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对这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一直都非常喜欢。两人相谈甚欢。寇严对教化民众的事情还是很在意的,她觉得如果她有专门的学馆帮她培养适合她的领导班子的人才。那他就省心多了,也不用担心打下了地盘没有太守可以任命。又或者来了个什么人己方没有人可以出面接待。在文官和武将捉襟见肘的局面下,寇严迫切希望自己能够生产人才。
襄阳有这个文化底蕴。也有这个人才储备的条件,遍地都是世家子弟,有钱又有闲,可以送子弟去学馆学习。要是放在别的穷乡僻壤的地方。男子都是劳动力,干活都来不及,哪儿有可能送孩子进学馆呢?
读书是个费钱又费时间的事情,往往是巨大的投入,微薄的产出,穷人连饭都吃不饱,生活压力重如山,又怎么有心思读书识字呢?
所以,学馆只能开在襄阳这种大城里,有生源。寇严的想法是每一个郡都建立一座自己的学馆,如果发现有好的苗子再送到襄阳这边来深造。毕竟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自己的日常工作重心要放在襄阳这边,人也要常驻在这边的。
司马徽对她提出的想法很感兴趣,表示如果她能以政府的身份建造学馆,他这边有大量不想做官就像想做老师的士人,可以推荐到各地去做老师。尤其是像五溪这种蛮族林立的地方,迫切需要有识之士去传播汉文化,教化他们。
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寇严同意等自己的身份落实之后,她就开始着手建学馆的事情。而司马徽则答应一旦学馆建起来之后,老师随叫随到。
两天搞定两件事,寇严心情舒畅。但是,只要一想到之后要去面对蔡瑁和蒯越,她所有的好心情都飞灰了。只是无论怎么样,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在亲自拜访过庞德公,并得到了他的支持之后,寇严知道,蔡瑁和蒯越这两位是怎么也躲不掉的了。
这一来遗一往,让这两位昔日的大人物等待的时间已经超过五天了。寇严也觉得这样拖下去也不办法,襄阳太守总得有人做。总不见得让她自己顶上吧?寇严想想自己要被逼做襄阳太守,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么大的一个郡,又是一直都在世人的眼皮子底下被放大了无数倍在观察,这个太守可不好当。
想来想去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寇严犹豫了一天又一天。直到她忍不住向老师求助。徐庶听了她的想法之后除了摇头还是摇头:“妍儿啊!为师一直都告诉你,你的格局要放大,不要总是在小情绪里汲汲营营,你现在不仅仅是个女孩子,你还是六郡,哦不,很快你就是七郡之主了,大气点儿!”
“您的意思,是要我接受了蔡瑁的条件,封他做襄阳太守,扶蔡氏坐上襄阳第一族的宝座?”寇严不可思议地看着她的老师,这,这是老师说出来的话么?
“为师当然没有那个意思,蔡瑁做长沙太守不合适,他不作考虑。但另外一个被你迁怒的人他合适。”徐庶如是说。
“被我迁怒?谁啊?”寇严迷茫地说。她看上去是那么不分青红皂白的人吗?什么时候迁怒人家了她自己怎么不知道?
“当然是蒯氏的族长蒯越了。你连人家的面都还没见过,就直接否定了他的工作能力。这不是迁怒是什么?”徐庶反问道。
第367章
“可是,您又不是不知道,蔡氏和蒯氏是同气连枝的,给蒯越做襄阳太守和给蔡瑁做其实是一样”寇严郁闷地说。
“再怎么同气连枝也是两个不同的家族。你不要自己钻了牛角尖,蔡瑁说他与蒯越休戚与共那是刘荆州时代的事情了,现在刘荆州走了,你入主了襄阳的将军府,他们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讨好你你,顺便探一探你额脾气秉性。这只是一种试探,你不用想得那么严重。”徐庶没好气道。
是吗,是我想多了吗?徐庶一番话说出来,寇严只觉得羞愧,脸红红的。她的确因为个人好恶的问题忽略了蒯越作为蒯氏族长的身份的蒯越。把因为蔡瑁引发的各种不快,影响给了蒯越,害她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直接让老师给训斥了。
这一顿训斥来得正是时候!寇严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对人不对事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损失。没错,她是看蔡瑁不顺眼,但这并不影响他蔡瑁是襄阳地头蛇的事实。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她如果做德太过分,以后襄阳地头上有的是麻烦。
长沙地方小,经相对落后,她可以杀土豪斗乡绅,兼并土地分给佃户。可是这一套用在襄阳车洋以经济为命脉的大城却太不合适了。如果说,长沙现在是小农经济,那么襄阳施行的就是商品经济,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寇严自认没那个金刚钻揽起这样的瓷器活。所以,才是和蒯氏的势力,她还是要利用的。
被老师一顿训斥之后,寇严立刻宣布明天邀请蔡氏和蒯氏来将军府想见。一连晾了五天。蔡瑁和蒯越心中都有些惴惴,寇严在长沙做的那些事,他们都是知道的。这丫头对付土豪乡绅那是铁血手段,一点儿情面都不讲。她要是决定也用这一套来对付他们,他们能不能熬得住啊?
