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铮妍(106)

作者:就爱嗑瓜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因为,作为军师将军,诸葛亮的权利只在刘备之下,军权政权一把抓,刘备无论抱怨哪一点,拐着各种弯都能和诸葛亮沾边。包括消息延迟这一项。

这种埋汰是非常轻微的,轻微到刘备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随口一说,不存在责备的成份。但是,诸葛亮感觉到了。

“属下已经加派了探子,只是要透过南郡的消息网渗透到长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时间。”诸葛亮抬手拨弄了一下羽扇上的毛语气淡淡。他是实事求是地说话,新野要探得长沙的消息哪会这么容易。

又不是在现代,信息时代,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河南到湖南不过是一个起落的距离。刘备听在耳里,心里的不爽正在扩大。但也知道话题就此而止,再下去就伤感情了。

谈话戛然而止,诸葛亮告退。刘备在他走后脸色突变,甩袖将桌上放着的砚台扫到了地上。巨大的响声惊动了侍卫,也传到了没有走远的诸葛亮耳朵里。

诸葛亮忍不住加快了脚步,转过几条回廊,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脑中的念头如风车一般转动。主公的耐心似乎越来越差了。这对如今新野的现状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新野很弱小,弱小到外面打得热闹非凡,他们却只能在阴暗角落里用最龌龊的诽谤和诋毁来满足内心的不安和空虚。然而,越是弱小,就越需要有耐心。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主公如此外放的情绪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长沙名义上的主人毕竟是主公的亲生女儿,掌权的又是旧部,理论上来说主公应该高兴他们帮他提前占领了长沙。即便现在鞭长莫及也应该在心里站在他们那一边。

诸葛亮完全没有想到刘备将对寇封的不满分摊到了小师妹的头上,那可是亲生女儿!不过,诸葛亮并没有质疑刘备的人品,他始终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

想当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他爸爸煮来吃。刘邦哈哈大笑,说你煮吧,煮好了分我一杯羹。如此不要脸加铁石心肠的人,一百个项羽也不是他的对手。和老祖宗刘邦相比,刘备这点儿小肚鸡肠根本不算事儿。

只是他诋毁徐庶的话,让诸葛亮心里有些小疙瘩。心里想着事儿,诸葛亮就没看路,一头撞进了后院,眼见得来来往往的都是女子,他才意识到自己闯进了禁区。

忙不迭想要掉头走,无意之中瞥见有几个侍女排着队拎着麻袋捧着竹简往他的方向走来。

竹简在这个年代是珍贵的东西,很容易引起像诸葛亮这样的士人的注意。诸葛亮忍不住上前一步:“请问,你们要将这些书拿到什么地方去?”

侍女们一惊,面面相觑地看着眼前的陌生人。看他身上的打扮,以及手中的羽扇,认出这个人是军师将军,不敢怠慢连忙据实以告,这些书是从大小姐住的屋子里拿出来的,夫人吩咐将它们拿去焚毁。

诸葛亮闻言眼前一亮:“这样啊?把它们送去我那儿吧,你们就说已经毁了。”“这……诺!”侍女们点头。将麻袋和多余的竹简堆放在后院和前院中间的走廊上,由诸葛亮派人来将竹简运回了自己的府邸。

第150章 小细节

诸葛亮留下这些书,其实是想知道,徐庶为什么会收寇严为徒。他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理论上徐庶不可能有机会在新野和师妹见面的。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去研究徐庶与寇严之间的种种。似乎是莫名其妙地,就挽救了寇严在新野时候读过的那些书。

距离长沙千山万水之遥的许都,荀彧和王朗正在荀彧的府上围炉煮酒。王朗看着外面飘飞的雪花感叹道:“司空就快要回来了吧?”荀彧摸摸胡子:“快了,没几天了。”

”这次,司空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袁熙袁尚两个心腹大患,回来定要好好庆贺一番的。”王朗笑眯眯地说。

“庆贺是一定要的。不过,司空心系天下,只怕是此战一了,新的战事就在眼前。”荀彧眉头微微皱起,并不怎么乐观:“按照之前的布局推算,南下的时机马上就会出现,只是荆州这两年出了一些状况,并不像之前预料的那样平静无波。”

“你是说长沙出现的女太守?”王朗问道。“不只是她,有消息称,继诸葛亮去了新野,徐庶去了长沙之后,荆州另一位大才,庞统庞士元,去了江东,投入了吴主帐下。”

“这……”王朗也皱眉了:“荆州真是人才多如过江之鲫,人文鼎盛,让人羡慕啊!”

