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烽烟(342)

作者:西元的伊南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张禄大声道:“大王明鉴,微臣对大王忠心一片,绝不敢以私情耽误国事!”

蒙骜朝嬴稷拱手道:“大王,此案特殊,应侯的确应当避嫌。凭王稽与应侯的交情,王稽通敌,应侯也有可能参与其中,若让应侯查案,万一应侯因利乘便、将证据毁灭,大王就很难获知真相了。”

张禄面皮涨紫,道:“老夫对大王和大秦忠诚不二,蒙将军休要含血喷人!”

然而满殿臣僚却无一人帮张禄分辩,倒是有不少人应和太子柱与蒙骜,皆道:“应侯确有嫌疑。”张禄听在耳里,心内不胜气苦。

太子柱向嬴稷一揖,道:“父王,儿臣收到密报后,为防止王稽潜逃,已派人秘密监视河东郡府,只要父王一声令下,就可将王稽和相关人员、物件一齐押送来咸阳。儿臣大胆,请求父王亲自审理此案,天威堂堂,想必那王稽不敢虚与委蛇,又可使应侯及朝野上下心服口服。”

嬴稷沉忖片刻,颔首道:“善,此案便由寡人亲自审理,即日收押王稽。”他俯首看向张禄,庄重问道:“张禄先生,你可有异议?”

张禄磕了个头,恭顺的道:“大王英明,圣断公正,微臣绝无异议!”

十日后,王稽及其家属幕僚悉被押解至咸阳、关入牢狱。经过一番审查拷问,王稽对通敌罪状供认不讳。

这天嬴稷召见张禄,道:“王稽已认罪。原来这么多年里,他常与诸侯联络,收受贿赂,泄露大秦农桑、驻军、朝廷官员变动诸情。”

张禄脸色灰败,恍如病危之人,伏地道:“微臣当初识人不清,竟向大王保举此人担当重任,微臣罪无可恕!”

嬴稷叹道:“人心善变,先生当年也难料到王稽胆敢这般大逆不道。王稽虽通敌多年,所幸尚未给大秦造祸,他一人伏诛便了,寡人不会牵连先生。”

张禄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感动,含泪叩谢道:“微臣多谢大王宽仁!”

嬴稷淡淡一笑,道:“不过,纵然寡人信任先生,朝中文武却都对先生起了疑心,只怕先生今后的处境会很尴尬。寡人现有一计,可助先生洗脱嫌疑。”

张禄道:“大王关照微臣,微臣感激不尽!”

嬴稷点首,道:“寡人已判王稽‘弃市’之刑,明日午时行刑,届时就由先生监斩,以示先生与王稽并无勾结。”

张禄大吃一惊,不禁“啊”的呼叫出声,心道:“这算什么计策!”嘴上却不敢直说,急忙措辞推诿。

蔡牧瞧着张禄遑急的情状,躬身劝嬴稷:“大王,应侯和那王稽友谊浓厚,应侯怎忍心亲口下令处刑友人呢?”

嬴稷平和的表情倏变严厉,沉声问张禄:“先生果真仍然顾念友谊,不忍监斩国贼王稽?”

张禄浑身颤抖不停,支支吾吾道:“不……微臣……微臣是年事已高……行刑的景象又恐怖……微臣怕自己受不了……”

嬴稷决然道:“寡人需要先生辅政,先生必须向官员民众表明心志、挽回名誉。明日午时,先生无论是惶惧或是抱恙,便是虚软瘫卧,也要亲身监斩王稽!”

这一番话下来,张禄自知再无法推脱,只能顺从受命。

他突然无比羡慕武安君白起,因为白起敢于抗旨,他张禄却没勇气。

次日,咸阳城最宽阔、最热闹的大街中央搭起一座简易的邢场,全城官民蜂拥而至,将刑场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将近午时,王稽被押入刑场,官民们众口齐骂:“卖国之贼!卑劣无耻!”许多人拿出烂菜烂果等腌臜之物掷向王稽。

王稽跪在地上,驼背垂颈,头发如杂草一样蓬乱的挂下,挡住他枯槁的脸孔。他像是没了知觉,任凭众人谩骂、乱物砸击,他丝毫不动声色,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只有偶尔烂果砸得重了,他的身子才稍微摇晃。他恍惚已经死了,已经是一具僵硬无息的尸体。

但过了片晌,他低垂的头颈霍的抬起,浑浊的双目中射出两道犀利的光芒,直通通逼向正前方监斩官的席位。只见那正襟危坐的监斩官不是别人,竟是应侯张禄!

