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铮妍(323)

作者:就爱嗑瓜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表面上攻势如潮,实际上却是收着在打,本来纯骑兵的队伍也不适合拿来攻城。再说荆州骑兵珍贵,每一个都是赵云的心尖子,他怎么舍得拿来做炮灰?眼看着曹操就要来了,他还想着回去和马超联手抗曹呢!

自打马超来了之后,赵云意识到了自身经验的不足,向马超讨教了好多次,马超起先对他这个“技术流”的大叔很是看不过眼,觉得他太过教条。

但两人切磋过几次之后,马超就收起了自己的轻视之心,转而感叹起赵云生不逢时来。

像他这样天赋卓越又勤奋聪敏的人,如果生在西凉,绝对是从小就被扔在马背上重点培养了。

可惜他生在河北,一个虽然重视骑兵却不是只在马背上讨生活的地方,于是他就这样被埋没了。

这么一个天才居然明珠暗投,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兵,混到不惑之年才刚当将军。有这个功夫,马超自问都已经做小侯爷和小霸王好多年了。

亲自切磋过之后,马超才信了刘妍的话,赵云的确是个优秀的人,只是缺些大战的经验,而经验这种东西,有时间,有机会就能补足。与赵云相比,自己的进步空间相对就小了很多。索性此时两人相遇,成了同僚,以后互为磨刀石,自己也能从中获益。

赵云想着快点回去参加更重要的战斗。李典这边盼来了张辽之后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总算不用担心了背上见死不救延误战机的责任了。

既然张辽来了,那就按计划行事。张辽帅骑兵去江东伺机救人。李典负责守好合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赵云对阵张辽,荆州骑兵与虎豹骑的第二次交锋。如果说第一次交锋时荆州骑兵还是菜鸟,全靠赵云一肩挑的话,那么现在荆州骑兵至少已经不会拖后腿了。

战争最能锻炼队伍,荆州骑兵原本零基础,经历了与朱灵的一战进步神速,不复当年稚嫩模样。

两军相遇勇者胜,赵云和张辽一战,张辽非但没沾到半点便宜,反而被赵云刺伤了胳膊,虽说麾下虎豹骑让他借了一点儿力,但他带伤而走,短时间内是不能再出战了,营救孙权的计划就此搁浅。

赵云立刻回援豫章,并让人大张旗鼓地把张辽败退的消息送进城去。

豫章城头,正儿八经的士卒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守城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普通老百姓,无头箭书送上去之后,城里自然是好一阵慌乱。孙权还想负隅顽抗,老太太却是死心了,她不想因为儿子的野心断送女儿以及几个孙儿的性命。

如果继续反抗下去,万一老百姓死多了,惜命了,开了城门,后果不堪设想。倒不如此时开城门投降,可以保住性命还可以博一个爱民如子,慈悲为怀的好名声。

然而,孙权却死活不肯接受现实,一定不肯投降。老太太怒火攻心,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发狠说你不投降我们就断绝母子关系,我带着尚香和孙儿们投降去!我不能看着你孙家的根苗都扼死在这里!

真不愧是生出了小霸王孙策的女人,彪劲儿一上来,她还真的带了孙尚香和媳妇步氏以及几个孙子孙女开城门投降了。只留下孙权一个人在房间里躲着。

文聘和邓艾见到城门开启,出来一群老弱妇孺一时也没反应过来。倒是老太太带头下跪,双手托着孙权的将军大印和豫章的户籍册。他们这才长出一口气,突袭江东之战,终于告一段落了。

第472章 再会周瑜 1

甘宁和邓艾能够打穿江东,对刘妍来说几乎是既定事实一般的存在。因此,捷报到她手中的时候她只是淡淡笑了一下,说了句:“把孙乔氏送来蜀中,其他人交由老师处理去处,他若觉得送来蜀中好,都送来也没事。江东的事没完,让老师多抓些山越奴隶过来。至于那些世家,不留也罢!”

边上张松和殷观本想恭贺刘妍又扩张了势力。但听到她说“世家不留也罢”的话,恭贺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这位公主对门阀世家的态度那叫一个冷酷无情,再大的世家在她的眼里都是蝼蚁,吴家和许家,一个被灭族一个被赶出蜀中,其子弟永不录用。这魄力,比男人还狠。

殷观曾是刘备手下的主簿,对刘备集团联合江东抗曹的策略知之甚深。此时此刻他的感触最深。说什么联合不联合,那都是弱者投机取巧的手段,真正的强者都是自立根深的,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皇叔啊皇叔,您可真是眼拙了,生了这么一只金凤凰自己没发现,愣是把她赶了出去。试问生了这么强悍的女儿,还要儿子干什么?

