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铮妍(103)

作者:就爱嗑瓜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想到这一节,徐庶对孙绍就半点好感都没了,他甚至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支持弟子留下这个祸害,现在好了,湿手沾了干面粉,甩都甩不掉了。

寇严皱眉:“还是等大夫来看过再说吧,怎么说也是我把他叫进来下棋的,弄病了怎么送回去?”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再说,现在外面有好几家都在打他的主意,住在外面不安全了。”

“如此说来,太守大人还是心软,同情了他。”徐庶轻哼了一句。“我不是同情他。”寇严下意识地反驳:“我只是不想他这么早死了,便宜了吴主。”

“你是我的徒弟,我还不了解你真正的心思吗?你是嘴上不饶人,实际心里,几时动过杀心?即便再怎么恨得咬牙切齿,你也从没想过要了谁的命。”徐庶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

“想死的,不杀他也会去死,何必呢?我觉得,小少爷没有必死的意义,养他也就多碗饭吃,还能气气吴主,让他时时如坐针毡,这样不是很好吗?”寇严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你是太守,你决定的事情,属下无权干涉。”徐庶如此表态,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寇严却知道,老师其实是动气了。“老师,我知道您不赞同我庇护他。但这是我对钱鲁氏的承诺,我不能失信于她。”寇严低声说。

“为师没有生气。”徐庶摇头:“为师只是想提醒你,只要是你做出的决定,无论对与错,长沙军民都会与你一起承担。”“我明白。”寇严点头:“我恨不起来。”

恨不起来,这是寇严的心里话。前世受过千般苦,重生这一世,她也只是在刚开始的很短的时间里恨过那些人。更多的只是想摆脱他们,真正离了他们之后,心中更没有恨意了。原先恨的,怨的,现在竟都无所谓了。

她应该恨的,应该报复的。可是,她恨不起来。她讥讽过魏延,太史慈以及孙绍,不是恨他们,只是不喜欢而已,是心太软了吗?徐庶不说,她都不会去衡量。

徐庶一说,她细细一想,随即苦笑起来:“看来,我是让老师失望了,真没出息。”“妍儿不必自责,这不是缺点。”徐庶柔声道。“不,这就是缺点!”

寇严的情绪忽然激烈起来:“为什么在老师的眼里,我所有的缺点都不是缺点了?明明是我心慈手软,是我优柔寡断,是我敌我不分,为什么老师还要夸我呢?您应该骂我,狠狠地骂我才对!”

“怎么会呢?”徐庶摇头:“你怎么可以把自己想得这么不堪?你是史无前例的女太守,有太多人肯定了你的能力,连黄汉升这样的沙场老将都愿意听你的调遣,你应该更自信一点才对。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为师怎么可能再去责备你什么?关于孙绍的事,是为师的不对,太守应该有自己的决断,是为师的一再提醒影响了你的判断,为师在这里向太守大人赔罪。”

“老,老师……”寇严慌乱地扶住徐庶,阻止他对自己一躬到底:“老师,别,您怎么可以向我致歉呢?不,不可以的。”徐庶却执意要道歉,甚至连自称都换了:“是属下再三质疑您的决定,才给您造成了这样的困扰。”

“不,不是的。是我自己犹疑不定,您是在帮我,帮我坚定我的想法。您一直都在帮我。”寇严连声道。

徐庶却还是摇头:“大人……”“老师!”寇严整个人冲前一步,双手本来轻托他的前臂,现在改为抓住了他的上臂,更贴近他,就是这一下的冲动让她与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

寇严只觉得有一阵暖风将自己整个包裹了起来,她似乎闻到对方身上有新鲜墨汁的香气,清淡的,温暖的。明明是第一次闻到却觉得熟悉,仿佛已经在心里模拟了几万遍。

因此,虽然很突兀,她却完全没有尴尬的感觉,反而全身放松,任凭双手顺着徐庶宽大的衣袖滑下,最后轻轻落在下摆处。寇严跪在地上,膜拜一般将双掌贴在老师的衣服上:“是我错了。”