“应侯,为何是你来监斩?”王稽眉眼抽搐,嗓音嘶哑的问道。

张禄心底酸苦之极,不由得稍侧过脸,避免与王稽对视。

王稽见张禄不理睬他,顿时着恼,直起腰、伸长脖子冲张禄吼道:“应侯!我遭逢此厄,你不仅不救我,竟还要亲自监斩我!哼,我懂,诛杀朝廷重犯也是一份功勋,朝中少说也有一百人想斩我立功!但别人都能斩我,偏你没这资格!遥想当年,你是魏国的逃匿囚徒,藏形匿影、朝不保夕,是我帮你脱离险境、带你来到秦国,也是我向大王推荐了你!你能在秦国腾达、官拜相国,全系我王稽所赐!而今我落了难,你坐视不救倒也罢了,怎还能为了邀功来监斩!你这是卖友求荣、恩将仇报,你就不怕遭天谴吗!”

张禄满手冷汗,真想马上同王稽解释自己的苦衷,但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他的言行稍有差池,定会落人口实,到时候众人说他与卖国贼惺惺相惜,物议盈城,进而传遍全国、散布天下,那是他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的严重局面!于是他板着脸,郑重其事的道:“王稽,你私通诸侯,证据确凿,论罪当诛。老夫身为大秦相国,凡事自须以国家社稷为重,秉公而行。”说完这两句话,便即指示刀斧手行刑,免得王稽再狂躁失言。

谁知那刀斧手却静静站在原地,并不立刻行动。

王稽遂继续骂嚷:“好你个张禄,这等不仁不义!枉我在狱中还念着与你的友情,半句没泄露你的劣迹!我私通诸侯不假,但你就清清白白了吗?那一年,武安君要趁着长平之战的余威攻打邯郸、一举灭赵,赵国派使者来咸阳求和,你没有收受赵国使臣的贿赂吗?若不是‘拿人钱财,□□’,你怎会向大王进言,中止武安君的灭赵大计!”

这话一出口,刑场周围即像炸开了锅一样,观刑的官员百姓尽皆恨恨的道:“原来是赵贼收买了应侯,让应侯向大王吹风,大王才同意跟赵贼议和!他妈的!如果不是应侯破坏武安君的大计,我们大秦早就灭了赵国了!后来也不用在邯郸城下苦战,枉自断送数万军士的性命!”

张禄慌得抖衣乱战,站起身高喊:“彼时情形复杂,你们不明白……”但他一个人再怎么大声申辩,也敌不过千千万万官民的口舌。

刑场卫兵们呼喝着维持秩序,人群才稍事敛声,而王稽又瞪着张禄道:“我与诸侯联络密切、互通讯息,你张禄不也大大的从中获益吗?当年武安君知晓你的阴谋诡计,许会制裁你,这一险情便是诸侯告诉了我,我再告知你、提醒你早做防备。若没我的提醒,你能先发制人、进谗谋害武安君吗!现下武安君不在了,你高枕无忧了,便得鱼忘筌、过河拆桥,只让我独个伏法斩首,你则撇得一干二净,更假模假样的扮作忠臣来执法!”

秦人皆对武安君白起崇敬至极,两年前武安君离世,举国哀悼,这时观刑官民从王稽口中得知张禄以谗言陷害武安君,人人怒发冲冠、恨张禄入骨,咒骂张禄的声响如同山呼海啸,振聋发聩!许多年轻气盛的青少年甚至要冲进刑场、打杀张禄,卫队奋力拦阻,控制住群情。

张禄一张老脸已是惨无人色,他依稀觉着,今天被“弃市”的似乎不是王稽,而是他张禄!

张禄深刻体会到,刑具和兵刃固然能与人创痛、伤人性命,但成千上万怨毒的目光、痛恨的辱骂,一样可令人苦楚不堪!

当然这也因人而异。白起就完全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和评论,那年秦军在长平杀降,二十万赵卒怨气冲天、骂声动地,白起只屹立坡上、冷漠待之。但张禄却忍受不了眼前官民的怨恼痛骂。

张禄迷迷怔怔的站着,欲哭无泪:“大王,您为何非要叫微臣监斩,微臣这一回当真是百口莫辩、无地自容了……”

忽然间,他脑际闪过一个骇人的念头:“难道……难道大王是故意的……”他胸口一阵剧痛,呼吸凝滞,歪身栽倒。

人群中的王龁对蒙骜说道:“幸亏我们没有草草杀了张禄,那样子杀他,他只一死,恶行却不能被广众所知,我们无凭无据,无从指证。现在可好,王稽把张禄的罪行当众抖了出来,咸阳官民悉知张禄藏奸、谋害忠良、耽误国事,不久之后全国、全天下也人尽皆知,张禄这是彻底的身败名裂了!”他向蒙骜抱拳一揖,笑道:“多谢蒙贤弟及时相劝,否则我们自以为是的行动,就太便宜张禄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