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53)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雪鸢早看见她起床了,忙扶起来她,便服侍她起床边笑着说:“姑娘可累得厉害了?厨房里炖了归参母鸡汤,补气补血最好不过,单等着姑娘醒来喝。”

黛玉应了一声,又问:“爹呢?可起了?给他也端一碗去。”

雪鹤带着几个丫鬟端着洗漱的水盆巾帕进来,闻声道:“晴雯知道姑娘挂念老爷,早就打发咱院的小厮在老爷跟前守着了,说是老爷今儿个告了假,跟几位相公在前院书房料理此事呢。”

黛玉听得父亲没出门,心里放心了,这才有闲心问:“今儿个别让紫鹃上来伺候了,让她也缓一缓,可怜她也怕是吓着了。”

雪鹤抿嘴一笑:“姑娘可真是体恤咱们,不过今儿个让雪雁顶了她的缺。”

黛玉瞧着窗外雨声不断,奇道:“这雨是从晚上下到如今吗?”

雪鸢回答:“是呢,我们都说姑娘吉人天相,连夜赶了回来,不然困在雨里,可怎生是好。”

黛玉听完,心里迷迷糊糊有些猜测,却捕捉不到。

用完膳她就去前院去寻林如海,晴雯看她要出门,忙放下手里的算盘,起身道:“我也跟着去!”

雪凤在旁边打趣:“姑娘可让她去,昨儿个听的姑娘出了城,她手里的宝贝算盘也不要了,惊得从岸上推下去,珠子摔了一地。”

黛玉闻声奇道;“这可是奇了,晴雯不是平日里最喜欢夸那算盘,什么珠子是紫檀木,框架是酸枝木,我都能背下来。怎的这般不经摔?”

晴雯佯做生气:“好姑娘!别人惦记你安危,你却还在这里落井下石!”

黛玉这才不取笑她,笑着说:“雪凤素来管着器皿,我记得以前娘亲陪嫁里有一套象牙算盘,你拿来给晴雯。 ”

晴雯一听头摇得拨浪鼓一样:“好端端的象,只因为牙生得壮些,却被人拔了牙做那劳什子,我不要!”

黛玉想一想也有理:“这没说错,我素日里也不喜那个,再者,我跟大象也有些渊源,这些家伙什很应该不用才是。”

这说的却是三头小象救得她的事情,当下黛玉传令下去,将府里所有的象牙器具都收起来封存,再在几次对外的宴席上宣称象牙粗鲁笨重,又有伤天理,居然在扬州城里渐渐弘扬起了不兴象牙饰品的风俗。这是后话不提。

这当口黛玉笑一笑,又吩咐雪凤:“那另外寻一副金算盘给晴雯。她素来爱金饰。”

晴雯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没办法,金子在她心目中等同于硬通货。

雪凤去开库房,雪莺笑着说:“姑娘可偏心,英勇救主的紫鹃没有赏,先赏了个在家干等的,早知道我们人人排队哭,也能拐姑娘一副金算盘。”

晴雯知道她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打趣罢了,黛玉笑着说:“偏你机灵!也罢,传话下去,上下皆有赏!一人赏一袋金瓜子!”

顿时院子里上下欢呼,黛玉也笑着往外院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做了王刚老师的川味小炒肉。

猪肉切薄片以后炒出香油,然后加辣椒,炒成虎皮状就能出锅。

挺下饭。

以前在深圳吃过费大厨炒肉,招牌菜就是辣椒炒肉,我吃着还挺好吃,不过我朋友觉得味精味道太浓,的确外面的菜都会放很多味精和鸡精。

常去吃的一家日料店还没开门,心里很担心它倒闭,啊我的储值卡还没花完。

汤圆真是充值克星,办理过储值卡的理发店、美容店、饭店纷纷倒闭。心疼自己。

第45章 三乡雨落险遭陷害 太湖石美晴雯买卖

黛玉到了前院, 林如海见着她自然又是欢喜又是后怕,父女俩互相问候过身体后林如海便叫她藏在屏风后面听他和幕僚们议事。

却有人来报:“回禀大人,辖下三乡落雨不断,渐成洪患。”

林如海一惊, 再问那三乡, 却知道是自己做日里停留的河谷, 他忽而感觉其中的蹊跷。

将疑问和门客们探讨,便知道端倪:他当时若是不走, 按照原来的打算在溪谷中过夜,那里正是河流由宽转窄的地方, 上游下雨, 河水暴涨,到了隘口,只怕大水覆面, 如今凶多吉少。

有个门客询问:“那几日并未听到下面禀报有大雨, 何以桥梁被冲毁?”