襄阳原本非常繁华,可是曹操来了又走,抽走了大量的现钱还有许多愿意跟着曹操去北方发展士农工商各界人士。蔡氏和蒯氏族中也有许多人离开家族。跟着曹操去了北方。因此。两家在襄阳的实力其实已经减了一半还多。因此他们也怕寇严来个铁血政治,这样不但襄阳不会再繁荣起来,最关键是他们家族在襄阳的这一支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大
因此两人都很担心。尤其是蔡瑁,他的嫡女在寇严手里为奴为婢,他居然还异想天开的想要从寇严那里获得利益,真是失心疯了。
惶惶不安中。两人终于在第六天收到了寇严的邀请,两个从前的地头巨鳄如今都成了惊弓之鸟。明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不过就是个十岁刚出头的小姑娘,可是他们还是无法抑制住心中的忐忑和不安。
第二天一清早,两人便相约出现在了将军府门口。两个老家伙互相对看了一眼。各自苦笑。虽说两人曾经同气连枝,又曾相互猜忌,但是这一刻两人却又都成了难兄难弟。尤其是蔡瑁,原本白白胖胖一副地主周扒皮的相貌。现在却缩水了一半,不但面色蜡黄,神情也是抑制不住的焦虑。
蒯越见他这样,往日的那些小芥蒂就此消散了,他主动上前招呼道:“德圭老弟,听说你病了,今日多一见,果然轻减了许多。”
“哎,我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早知今日,必不当初!不提也罢!”蔡瑁明显没有多说的兴致。
“我与那位,从未打过交道,却也听说她在长沙的一些事情。不过,听说始终只来是听说,却不如那一日亲眼看见的场面来得触目惊心!那可是以前多号大活人啊!结果两百多刽子手……”蒯越说到这里,背上凉气直冒。蔡瑁更是脸色惨白,直呼:“莫提它,莫提它!”
就在两人各自惊魂未定,犹如两个现代人讨最恐怖的论恐怖片一样的时候,里面终于来了回音:太守大人请两位正厅相见。
听见正厅相见四个字,蔡瑁和蒯越两人都是神色凛然。
襄阳将军府的正厅,刘表在的时候很少用它会客,刘表更喜欢书房,一来书房比正厅更具私密性,二来也能显得和属下更亲密些。刘表死后,刘琮只在正厅举办了接位仪式,之后还没来得及感受它的威严正气,他就被曹操请去北方软禁起来了。
再后来的曹仁和乐进对这座府邸来说都只是匆匆过客,结果一个被追得内衣都脱了才逃过一劫。另一个,吃了蒙汗药之后被押解送往武陵囚禁。
现在,这座城归了寇严,今天也是她第一天坐在这座大厅里会客。其实这在她心里不算是会客,只是通传罢了。
蔡瑁和蒯越两人一前一后脱鞋登堂,寇严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等着两人上来见礼。
蒯越走在前面,他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寇严的真人,就算事先已经做好了自认为足够的心理暗示,明确知道会见到一个女童,但是真的见到了之后他才意识到,这真的是一个女童,而且真的这么小!
目测寇严的身量,蒯越觉得她和家中新添的小外孙一般大小,最多不超过十岁。而据他的情报,这个女孩最多也就十二三的光景,绝对不会超过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