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鹤吓得目瞪口呆:“哎吆我的娘哎,这户人家也太……”,她想到晴雯和紫鹃都是这府里的人家,当下住了嘴,抱歉的瞧着她们。
紫鹃一笑:“没事儿,我们不过是奴才,算不得这家。再说如今咱们都是林家的人。”
晴雯点点头:“咱们哪里有人家那修行?别的不说,单是今早这一出我就佩服,奶娘妒忌、小妾柔弱、大房坐镇,当真是热闹的很。”
喜嬷嬷道:“这样大房倒颇有些手段,小妾自作聪明,以为自己装娇做势将男主子拿捏住了,却不知大房早已不动声色败坏了她的名声,以后要进门,还要大房点头她才能硬气,真真儿大房才是拿捏的死死的。”
一直静默的明嬷嬷这才出口:“大户人家的阴私多的是,这才是两个名分都没有定下来的十几岁黄毛丫头,就已经心机如此,真倒成婚只怕家里整日鸡犬不宁。是以我教导你们识别各种伎俩,唯盼着以后用不上才最好。”
这是好话,紫鹃叹道:“说起来这宝二爷有一点好,再怎么也体贴爱惜女孩儿。”
黛玉在屋中也听见了,她心里酸楚,其实这一幕她在书里是看过的,但当时只觉得李嬷嬷倚老卖老,并未深究。
如今听嬷嬷和晴雯一点透,知道不是那么简单。黛玉心里沉甸甸的,有一丝了悟,又有一丝觉得那些人颇没意思。
她摇摇头,将那些念头都抛之脑后,捧着手里的笔筒,出了内堂:“我在里面淘弄出来这笔筒不错,包起来给大嫂子加一份礼吧。”
丫鬟们这才散乱了各自去忙,一会子功夫就簇拥着黛玉出了潇湘院。
晴雯在心里嘀咕,说起来有点好笑,贾母将黛玉指派到了跟宝玉的怡红院挨着的潇湘院,却将宝钗发落到了蘅芜苑,怡红院在园子的东南角,蘅芜苑在园子的西北角,正好是个对角线。
黛玉这回探望就先去近处的稻香村。
李纨带着贾兰住在此处。
孤儿寡母,出身书香门第,却偏偏嫁进了高调奢华的荣国府,真真儿算是格格不入。
黛玉一行人一路走来,看见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
晴雯先高兴起来:“不知道这篱笆上挂着的南瓜花可能摘否?用面粉裹了再油锅炸,最得滋味!”
黛玉本来因着适才的事情心情不快,这时候也忍不住笑了:“焚琴煮鹤。”
晴雯撇撇嘴:“白先生若是在肯定要夸我‘返璞归真、方为大道’。”
她声音拖得长长,模仿白先生充满惊喜又一本正经的样字,惹得几个丫头吃吃的笑。
黛玉白一眼:“莫要亵渎先生。”,神色却轻快得多了。
晴雯这才松一口气,黎山老母啊,您老人家教给我的任务可真难完成。总算让黛玉开怀了些。
走近茅草屋,才看见题额上写着四个字:“杏帘在望”,旁边一副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雪鹤一看这对子,就说:“看来姑娘的笔筒是送对了。”
晴雯不懂,雪鹤讲给她听:“这采芹二字,出自《诗经·鲁颂·泮水》里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指泮宫之水,而泮宫指学宫。于是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叫做“入泮”或“采芹”。”
旁边雪莺补充:“浣葛”典出《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浣害浣否归宁父母。”是写新妇浣净葛衣才回娘家,这里喻指来归省的德妃娘娘。两句连起来,就是让德妃娘娘保佑兰少爷好好读书。”
啊?这样啊。
晴雯此时只想说:“性}感文盲,在线懵圈。”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做了杨枝甘露。
其实就是芒果西米露啦。
芒果泥+椰浆+牛奶+西米+炼乳
汤圆以前很好奇为什么要叫杨枝甘露,还专门去查过。因为观音菩萨手里持着的那个宝瓶里的水就叫杨枝甘露,所以这么命名了。
而且杨枝甘露起源是在利苑酒家。还挺喜欢去吃利苑酒家的,不过现在搬到了北方就吃不到啦
第56章 霜晓寒姿少妇迎风立 矢忠不二丫鬟为主想
既然李纨这么重视儿子的教育, 自然黛玉的礼物也算是送对了。
主仆言谈间已有丫鬟婆子去通禀,不多时李纨就快步走出来:“妹妹,快请进来。”
晴雯打量一了下李纨,一位二十多岁的少妇, 容貌自不用说, 可偏偏穿得都是老气的布料, 头上只有一枚银扁方堪堪馆住青丝,果真是霜晓寒姿。
黛玉进去小坐, 喝了李纨亲手煮的茶,这才奉上礼物:“昨儿个才来府里, 让下人将给几个哥儿的都分送出去, 今儿过来送嫂子的。”
除了常规的扬州丝绸、茶叶之外,还有一套文房四宝,并一个根雕笔筒。
这礼物果然颇得李纨心思, 她笑着说:“妹妹可有心了, 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哦?”