林如海恍然, 自己当时面临那情景, 因着正是汛期,自然想当然的以为是大雨冲毁,没想到这后面还有这么一出。

又一个门客发话:“想是那贼人不敢背上谋杀朝廷命官的罪名, 因而用借刀杀人之法,只将林公滞留在山间,又如今山洪多发, 若是被水冲走,便是皇上派人来查,也只当是秉公办事而亡,哪里想到是人为?”

他旁边的人站出来:“这法子也太奇怪, 又不是诸葛孔明之类人物,哪里算得出来何时下雨?”

这倒也是,老天爷又不会如你所愿降下大雨,就算熟知天象,算出来最近下雨,可早一天晚一天也难算,当下若是林如海第二天天明寻到过路的乡民问清渡口位置便可脱险,对方岂不是白费力气?

林如海脑子也在飞快旋转,他忽然想到:“从前有位大人写了不少扬州风物诗,我记得曾经在上面看过一首礼赞水坝的诗,上面写他爱民如子,体恤民众求雨之苦,因而建造水坝,还颇为自骄。那水坝可是在上游?”

幕僚里面有专管这水文的,忙接茬:“大人明鉴,正有水坝在上游。”

话说到这里,大家忽然都明白,对方让林如海困在山涧,赌得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天降大雨,而是将水坝炸毁,反正汛期雨水过大冲毁水坝的事情在江南时有发生,便是有人来查,也想不到上游发生过此事。

这可真是一个天衣无缝借刀杀人的好法子。

想到这里,林如海下令:“诸公要辛苦些,该当彻查此事。”

黛玉则在屏风后后怕不已,若不是她执拗去救父亲,只怕父亲要被那些歹人们所害,可怜金玉质……

如今可算是扭转命运了吗?

黛玉忽然想起曾经在夸夸群的所见所闻,那句“天命不可违”,那句“要你父亲命的是生来有着大气运的人”。

难道害父亲性命的盐商是有着大气运的人?这肯定是荒谬之谈,一个区区盐商,能有什么气运?

而天命不可违……,第一次多亏了小象送来的丹药,解了父亲中的毒,而那毒到底是谁下的也未调查出来。

而第二次临近父亲殒命之年时就偏偏出了这次的事情,若不是自己从中干预,只怕父亲真的要送命。

黛玉忽然灵机一现,大气运?莫不是太上皇?父亲夹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间为难她是知道的,一般天子也可以被称为是大气运。

太上皇,要爹爹死,那爹不得不死吗?

……

黛玉攥住了拳头,不管天命如何,我偏要逆天改命!

却说林如海寻了江南巡抚并扬州总兵,将此事如实汇报,这两人都是皇上的人,因而格外尽心调查此事。

终于被他们查出,此事是那几个盐商背后捣鬼,先是扣留小吏,逼得林如海亲自前来,再在扬州府衙中买通底层小吏,让他带路送信。

之后捣毁桥梁,将林如海困在垭口处,正好民间修建桥梁都是在山谷狭窄处,这种地形若是遇上山洪爆发几乎都会被淹没。他们意图谋害林如海,至少也让他得个教训。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又遇到黛玉前来救父,那些人想将黛玉绑架,以防扰乱计划,可惜黛玉机智,带的人又多,终于将林如海也如期救出。

他们本来想在林如海回府的路上最后一搏,没想到白先生求了总兵派出一队士兵搜寻,两队汇合,哪里还有什么机会?

林如海将此事详细写在奏章中,并请求兵剿。

原不至于兵剿,但地方富商拥兵自重,恶意抗税,还试图谋杀朝廷命官、绑架诰命乡君,自然是蔑视朝政,要被全线剿灭。

皇上蓄谋此事许久,林如海遇刺便是他绝好的机会,名正言顺派江南总兵出征,将几大盐商一网打尽。

林如海在谋划国家大事,晴雯却在撺掇黛玉做些小事。

那就是大肆购买太湖石和灵璧石。黛玉不解,晴雯笑眯眯说:“江南盛产此物,若是能贩运到京师,可大大赚得一笔,弥补忆江南的前期成本。”

说起忆江南,可真是一波三折,晴雯采用了新的管理方式,终于将忆江南扭亏为盈,但是前期投入的宣传费用和工费至今还没有回本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