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看到墙角摆着不少类似纺车的东西,听着黄月英的介绍,只觉得神奇:“月儿姐姐,等孩子们都大了,等我哥老了,从军营里退出来,你就在家开个学堂,把你会的这些教授出去,不但能给匠人正名,还能造福不少百姓呢!”
刘妍想得远,黄月英却只看着眼前:“我一直听说川内是天然粮仓,真想看看那边的人是怎么灌溉的,我这边的改造已经进入了瓶颈,怎么弄总感觉少点儿什么。”
“这有什么难的,等我打下了两川,我们结伴同游,你去看灌溉设施,我要去看水利设施,我们一起!”刘妍高兴道,那兴奋劲儿就好像两川已经经入她的囊中了。黄月英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恭维她的机会,当下诚恳地表示祝刘妍早日实现心愿。
从黄月英家出来,刘妍瞬间又多了一个入川的理由,心情不由得舒畅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该出征的日子。这一天一大早,刘妍就穿上了一身利落的骑马装,胯下的枣红马早已不是小马驹,而长成了一匹健壮敦实的战马。刘妍骑在上面乍一看倒也有些英姿飒爽的味道。
不过她自己知道,以她的骑术,骑马跑个圈儿还行,骑马行军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只是现在摆摆样子,到时候还是要坐车的。
校场上,此时集结了黑压压一大片的士卒,个个都是神情肃穆眼神锐利。其中就包括刘妍最信任的也是荆州最强的一支军队,破军将军岑奇带领的破军营。这支部队从出新野的三百起步,几年的时间早已扩张到了三千人。
为了保证部队的质量,刘妍决定将这支军队的数量暂时控制在三千人之内,短时间内不予扩军。因此三千这个数目就成了岑奇最骄傲也是最痛恨的数字。多少人挤破头想要成为这三千人中的一员。又有多少人因为这三千的人数规定而永远告别了这支军队。每每老兵要走,新兵要来的时候,就是岑奇最痛苦的时候。
同样是为了保持最强战力,破军营是新陈代谢最快的一支军队。只要被军医判定战斗力受损无法恢复,就会被迫离开这支部队。虽然每个活着离开破军营的士卒都会得到一笔丰厚的退伍费,而且他们每一个士卒本身也富得流油,但他们没有一个不是万般不舍,哭着求别让他们走的。
刘妍亲眼见过这样的场面,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她希望她的士卒都能活着回来,回到家人的怀抱中。即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也一直这样希望着。活着回来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破军营身后,是黄忠和寇封带领的仅次于破军营的另一支强军。老将军黄忠今天好像焕发了第二春似的,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一身金灿灿的盔甲配上他的鹤发红颜更显得他宛若一尊宝塔,端坐在马上。老爷子高兴啊!人到了这把年纪,才算是活出滋味了,打仗什么的,他最喜欢了!看看现在,再想想当年在刘磐手下的日子,他只想吐一口痰,然后来一句:“呸,养什么老?老夫很老吗?”
和黄忠,寇封一平排的,还有褪去了凌厉的外衣,一派平和的张飞。失去刘禅的消息很久了,久到他都失望了。听说刘妍要打两川,点名点到了自己,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三将军只是默默地收拾东西,穿戴盔甲,安静地出现在他该在的位置。刘妍见状眉头皱起,看来这次进川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帮张飞找回昔日的自信和勇猛。如果这次找不回来,张飞可能就此废了也说不定。
第421章 先打刘璋 1
黄忠和寇封身后,是魏延和他的部队,他身边还有另一匹马,马上坐着的正是从夷州调回来的乐进。乐进凭借自己在夷州的出色表现,晋封杨武将军,兼夷州太守。现在夷州太守的职位给人做了,而他却有了进川立功的机会。乐进心中干劲满满,准备立个头功,让刘妍给他再兼一个川内的太守。他太喜欢开荒拓土了,没有什么比将荒凉无人的小渔村改造成热闹繁华的大城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魏延和乐进的身后,是一身戎装,初出茅庐的邓艾。和同样一身甲胄却没有带盔的马谡。他是作为邓艾的随行参军存在的。邓艾现在已经是庞统手下的一员小将了。虽然他的正式身份是个司马,年不满双十,手下也只有区区一千士卒,但是庞统手下即便是杀性最重的岑奇也不敢小觑他。