刘妍不知殷观心中所想,在成都呆了这么长时间,眼看着汉中战事进入焦灼,没有一年半载完不了事儿,她的心态又变化了。

她开始考虑庞统和法正给她提的建议,把治所移到成都来。只是她的想法比他们简单多了,她觉得成都气候适宜,易守难攻,如果襄阳的领导班子都过来了,那她住在成都也一样。

这几天闲来无事,她去了向往已久的蜀中第一水利设施都江堰观摩,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现实效果让她更坚定了将来重开蜀道的决心,蜀中安定富饶的福利应该让天下人共享之。

从都江堰回来,她立刻给汉中的法正去了一封手书,上他们尽量少杀生多抓些苦力。尤其那些道士和反抗心特别重的民众都可以抓进苦力营。

至于江东那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世家子弟就不要了,但世家们积累的隐藏黑户却是一笔不小的人口财富,如果能尽数挖出,少说也能有十几二十万人口吧,刘妍暗自盘算着,有了这些劳力,加上孟获提供的少数民族奴隶以及目前蜀中的军队,重开蜀道的事情就不会只是纸上谈兵了。

刘妍操心的是修路这种“高大上”的事情。外面有庞统忙防务,法正忙打汉中,徐庶忙着抵御曹操。正是因为有这三个人帮她操心兵事,她才能有闲工夫操心目前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经济工程”。

徐庶接到刘巴发过来的公文,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将其转发给了留在江东做善后工作的甘宁,然后把徐盛,诸葛瑾,陆逊,陆孙氏和陆延留下了。这些人能帮甘宁快速稳定江东纷乱的局面。

其他人质,包括周瑜一家子和大乔全都打包送去蜀中。他现在哪儿有那个闲工夫搭理这些人,人曹操大军的营帐都已经立起来了。

首先遭遇攻击的,是宛城。负责攻打宛城的,是夏侯渊和夏侯惇的两路大军。本来每次曹操亲自出征,夏侯淳必定是守护许都的人,但这次,许都有曹仁在,夏侯淳就随军出征了。

曹操不是没有想过带曹仁来复仇,但曹仁在辽东的表现太过触目惊心,生怕他又有什么过激举动,旁人拦不住,闯出祸来。

在许都,有荀彧,王朗等一大票人看着曹仁,而他本身又善守,留下看家才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宛城的守将也有两人,分别是南阳太守李严和兴武将军马超。而且宛城全城皆兵,没有一个普通百姓,为了应对曹操南下,徐庶征兵两万增补宛城。

说到底,还是荆州的底子太薄弱了,经历了这么久的休养生息,人口还是少得可怜。增补两万步卒已经是目前整个荆州所能承担的极限了。

庆幸刘妍把马超送来了,要不然赵云一个人分两个用,在襄阳和南阳两头跑,光跑路就累死了,更别说打仗了。

宛城的战事和想象中一样激烈和艰苦。虽然马超和他的骑兵让两夏侯惊惧,但只要避开了马超的锋芒,他们的攻城战依旧打得有声有色。

索性李严善守,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善守的南郡太守霍骏给他源源不断的支持,几方面因素叠加使得宛城坚若磐石。

两夏侯打了半年,没有任何成绩,反而还损失了副将张郃,夏侯渊也被马超刺成重伤不能不回曹操大营休养。夏侯惇无奈退兵三十里。

襄阳这边,曹操亲自帅军攻打襄阳。各路名将轮番上阵,如潮水般汹涌的士卒一波波地冲刷着城墙,城内徐庶指挥若定,守得四平八稳。冷眼看着曹军士卒的鲜血如刷漆一般一遍遍地染红城墙,他心里却在笑,笑曹操太穷。

没错,就是笑曹操太穷。想当年自家徒儿攻襄阳,那是直接用金钱砸开的,好几十万金一旦消。曹操虽然是北方霸主,却是个穷鬼,他手底下谋士再聪明也不敢提这么奢侈的法子,他们所能提的攻城法子,徐庶心知肚明,没什么创意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应对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