“哎……”看着小小的女孩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说是自己错了。徐庶没有半点高兴的念头,反而有些隐隐的心疼。

其实他明白,以弟子的实际能力,坐今天这个位置是很勉强的,所以才会忍不住担心她是不是走错路,做了什么错误的决定,才会反复提醒她,结果,给她造成了困扰。

这孩子一如既往地信任自己,自己却没给她什么有效的建议,反而给她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实在是他的错。想到这里,徐庶弯下腰,探手抚上弟子的长发:“妍儿,把头抬起来。”

寇严依言抬头,对上徐庶温和的目光:“等这次风波过去以后,你会很快成长起来的。”“嗯!”寇严下意识地点头,望着徐庶发呆。她想起在建昌的那个晚上,和老师在星空下漫步,他眼神里的温度,和今天差不多。

第146章 乱象生 上

之后的很多天里,每当寇严想起这天的情景,她都会情不自禁的弯起嘴角。老师对自己的好,只怕终己一生都无以为报。

前世的一面之缘,换得今生师徒缘起。老师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信任和扶持是自己一路顶风冒雪往前走的动力。

寇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其实没有什么上进心。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出于趋吉避凶的本能而已。她最初想做的,只不过是带着妹妹离家出走而已。

之后的路,都是身不由己一路由外力推着走过来的。这一股动力将她带上了长沙太守的位置,也就用尽了。再往后,每天都会比昨天压力更大,更危险。

从她来长沙赴任开始,事故就从来不曾断过。战争,连绵不绝的战争,让她刚喘了一口气又要勒紧裤腰带了。现在的寇严完全不敢想象,如果当初老师没有跟她一起来长沙,现在自己会是个怎样的光景。

也许还没能周瑜兴兵,自己就被刘磐的旧部给落下了马。只能龟缩在寇县,等着被剁成馅儿。

老师的恩情,没齿难忘。每当想起一桩桩一件件师徒相处的往事。温暖的感觉就充满了她的心,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前线的情势越来越紧张,长沙郡内的局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再一次的全城戒严,宵禁。民众们怨声载道的同时,不和谐的声音再次冒头。寇严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有些人,是一定会忍不住跳出来的。

东汉末年皇权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地方割据势力。州牧,刺史,大将军完全独立自主。取代中央在地方发号施令唯我独尊。

当然,这是手中有土地和人力资源的一批。好比东吴的孙权。辽东的公孙度之流。还有一些空有头衔,手里没有相应土地和资源的人,比如刘备的豫州牧头衔就是空的。

实际上,这些土地的实权掌握在土豪劣绅们的手里,豪强和世家以封地或征地为起点,大肆圈占土地和人口。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完全不把天皇老子放在眼里。这些人,才是统治者的大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寇封的舅舅刘泌。一个寇县的小小乡绅,随随便便就拿出了近千的壮丁,在人口资源十分匮乏的汉末,这是一笔不小的战力。刘泌尚且可以鄙视拥有一个新野县的刘备,更不用说那些豪强和世家了。

长沙当然也有豪强,也有世家。规模虽然比不了襄阳和宜城一带,却也是多如牛毛。这些人根本不管今天长沙城里谁做主子谁发话,他们只关心自己今年又占了多少好处,进账多少金银。

长沙换了新太守,本来他们是不闻不问的,只要管不到自己头上,谁管你是男的是女的,是长的是短的?

奈何寇严刚到长沙就接二连三的大动作,杀贪官整顿吏治,兴水利减赋税奖励开荒。凡此种种。每件事都在戳豪强们的神经,都在争夺他们的切身利益,说白了就是在与他们争夺人口资源。

再加上一场大战,俘虏没几个,死伤却不少。使得本来就地广人稀的长沙更加萧条。还没等人们缓过神来,第二波战争又来了。这一下,豪强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觉得自己再不站出来为自己谋福利,老本都要被新太守啃光了。

这样不行,必须夺回主动权。要让新太守妥协,要给她点压力,让她乖乖听他们的话。实在不行就将她赶下台,大不了长沙并入其他三郡,或者干脆并入东吴,反正只要他们的日子好过就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