“是啊,如今江南这三家各有依仗,司空想要一仗荡平江南,实现大一统难度不是一点点啊!”荀彧轻叹:“只怕是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什么都不能阻挡天时,司空就是天时,定能一战而胜。那三家各有依仗又如何,私底下斗得那么凶,到时候只要各个击破就行了。”王朗乐观道。

“也是……”荀彧决定放下心事:“一切等司空班师回朝之后,听凭司空定夺吧!”

视线转回长沙郡,寇严回到太守府。邓艾与马苏登上城楼观看府兵与农奴的较量。在巨大的利益和自我催眠的作用下,府兵们异常勇敢,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叫嚣着向前冲。农奴们难以抗衡,纷纷溃散。

眼看前面被清出了一片空地,再加上城楼之上,早已准备好的滚石和热油配合,敌人的第一波攻城计划宣告失败。

马谡松了一口气,刚想开口询问是不是他们两位主官该出城与府兵们回合了。邓艾却一言不发,出神地看着城下的乱战。马谡以为他看傻了,神兽推了推他:“喂!”

邓艾忽然一个机灵:“不,不,不好!”“什么不好,出什么事了?”马谡被他唬了一跳。“士卒!”邓艾吐出两个字,随即对两边大叫道:“弓,弓,箭手!”

长期一起学习和切磋的默契这个时候起了关键作用。马谡瞬间明白了邓艾的意思。立刻下令调集城防中所有的弓箭手,对底下的敌人进行密集扑杀。

幸亏邓艾眼尖,观察细致。在这些农奴之中,赫然混了许多正规军的士卒。不用说,这些人肯定来自武陵或者零陵,也有可能是南郡。长沙的豪强地主这是引狼入室了。

府兵对农奴也许可以完胜,但是对士卒呢?马谡紧张得指甲都掐进了掌心里。邓艾的眼睛紧紧地顶着城楼下的战况,连着三轮不间断的箭雨之后,府兵们终于占得了上风。

这次攻城的主力毕竟是农奴,那些外来的士卒都是机会主义者,遇到强大的攻击他们马上就退缩逃命去了,哪里还顾得上同道?府兵们付出了一点代价之后终于彻底扭转了局面。

看城下的敌人毫无章法地退去,邓艾松开拳头,只说了一个字:“走!”说完直接就跑了。马谡只好紧紧跟随。

两人下城楼,城门官牵来两匹驽马,两人分别上马,邓艾手持单刀在前,马谡跟在后面,两人一出城,城门便再度紧闭起来。

他们一出城,寇严马上就得到了消息。几乎不假思索地,她下令召集城内所有部门的一把手开会。马良,马静等陆陆续续进了太守府大厅,寇严剧中而坐。

见礼之后大家坐定,寇严看了看两边,出勤率挺好,至少比周瑜第一次来攻的时候要好的多。所以,她开口的时候,没那么严肃。

“先前,我们都在猜测,武陵,零陵和南郡会不会来乘火打劫。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他们的确是来乘火打劫了。你们倒是说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寇严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请太守大人示下。”马静是众人中最年长的,理应先开口,而他又是出了名的温和派,基本没什么主见,平时都是寇严交代一个什么事情,他就去做,你要问策,他完全没有主意。

寇严早已习惯了他这样,老人嘛,就是这样的。像黄忠那样的“活火山”是珍稀品种,可遇不可求的。

“孟常觉得,这次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当如何处理与其他三郡的关系?”既然你没主见,我就直接把问题的核心抛给你,免得你老想着顾左右而言他。

马静被点名,不慌不忙地摸着自己有些花白的胡子:“大人可知齐相管仲?”“略知一二。”寇严嘴角一勾,就知道你是装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