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徐母没想到刘妍会提出这个要求,如果是以前在襄阳的时候,老太太除了会感到一丝受宠若惊以外,很快就会答应。但现在,她却愣住了。
刘妍的身份不同往昔,堂堂皇妹,宜阳公主。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老妇人,虽然儿子是军事将军,但在汉室死忠的老太太眼里,刘妍现在代表的是皇室,而自己只是平民。这等级的差距太大。她有点不敢接这个差事。
“大娘,您对我知根知底,我不过就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没有什么显贵的出身,虽然被封为公主,那也只是曹贼的一时妥协,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请大娘务必答应我的请求,要不然我的成人礼永远都办不成了。”刘妍见她犹豫,再次下跪,这回祭出了哀兵政策。
老妇人闻言眼眶也红了,想想刘妍可怜的身世(都是刘妍在还是寇严的时候编造的。)心也软了。正如她所说,没有父母,没有女性长辈这成人礼还真成了问题。如果自己不帮她,难道真的指望被囚禁的皇上想办法吗?
多好的小姑娘啊!如果就因为这个耽误了花样年华岂不可惜?
于是,老太太点头道:“既然公主不嫌弃老妇人粗鄙,那老妇人就斗胆,为公主殿下绾发!”
刘妍闻听比言,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喜笑颜开:“多谢大娘成全!”
徐大娘连连摆手:“公主殿下不必如此,这是老身的荣幸。”
“既然如此,我现在就去见老师,安排及笄礼的具体日程和事宜,当时候我会提前几日来接您去公主府准备。”刘妍说完就起身告辞。
出了徐母的屋子,她立刻找到了徐庶,把自己和徐大娘的约定说给老师听。徐庶非常惊讶,心说你怎么就忽然想通了,要给自己办及笄礼了?是什么人这么大魅力,能说动你改变心意啊?
“妍儿,是谁劝得你改变主意的?为师当时怎么和你说,你都不听,如今怎么改变主意了?”徐庶好奇地问。
“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刘妍没有说出黄月英的名字:“她劝我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我就听进去了,所以就来求见大娘了。”
第391章 刘妍的成人礼 2
“很重要的人?”徐庶皱眉:“是封儿?”
“师兄现在哪儿还能想得起我?他的心早就已经被月儿姐姐和孩子们占满了,哪儿还有我的位置?”刘妍佯装愤怒道。
“不是封儿,那又是谁?为师只是好奇,为师与你说了好几回,你都没听进去,怎么这次忽然想通了。”此时的徐庶忽然不知道怎么表达心里所想。
好在刘妍对老师向来无城府,很快就把黄月英给供了出来:“其实是月儿姐姐说服我的。不过,额觉得是有人在她背后支了招,应该是黄老爷子或者是三位老爷子都有这个意思。”
“嗯?是她?他怎么说的?”徐庶恍然大悟,忽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莫名其妙的感觉。
“她说,我已经十六岁了,不小了。如果我自己不为自己考虑的话,万一曹贼动了我的脑筋,我会很被动,我觉得她说的是对的。所以,她走之后,我就一直在思量可以为我绾发的人选,思来想去,只有许大娘合适。我准备今年就把及笄礼给办了。”刘妍一板一眼把黄月英对自己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对徐庶重复了一遍。
“好啊!这样最好!你的及笄礼不但是你个人一个重要的仪式,还能给你治下的荆州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及笄之后,你的形象便再也不是幼女,你是真正手握权柄的公主。不过……”徐庶忽然停顿了一下,表情又难看了。
“怎么了?老师?有什么不妥吗?”刘妍见徐庶忽然变了脸色也紧张起来。
“……”徐庶忽然想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可能性。曹操一直不动刘妍的脑筋,不是他仁慈,而是他一直在等,等刘妍长大,很明显,十六岁是个很恰当的年纪,也是个很危险的年纪。所以,黄月英的提醒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她没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刘妍现在是公主,一旦她要办及笄礼,礼部,至少宗正是要记录在案的。也就是说,一旦刘妍办完及笄礼,就一定会有皇室的人会来过问,也就是说,按照祖宗规矩,汉献帝会派宗正过来过问这件事。而现在,掌权的人是曹操,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恐怕刘妍的及笄礼一过,赐婚的圣旨就要下来了,这赐婚的对象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不会过问过妍儿的意思,到时候,妍儿可就危险了。
