忌!童言无忌,怎的胡说?我的玉儿,今后必定婚事顺遂!”

黛玉娇俏一笑。从林如海房中出来,她便开始张罗这求娶之事。

白老夫人接到了林家遣来的媒人送去的庚帖,身子都大有起色。

黛玉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白先生虽然事先说明自带嫁妆吃穿皆不用林家的,可总要给白先生几份尊重。

是以遣媒、换庚帖都办得郑重其事。

黛玉这边厢忙得脚不沾地,那边厢京郊王熙凤的田庄,早有庄头将还带着秋露的石榴献上来:“这石榴开得好,过几日便是兔爷节,正好主子们摆盘图个吉利。 ”

近些日子迎春在庄子上学了不少,自然也知道京中农户都将中秋团圆节叫做兔爷节,农家这时节还要祭祀兔爷呢。

因而迎春笑笑:“承你吉言。”又吩咐司棋:“司棋,赏。”

司棋自抓了一把铜钱,那农人拿了铜钱喜得笑不见牙,没口的说吉利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