“兰儿如今年岁大了, 我的学识便有些不够了, 老爷只让他在家学里念书,家学虽然好,可总……”李纨为难的皱着眉头。
便是她不提后面的话, 黛玉也知道了大概,当日贾家家学里又是秦钟和宝玉勾勾搭搭,又是茗烟大闹, 只觉得乌烟瘴气,哪里是读书的地方?
当下黛玉试探着问:“嫂子何不让兰儿去跟老爷说一说?”
李纨苦笑:“兰儿去说了,可老爷探查过程中知道宝玉的事情,又差点勃然大怒打宝玉一顿, 太太因此不喜。”
这可就明白了,王夫人定然觉得是李纨嫉妒宝玉地位,所以将宝玉的劣迹讲给贾政听。
李纨道;“自那以后太太就不怎么待见兰儿了,兰儿去请安,十次里倒有九次不见。我就想送他去外头的书院,妹妹可知道什么好的?”
黛玉个深闺女子,能知道什么好的书院,李纨的本意也不是问她,是问林姑父。
晴雯恍然大悟,原来是这遭,怪不得对黛玉这般热情,还亲手沏茶。都是看在林如海面子上。
林如海是进士出身 ,又在翰林院待过,总能引荐些好的书院。
于是黛玉了然道:“嫂嫂娘家就是国子监出身,京中的书院都是使得的,想必嫂嫂是怕舍贾家家学而就其他惹得贾府上下不快,所以才托我推荐外地的书院。”
李纨一脸感激:“正是此意。”
黛玉道:“我今儿个就派人去跟父亲说一下此事,让他推荐个扬州的书院。”
晴雯瞧李纨那架势,恨不得上来攥紧黛玉的手,当下就来姐妹情深。
本来晴雯是对李纨没啥好感的,只知道独善其身,一心教儿子读书,对林妹妹的遭遇不说一句话倒也算了,可以理解你自己也是靠着贾府生活的弱女子。
可是贾府后来抄家时李纨自带了儿子,跟着娘家人走了,压根儿没帮忙赎一下其余人。这等面冷心冷的人晴雯总归是怕的。
可进了大观园再跟李纨接触,也不过是个处处有自己为难处的守寡之人罢了,贾府在外面又有扒灰的名号,她自己又不得婆婆喜欢,自然日积月累对贾府死了心。
罢了罢了,都是红尘中痴人,谁也不嫌弃谁冷漠了。晴雯这般开导自己。
出了稻香村,雪鹤悄悄说:“适才少夫人领我们赏画,我瞧见她画下面的印章是‘未亡人 ’三字,真真儿可怜。”
黛玉不出声,半天才叹一句:“韶华去何迅,休提鸳鸯情深。”
离着最近的就是秋爽斋,黛玉又往探春那里走,秋爽斋正中是晓翠堂,旁边三间房子。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因而亮亮堂堂格外疏阔。晴雯先在心里赞了一声好。
探春这种理念在古代不甚流行,但在现代却在设计师之间极为流行。他们主张将房屋隔断打开,实现更加广袤的空间价值。
晴雯自己在前世有一处房子便是这般设计,她直接买了人家存货的旧仓库改造,简直空阔的可以在里面骑脚踏车。
因而瞧见这房子便颇为高兴,对探春的偏见也少了些,待她觉察到自己想法,又忍不住笑话人性。
只因为对方跟自己有某一点相同点,就自觉将其纳入好人,真是天真的可以了。(题外话:汤圆也是,有次碰到人索贿,汤圆大为不解:那个人看王小波啊!差点被朋友笑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