距离第一次南征已经有年头了,曹操虽然在马超身上吃了亏,但出兵西凉其实他动用的军队非常有限,他的元气早已恢复得差不多了。再次南下那也只是他一个念头的事情。而且,因为抗婚而动兵,和以王师标榜自己的曹操对抗,对刘妍来说相当不利。
这么一琢磨。似乎刘妍这个时候举办及笄礼,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是,如果拖着不办,等曹操下圣旨宣刘妍进许都,那刘妍会更加被动。皇兄要为皇妹办及笄礼,天经地义,皇妹没有理由抗旨不尊。
似乎,这及笄礼办或者不办,都会让刘妍陷入危险的境地。而且,她能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曹操不会放过这个最好的收复荆州的机会,自然也就不会给她思前想后的时间。刘妍的决断一定要快。可是,这是关系到她终生幸福和荆州未来走向的大事,怎能轻易地作出决定?
徐庶越想越觉得这件事一个弄不好,后果会非常严重,故而一直都没有说话,脸色却是越来越差。
刘妍见状更加疑心了:“老师,是不是我现在办及笄礼有什么不妥?要不然,我先不办,再等等看?可是,我觉得月儿姐姐说得很有道理……”
“不,要办!一定要尽快办完及笄礼。”徐庶一个机灵,脱口而出。
“可是,那为什么您的脸色这么差?”刘妍不确定地问。
“妍儿,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徐庶终于还是问出了这一句。
“有啊,老师您啊……师兄啊……容儿啊……”刘妍被徐庶问得心头一跳,不过她还是很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妍所表露出来的心态性格逐渐恢复到前世同龄时的水平。和徐庶朝夕相处那么多年,再加上目前诡异的事态,让她看清了自己内心的另外一种渴望。对徐庶,从一开始的无意识相信,无意识靠近,到现在,她完全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去走近他。她对他的渴望不再是站在身边伴随而已。她希望自己能走进他的生活。
其实徐庶是个没有生活的人,他原本的生活重心是母亲。自打母亲到了襄阳之后,就一直被很好的照顾着。先是老友帮忙安置,有很多的侍女,有很好的居住生活条件,比在颍川乡下要舒适许多。
到后来,老太太随着他去了长沙,就更不需要他操心了。刘妍把许大娘当成亲娘侍奉,老人家不但生活舒适,还有人作伴,寇容和邓大娘常伴左右,又有刘妍的嘘寒问暖,老太太一度把自己的宝贝儿子抛在了脑后。
即便现在老太太搬出了公主府,刘妍减少了去看望老人家的次数,但寇容和邓大娘却是常来常往,老太太也常常在侍女的陪护下出门溜达,会会老姐妹什么的,总之根本不用徐庶操心。
故而徐庶把全副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几乎吃住在书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私生活可言。只是刘妍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想要了解更多面的老师,不想每天只看到他对自己恭敬地行礼或者皱着眉头一边提点自己的不是一边默默地为自己收拾烂摊子。
明确了自己的心意之后,刘妍比徐庶想象的更苦恼。因为老师已经十分坚定地告诉她,他要打一辈子光棍,这叫刘妍刚有一点念想就被掐灭了。
只是现在,被徐庶问起“喜欢的人”这个问题,刘妍还是禁不住心如鹿撞,试探着把老师放在了第一位,并拖着哥哥,妹妹来垫场子。
殊不知徐庶在听到自己排第一个时候,心也是往下一沉,只是听到后来他又苦笑连连了。徒儿的情窦未开,要她在这件事上轻易的作出决定,这对她来说太不公平也太残忍。如果,她只是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女孩,这个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告诉她嫁给谁就是嫁给谁,她不需要有任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