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铮妍(115)

作者:就爱嗑瓜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长沙名义上是襄阳治下,主公应该是刘表。但是现在刘表病重,荆州变天,马静很合时宜地在这个时间点改了称呼,足见他的心意。谁说文人多迂腐,文人在这个时代,是对政治最敏感的一群人。马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寇严对他不放心,却不知道,实际上,他才是最可以放心的人。

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基本不会冲动,也不会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可能他的反应会比较慢。一旦他决定的事情,便是板上钉钉再无转移了。他认定了长沙寇氏是自己的政治归属,顺便也给边上的士卒以及身后的王韬传递了强烈的信号。长沙将不再是附属之地,而是独立的王国,荆州变天之后,长沙的去向,别人说了都不算,除非太守发话。预先想着投曹或归汉的那些,都得把心思先收起来,太守的意志才是长沙的意志。

而且,一个会见,一个召见,高下立分。张温见言语上占不到便宜,哈哈一笑便带过了。他本就没打算一来就能见着寇严。早已预料到对方会拖了。因此一句:“客随主便。”就轻松将之前的争锋相对揭过去了。

于是,马静假意邀请,张温假意接受邀请,三人先去了马静的从事府,马静出面设宴款待张温,王韬作陪。大鱼大肉什么的完全没有,歌舞音乐。同样没有。有的只是继续云山雾罩相互试探攻防演练。张温得知王韬是司马徽的弟子,顿时来了兴致,说起庞统在东吴,被大都督周瑜收入账下各种敬重什么什么的。

王韬听在耳里,抬眼看马静的反应。见他还是不温不火地打着太极,终于忍不住了:“庞师兄被恩师赞为南州士之冠冕,韬仰慕之甚。此次吴地来攻,主公起初也担心庞师兄会出谋划策,但现在看来,主公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张温噎住,庞统到江东,的确是风光过一段时间,周瑜打山越的时候,没少借他的力。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周瑜被调到鄱阳湖上督水军去了,庞统自然消音。但这在张温眼里看起来不算什么,周瑜又不会督一辈子水军,这都是策略,只是现在被问到,他才意识到,这条策略有些欠妥。

张温语塞,马静连忙打圆场:“今日只为替张先生洗尘,还请张先生早些安置,以解旅途劳顿。”张温随即下坡:“连日舟船赶路,确实有些乏了。”

寇严对从事府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王韬出言讥讽张温整个过程她都知道,对张温这个人,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可以说,现在她连周瑜都不放在心上了,何况是张温?对方只是一个过来谈条件的使臣,只是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像扣押鲁肃一样将他扣押起来罢了。

想起鲁肃,又想起那天看见的那个站得笔直的背影。讨厌的倔强大叔。都不爱好好说话,不能沟通。寇严鼻子里转气,相信马静明白自己的心意,晾那个张温几天再说。反正现在是对面主动停战了,建昌危机解除,有黄忠围着柴桑,相信是固若金汤,而且,吃用开销什么的,完全不用担心,军需可以直接从柴桑城的府库里面搬。我们是一点都不着急。

寇严是这么想的,另外一边,一直遥控着整个战局的徐庶也在密切关注着东吴的反应以及长沙城的动向。得知张温已经启程,他反而让黄忠加强戒备,严密监视,必要的时候做出收缩防线,将要往城里面进的假象。

徐庶是知道黄忠想法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赞同他的,这个时候长沙需要的是盟友,而不是敌人,如果能与东吴修好,至少能维持战前的平衡,对长沙来说,是有利的。

但是,议和不是依附,大小姐虽然表面上柔弱,没什么主见,但是从她对建昌的执着,以及对周瑜和陆逊态度上的敏感,徐庶可以感觉到,弟子骨子里倔强争胜的一面。她渴望的是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仰人鼻息。

瓜子回来了!!断更到现在,瓜子完成了人生大转折,结完了婚,生完了娃,做完了月子也放完了假。所以,这文复更了!!多的话不说了,开工开工!!