原因就是邓艾在历次模拟战中,无论是战前的兵棋推演,还是战时的排兵布阵,临场指挥,几乎都能做到滴水不漏,最后的胜率更是高得惊人。令其他沙场老将都叹为观止。庞统更是对他倾囊相授,精心栽培,使得邓艾虽然还没有作为大将的实战经验,却已经在士卒中有了不小的人望。马谡更是彻底对邓艾服气了,甘心放弃自己的将军梦,只做邓艾的随行参军并协助庞统处理外交事务。
庞统对他们的这个组合也很满意,邓艾处事太刻板,不知变通。有马谡在边上帮衬着能帮他许多,最重要的是,两人是师兄弟,都受到过徐庶和庞统两人的带教指点。在一起合作的时间也长,庞统和徐庶都不在的时候,遇事也是他们两个商量着决定。现在,这是两人第一次领兵参与这么大的战争,马谡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邓艾却是一贯的面瘫脸,喜怒不形于色。
至于负责走水路的周泰,早已经先一步出发去往涪陵,当然不是指望他能攻下这座坚城,只是让他在前面打个前瞻,清个空地好安营扎寨。也就是说,涪陵会是在水路上第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障碍的大城。
可是,最走陆路的刘妍来说,大军一出夷陵就有可能遇到阻击了。因为过了夷陵不多久就是巴东大城,背后就是瞿塘关,也就是蜀中的门户,只有叩开了这道门户,才算是真正的入蜀。因此,刘妍和庞统心中都有数。战争,从走出荆州地盘的一步便开始了。
当然,表面上此时的刘妍是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心里却在嘀咕,这么多人出来送我,却还是少了老师,果然他还是对我的决定非常不满,嘴上无法说服我,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抵抗了。不过这样也好,不见他我心里不紧张,虽然有点小失落却也减少了我的心理压力。
这么一想,刘妍脸一版,手中的小皮鞭当空一扬:“大军出发!”这四个字一出口,大军立刻动了起来。原本围着刘妍的蒯越,蒋琬等留下的大臣们纷纷退到两边,各自弯腰行礼,恭送他们的公主殿下和军队,默默祝福,希望他们能旗开得胜,早日拿下两川,实现战略目标。
要知道,能在襄阳城内参加出征仪式的只是部分主要将领和士卒代表,真正的大部队早已集结到了夷陵,连江陵守将霍峻此时都在夷陵等待刘妍中军抵达,与她共商后防大计。
刘妍永远都不会知道,就在她率领大军离开校场,往城门口来的时候,其实徐庶就在城头上,他一直都在等,等着目送刘妍出城。作为老师,他一直都把刘妍当成晚辈看待,就算刘妍后来向他求婚,就算刘妍之后与他冷战,都不能改变他心中对刘妍的定义,他怎么可能真的狠心到不去送她呢?
刘妍亲帅大军出发攻蜀,曹操那边早有准备,还没等确切的消息传到许都,他就已经下令曹真,朱灵和赵俨四人留守许都,自己则带着曹仁等几员将领前往攻打辽东。
本来,打辽东在曹操看来是不用亲自去的,甚至连曹仁都不需要去。只需随便派个类似满宠这样的就能搞定了。但是他偏偏亲自出击并作出精锐尽出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为了哄徐庶上当的。至于带走曹仁嘛,那就是真爱了。为了帮曹仁找回自信,曹操也算是煞费苦心,西凉的战场上遇到马超这个猛人,没能达成目的,这会儿又带着他赶往辽东,让他去捏公孙康这个软柿子。自己人,就是不一样。
江东那边,孙权才是那个最苦逼的人。满心以为刘妍走了之后,他们可能有偷袭江夏的机会。结果甘宁这尊大神居然没有跟着一起进川反而是留在江夏镇守,真是坑死老孙了有木有?甘宁是蜀人,又是水军中最牛逼的人物,孙权怎么都没想到刘妍会把他留在江夏而不用他攻蜀。难道说,江东与曹操暗地里结盟的事情,荆州已经知道了?不过是一些暗地里的武器买卖而已,表面上江东还是和曹操在合肥,寿春附近打得火热好么?难不成荆州那小丫头有天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