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后我待字闺中(83)

作者:昔邀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话说完就有人笑了,仿佛提前预支了后面即将会有的喜悦。

顾浮淡定道:“最坏的可能,卫骁拒不交出兵符,带领北境军放弃防线,挥军南下,到时候无论是北境还是京城,都将危矣。”

“他敢!!”有文臣大怒。

“卫骁若是不敢,就不会与翼王同谋。”顾浮道:“我也奉劝诸位大人,莫要将北境看得和京城一般,那里多得是目不识丁的莽夫,在你们看来重如性命的礼义廉耻,在他们看来还不如吃饱肚子重要。”

“顾二姑娘说得头头是道,想来心中已有接手北境军的人选,不妨说来听听?”有人看不惯顾浮一个女子,竟站在殿内侃侃而谈,遂出言为难。

顾浮一脸认真:“若忠顺侯还活着,她是最好的人选。”

像是为了呼应前面有人说的那句“惹人笑话”,顾浮话音才落,便有人笑出了声。

顾浮任由他们笑,只在他们笑完后问:“我说的难道没有道理吗?”

众人摇着头,面目含笑满是不屑,更有人说:“姑娘说的有道理,就是不知姑娘准备如何招魂,将忠顺侯从阎王殿召回来呢?”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不仅是笑顾浮异想天开,也是在发泄听到军报后的惊恐,与顾浮多次驳斥他们的恼怒。

镇南将军默默挪动脚步,远离了他们。

年迈的辅国公也是没有参与嘲笑顾浮的人之一,他走到人前,对皇帝道:“时间紧急,还望圣上早做决断。”

可谁都没想到,皇帝居然问辅国公:“国公觉得,忠顺侯如何?”

众人皆是一愣,辅国公回过神,道:“若忠顺侯还活着,自然是最佳人选。”

皇帝点了点头,开口,没再唤顾浮为“顾二”,而是直呼顾浮名讳:“顾浮。”

众人又是一愣,他们或许都不知道顾家二姑娘的闺名,但却知道忠顺侯的名字。

然后他们就听见,穿着一身男装的顾家二姑娘走到辅国公身旁,行礼道:“臣在。”

皇帝:“朕命你领北境军统帅一职,即日出发前往北境,捉拿逆贼卫骁,除尽翼王党羽,驰援西北。”

皇帝的声音回荡在紫宸殿内,旨意的内容没有任何问题,但被赋予重任的对象,让众人目瞪口呆。

从未想过还有这样一天的顾浮没有丝毫迟疑,说出口的话语掷地有声——

“臣,遵旨。”

第六十八章

顾家的二夫人李氏至今都还是懵的。

她怎么都没想到, 自家侄女不过就是和往常一样入了趟宫,出来竟就成了陛下任命的北境军统帅,还立马就要离开京城,前往北境。

是她还没睡醒吗?

那她这梦也未免太过离奇, 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

李氏脑子空白, 仅凭本能赶去顾浮的飞雀阁, 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她帮忙准备的。

顾浮不在院里, 绿竹替顾浮谢过李氏,坦言没什么需要, 就将李氏送走了。毕竟是出门打仗, 不是出门游玩, 不用带衣裙首饰点心茶叶之类的东西,顾浮也早早就吩咐过,把她的男装打包好就行, 剩下的她自己来收拾。

另一边, 顾浮去了老夫人的院子,同老夫人告别。

不同于上次的不辞而别, 这次顾浮好好和老夫人说了自己要去哪,去做什么, 老夫人用颤抖的双手环抱顾浮,哽咽着说不出话。

顾浮耐心地安抚她, 向她承诺自己会好好的, 让她不用太过忧虑,安心在家等自己, 别总去佛龛前跪着,对膝盖不好,也别叫赵嬷嬷帮着偷吃点心, 大夫说了她得忌口……

祖孙俩唠了好长一段时间,顾浮才从老夫人的院子里出来。

赵嬷嬷送顾浮到院子门口,顾浮远远就瞧见了顾启铮的身影。

赵嬷嬷悄声对顾浮道:“姑娘您刚过来,老爷就来了,奴婢们请他进院坐坐,他说自己在外头站一会就走,结果站到了现在,想来应该是在等姑娘。”

顾浮微愣,随即道:“谢嬷嬷提醒,嬷嬷不用送了,回去照看好祖母。”

赵嬷嬷应下,顾浮转身离去,走向那假装路过的顾启铮。

顾浮笑道:“顾大人,等我呢?”

