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铮妍(289)

作者:就爱嗑瓜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妍似乎存心晾着他。既不接受他的效忠,也不说什么时候收拾他。他本人倒是不怕,可是身后这么一大家子,他的儿子,侄子,外甥等等要怎么办?

总不能一直倚老卖老,靠吃老本过日子吧?虽然他也是襄阳郡学中的傅士之一,但仅仅只是之一罢了,地位并不如黄承彦,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丢脸的事情了。

更何况他的子侄们都没有出仕,这让他非常不安。刘妍对他越恭敬,他就越后怕,怕自己百年之后,家族就此凋零。只有辉煌过才更怕被冷落。

而司马氏曾经的辉煌让他更加恐慌,习惯了沽名钓誉的日子,司马徽只要一想到日后司马府变得门可罗雀,自己晚景凄凉,他就觉得自己头上的白头发每天都在变多。

徐庶见老友如此,只好劝他放开些。说妍儿不是过河拆桥的人,你也别有太重的心思。正说着话,进府抓人的侍卫押着一个头罩黑布的人快步朝早已准备好的马车走去,

推推搡搡地就把人送上了车,落下了帘子,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徐庶见状对司马徽一拱手:“人我带走了,改日再登门与你叙话。”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

司马徽勉强一笑:“好吧,草民不敢妨碍大人的公事,大人请。”说完由下人扶着下了徐庶的马车。徐庶长叹一声,命人落了帘子,调了个头,往自己的府邸而去。

一路上,徐庶一直在想司马徽方才的话,他说刘妍对司马氏一直采取表面恭敬实则采取冷落疏离不录用的态度。他乍听之下觉得老友是多虑了,可是冷静下来再想想,

似乎老友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妍儿婚后和婚前对司马氏的态度的确不一样了。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她婚后再也没有去过司马徽的府邸,也没请司马徽到公主府去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与黄承彦,庞德公这两位,却是一直常来常往,去黄承彦家更是随意,从来也不要预约通报什么的,遇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

她也是老神在在自己往黄承彦的书房里一钻,翻翻书赏赏画,就跟在自己府上一样。徐庶越想越怀疑司马徽的话是对的,徒儿似乎是在刻意冷落司马氏,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隐情呢?自己的徒儿,绝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啊!百思不得其解的徐庶索性就不去想它了,专心对付被他活捉回来的司马懿。这个人能量太大了,

以一人之力竟然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要不是自己反应快,心够狠,就要被他得手了!真不愧是司马氏的人,看来,这河内司马氏也不容小觑啊!

他整顿了一下精神喝了一杯参茶,依旧穿着正装来到了将军府正厅之上,命人把被蒙住头脸的司马懿带来。司马懿本来是惴惴不安的,以为被抓了就意味着要蹲大牢,

和苍蝇老鼠跳蚤为伍,要被上大刑。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怎么可能熬得过去?可是现在,他又不怕了。因为他虽然被套了头套,目不能视物,但鼻子和耳朵还是很灵的。

他闻到了草木的清香,听到了来来往往闲适的脚步声,有这两样,就足以证明这里不是大牢。隐隐的,他的脸上有了笑容,只怕这里就是徐庶的府邸了吧!

他竟把我带到了自己家里,想要亲自审问,攻心为上吗?那你就太小看我了!你来硬的我还怕你几分,你要是对我来软的,看我怎么玩死你!司马懿胸有成竹,

几步路走得猎猎生风,相当得笃定。徐庶端坐在大厅之上,正在看他,虽然看不见脸,看他的身形和步态,就知道他根本就是不慌不忙。看来已经准备好谎言来搪塞我了。

我倒要仔细看看,你是怎样的三头六臂!

第430章 徐庶vs司马懿 2

两人各怀心思,直到司马懿被带到徐庶跟前,徐庶命人摘去他的头套,却不给他松绑。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我真是没想到,你区区一介文士,竟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既可以挑拨山越蛮族,又能够煽动荆州本地的豪强,像你这样的人才,曹贼怎会轻易就外派了?”