第163章 备汤鼎

东吴两次来攻,两次都是气势汹汹一副不胜不退兵的架势。大小姐也是硬碰硬,决不妥协。

徐庶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这种性子长在一个男孩儿身上,长袍阔袖,手指到哪里,哪里就狼烟遍地,战火四起。多么威风。奈何,她始终只是个女娃儿,刚满十岁的女孩儿。

罢了,不去想它了。他将飘出去的思绪收回来:自己早已做了决定,把未来和她绑在一起,无论她想要怎么样的结果,都陪着她走,反正他不会投曹操,也不能投刘备,更不会去投东吴。天下之大,除了长沙这一隅之地,再无别的选择。

师徒二人不约而同想到一起去了,寇严很满意王韬激进的表现。自己果然是没看错,这个人做外交官最合适不过。等这件事结束之后,老师回来了,把马谡调过来,马静就可以抽身安心转幕后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寇严一直不着急,张温却着急了,不为别的,这都快过年了,一天两天的没事,至少还能在船上过年,长沙太守十天半个月不见,他岂不是要在长沙过年?

在长沙过年也没什么,最要紧的是,前线正在打仗呢!每天耗费的钱粮是亿万计,东吴刚刚打完山越,国库并不充裕,加上作为后方重要基地的柴桑被围,后勤吃紧。他其实拖不起啊!

表面上的镇定在寇严的真耐心面前破功,张温主动到从事府找马静,问太守什么时候才有空见他,马静回复说大人正在忙开仓济民的大事,分身乏术。

张温以为自己听到了天方夜谭,前面再打仗,后方应该是启动战时模式,长沙底子薄弱,不加倍盘剥百姓已经是太意外的事情,现在什么情况?这个太守竟然开仓济民?她是疯了还是傻了?

也许,施这个马静根本就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自己:“马从事,你说长沙太守正在忙着开仓济民?如此仁义的太守,在下更是迫不及待想要见上一见了,请马从事现在就带张某去太守府,张某可以在门外等候。”

“额,这,这……”马静没想到张温会这么执着,忽然牛皮糖起来。只是寇严芬吩咐过,能拖就拖,不能拖了直接带他来见即可。眼下大约是差不多了吧?

默默盘算了一下,的确觉得火候到了,马静装作十分理解张温的难处:“老夫明白张大人的心情,既然张大人有此要求,老夫自当为你引荐,太守大人就在府邸,你随我来吧。”

张温没料到会这么顺,顿时喜出望外:“今日得见?”“见与不见,自有太守大人定夺。”马静一句话将张温的一丈激情褪去了八尺:“好吧,劳烦引见。”

两人登车,一路往太守府而来,街上老百姓来来往往,各自面带喜色,眼见大车经过纷纷立定靠边,引颈相望。

两人的马车都是跪坐式无帘无遮的。百姓们一眼就能认出车上人是马从事和来自东吴使臣。令张温没想到的是,百姓一看见自己,火气就上来了,笑容全无。

有的大婶大妈们更是哼哼唧唧之后,抓起篮子里的绿叶菜抬手就要扔,张温吓坏了,抬手用宽大的袖子挡住脸,好在一边维护秩序的卫兵连忙制止。

但是制止并没有将群众的怒气压下去,反而更加高涨起来。前面马静见情势不对,命车夫快马加鞭,快速通过。张温一辈子没出过东吴地界,从没见过这样的阵仗,心中又是窝火又是难堪。

吴人对长沙的贪欲导致寇严上任以来,长沙一年里两次面临战争,百姓对吴人的仇恨值也因此达到了最高点。说到底,百姓们只要生活能温饱,能安逸,谁在努力给他们过好日子,谁又处心积虑想要破坏他们的好日子,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再说,长沙为楚,东吴是吴,本来民风不同,同饮一江水口味却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因素夹杂在一起,导致长沙与东吴现在成了完全对立的两个体系。不是上面求不和,是底下全完和不了。

张温很是狼狈地躲过大姑娘小媳妇们的“追杀”,到了太守府的门口。侍卫们自然不敢怠慢,一面让他们停车检查,一面进去通报。谁知道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大街上围追堵截的大妈们追过来了。太守府前,大家都知道要收敛,于是,一个个远远地站成了人墙,默默地瞪着眼睛,一副想用眼神杀死张温的架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