顾启铮看着她,眉头微蹙:“高兴了?”

顾浮笑颜灿烂:“可高兴了。”

顾启铮迈开步子:“别高兴太早,这事还没传开,要是传开了,定有人骂你。”

顾浮连忙跟上:“到时候我都不在京城了,怕什么,倒是父亲你,别被气着了。”

顾启铮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顾浮本想像叮嘱老夫人一样叮嘱顾启铮几句,可实在想不出叮嘱的话来,只能说些别的:“青瑶如今还在大理寺,我托望昔打点过,不会让她受委屈,安王府那边有皇后娘娘替我看着,安王世子也答应我了,绝不会退婚。她若要成亲,我定赶不回来,劳烦父亲替我多看着些,莫叫安王府欺辱了青瑶。”

顾启铮:“那是你从小一块长大的妹妹,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侄女,她的婚事何须你一个同辈来操心,我自会看着,若穆家当真……就让穆丫头从我们顾家出嫁,只管把我们顾家当她娘家就是。”

顾浮:“那我就放心了。”

顾启铮又是一声冷哼。

父女俩走到飞雀阁门口,顾浮突然来了句:“大哥不在家,我又要去北境,父亲若是觉得家里清冷,不妨与同僚出门喝喝茶吃吃酒,看看歌舞听听小曲,或者听祖母的,给我找个小娘也行啊。”

顾启铮听得额头青筋直暴:“滚!”

“这就滚,这就滚。”顾浮麻溜滚蛋,跑进自己的院子。

顾启铮在院门外站了一会儿,心中的怒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知道顾浮说那话是故意的,想缓解一下离愁,可一想到顾浮走后,一儿两女都不在身边,顾启铮心中难免孤寂。

冷风拂过,才刚入冬,顾启铮就感受到了彻骨的寒。

就在这时,顾浮又在门口探出头,说:“跟父亲推荐一下明善街的聆音阁,那的姑娘唱曲儿好听,父亲不妨一去。”

顾浮的话让顾启铮那点春伤秋悲瞬间烟消云散,他怒发冲冠,指着顾浮道:“你、你还敢去明善街你……”

顾启铮气得左右看了看,没找到趁手的东西,索性脱下鞋子,朝顾浮扔了过去。

顾浮躲回门后,这下是真的滚了。

……

忠顺侯还活着的消息在皇帝下旨当天就传遍了京城,让整个京城为之轰动。

这时众人还不知道忠顺侯是顾家的二姑娘,一个个都打听忠顺侯何时出京,想要一睹这位北境军前统帅的真容。

因边关告急,皇帝下旨后的第二天,一应兵马以及随行的官员就已经准备就绪,顾浮也换上了久违的轻甲,骑着高马在最前头,走过京城的街道,领着队伍朝城门走去。

京城不少人都在道路边围观,其中还有许多姑娘,穿着男装挤在酒楼二层高高的窗台边往下看。

棠五扯了扯身边的卫姑娘,低声问她:“你觉不觉得这位忠顺侯,有点眼熟?”

因为喜欢女人,所以认起女人来从没看走过眼的卫姑娘:“……我得缓缓,你先别说话。”

棠五:“……?”

前去北境的队伍出了城门,顾浮似有所感,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高高的城门上,站着一抹熟悉的白色身影。

“等我回来。”顾浮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音量,轻轻说道。

城门之上,傅砚像是听见了一般,同样轻声地回了句:“等你回来。”

……

因是国事,而非秘闻,顾浮离京后,宫里发生的一切终于传到了宫外。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无法确定:接踵而来的边境异变、忠顺侯没死、顾家二姑娘就是忠顺侯,这三件事到底哪个更吓人。

反正京城又炸了锅,有人说顾家二姑娘本就是男子,也有人说顾家二姑娘女扮男装,就连顾浮曾离京五年的事也被人翻了出来,成为她就是忠顺侯的佐证。

京城一家茶楼里,一群读书人正在议论近来发生的各种国家大事,从双王谋逆,说到磊国尹国对大庸边境的侵扰。

也不知道是谁提起了北境,立刻就有读书人摆出一副不畏强权的模样,谴责顾浮举止荒唐,并认为朝廷无能,竟让女子出征,满朝的武将难道都是死的不成。

众人正义愤填膺,突然有人笑出了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