“明公帐下谋士如云,能人辈出。像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又算得了什么?只好被派到荆州这种偏远之地,来做这种不起眼的小事情了!”司马懿也不知是真的夸赞曹操还是真的叹息自己。总之这几句话说得极为真诚,不像谎言。

徐庶却是轻笑一声:“是么?你倒是应得爽快,难道就不怕我把你明正典刑了么?要知道,你在五溪犯下了滔天大罪,就算是凌迟处死,也不算过份。”

“我人都站在这里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你若要杀我,我岂能在此?”司马懿不慌不忙地说:“你作为宜阳公主的西席,荆州牧账下第一人,抓住了要犯不审不问,却在这里扯闲篇,你又是为何?我现在是砧板上的鱼肉,认与不认,有区别吗?”

“看来,我把你带来这里是对的,就凭你说的这些话,和你的态度,如果我把你放在牢里,只怕整个牢狱都要暴动了。你的确是个极度危险的人物啊!”徐庶感叹了一句:“不过,我现在不杀你不但不杀你,我还要制造出你备受礼遇的假象,告诉外边的人,你是我新聘的从事,亏得有你在五溪帮我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才使得我能顺利对五溪的不法豪强以及那些心怀不轨的山越蛮夷进行彻底的清剿,还五溪民众一个安定团结的生活环境,你看这样可好?”

“如此甚好,反正我在河内家族中也快混不下去了。方才我就说了,明公帐下人才太多,要不是这次事件,他根本想起来用我,你这么做,是在帮我,我在这里谢谢你了。”司马懿依旧不喜不怒,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对于大家族子弟来说,家族就是他们的保护伞,也是他们的根基,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家族,徐庶没想到司马懿在这个问题上竟也处理得这么干脆。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来人,把他带下去!按俘虏处理!”

这下轮到司马懿愣神了:“你,你要把我作俘虏处理?你不杀我?你不怕我鼓动你的士卒造反吗?”

徐庶闻言好笑地看着他:“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不信你可以试试看,被弄死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司马懿很快就被押走了,徐庶回到书房,想到司马懿转身时将信将疑的眼神,忍不住嘀咕了一声:“你想鼓动荆州的士卒造反,这纯粹是在找死嘛!”

事实证明,徐庶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不信邪的司马懿真的尝试去和看守他的士卒“沟通”。结果才刚刚起了个头,就被那不识字的士卒一个白眼翻过去:“你再碎嘴,小心我饿你三天三夜!做了俘虏还敢碎嘴……真是的,我一直都觉得对你们这些俘虏,就该让你们吃糠咽菜,甚至不给你们吃喝,让你们饿死。给你们吃白米饭,反倒让你们长力气胡说八道了!真是活腻歪了,想找抽了!”

面对这样的士卒,司马懿无语。当他以为不是每个士卒都这样,总会让他遇到心性不那么坚定的人,结果十几二十天过去了,他的煽动除了换来挨饿和挨打之外,没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但他还以为这是徐庶刻意安排的,并不相信真的有不能被煽动的军队。

其实徐庶哪里还会再去关注他,把他关起来之后就没再搭理他了。只是,写布告,宣布聘司马懿为从事的事情却不是假的,他真的这么做了。至于效果嘛,还是很令徐庶满意的,至少再这之后,荆州内部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大事件了。

徐庶现在日夜担心的,都是四川前线的情况,随着大部队封深入,情报往来便没有刚开始那么顺畅了,常常一个月都没有刘妍的消息。徐庶有的时候忍不住会想,如果此时是庞统守荆州,而自己跟随她入川,如今会是到了哪里。

他的手上,也有一张西川图,此时他正盯着这张图看。前线的情报他没有刘妍得到的那么快,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我军一开始的势如破竹高歌猛进让他觉得有些不安,只怕是敌人放松了口袋故意引我们进去,等我们大军深入了之后,再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将我们歼灭。

没进川之前,他和庞统以及刘妍都认为荆州的军队比四川的军队实力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就算他们集中兵力反击,也不是我们的对手。但现在刘妍跟随大军深入,他又换了一种想法,兵法与实战中,示强和示弱以为计谋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虚实并济的道理他也懂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