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烽烟(174)

作者:西元的伊南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道是鞭笋丁与腌猪肉片的拼盘,用的食材正是新掘的鞭笋和家里自制的腌猪肉。鞭笋洗净,剥掉外头的笋壳,只留下最里一层壳,然后与一大块有肥有瘦的腌猪肉一同放在淘米水中煮,煮熟后捞出,再把鞭笋的那一层壳除去,将笋肉切成小丁,腌猪肉切成薄片。如此炮制,鞭笋吸收了腌猪肉的咸香味,配着原有的竹香、汤水的米香,当真是妙不可言。而竹香和米香又缓解了腌猪肉肥腻的油味,使腌猪肉益发干香爽口。

第二道菜肴是蒿菜,切作小段,清水煮熟,绿油油的装盘,浇上自制的虾酱,咸鲜微甜,香气宜人。

第三道菜肴是竹荪鱼丸汤,竹荪照例切成小段,鱼丸所用的鱼是渭水中的大鲤鱼。这道汤本也算不得特异,但白起制作鱼丸的手法却很独到,只因他制鱼茸时并不像寻常庖丁那般将鱼肉剁成茸状,他是把两大片去了刺的鱼肉一刀一刀的刮成肉泥,再搓作一颗颗圆圆的小丸。依此法做出的鱼丸,在煮熟后异常细腻滑嫩。

婷婷吃得欢喜,对白起的厨艺大加称扬。

白起心头热乎乎的,抱住婷婷问道:“婷婷预备下午做些什么事?”

婷婷道:“我没想好。今天似乎有点懒,不想练武,不想做手工,也不想外出。”

白起笑道:“哦,那么我们一起歇午呗!”

婷婷雪腮微红,幽幽的道:“也行。”

白起的笑容更灿烂,双臂将婷婷抱得更紧。

*

王宫甘泉殿内,太后用罢午膳,魏冉来到正殿拜见。

太后笑道:“阿冉免礼了,坐吧。”

魏丑夫引魏冉就座,回到太后身旁时,太后摆手示意他回避,他便躬身行礼,趋步退出门去。

魏冉问太后道:“长姐急召外弟前来,可是有甚么要紧事?”

太后啜了一口温茶,轻叹一声,道:“今早慕月又来甘泉殿求哀家提携胡伤,哀家好生心烦。”

魏冉笑道:“妻子希望丈夫建功扬名,也是常有的。”

太后道:“这件事,慕月已求了哀家很多年,只是哀家深知兵事凶险、择选将帅不可徇私,故不曾与你和稷儿多言。不过哀家瞧着你和稷儿近来的部署,似乎倒有提拔将官的意思,所以哀家找你来商量一下。你若觉着胡伤是个可造之材,不妨多给他争取一些立功升官的机会,毕竟他是哀家的女婿,与我们是一家的。”

魏冉捋须笑道:“胡伤当然是个人才,外弟也打算提拔他呢。”

太后道:“果真?”

魏冉点头,道:“胡伤、王龁、蒙骜、王陵、司马兄弟、蹇百里,这些人皆是外弟将要提拔的。明年大秦会对魏国用兵,大王和外弟正想在胡伤、王龁、蒙骜三人中挑选一人做主帅,既然慕月公主求了长姐这么多年,长姐又有心关照女婿,那外弟就向大王举荐胡伤做主帅吧。”

太后凤目半眯,颇有意味的含笑瞥了魏冉一眼,问道:“你不是最信任武安君白起吗?怎的这次不让他做主帅了?”

魏冉哈哈笑道:“魏国早就被白起打残废啦,现在秦军和魏军打仗已是挺容易的事情了,不必由白起挂帅。”

太后笑道:“阿冉,此间无有旁人,我们姐弟俩说几句体己话。你老老实实的告诉哀家,你之所以提拔其他将官,又举荐这些将官挂帅出征,是不是因为你怕白起功劳太大、夺了你在朝中的权势?”

魏冉双手在膝上一拍,洒然道:“外弟了解白起的为人,他纵然立了天大的军功,也不会存有宦海争权之心。他去年升为武安君,爵位已经比外弟高了,可他犹然对外弟恭敬,足见他是个讲义气的人。而且他平日生活极其简单,他只顾着和小仙女吃喝玩乐而已,既不与朝中官僚结党,也不招揽门客,这样的人岂会夺了外弟的权势?”

太后笑着颔首:“阿冉言之有理。”

魏冉喝了半杯茶,放下玉杯,突然皱眉低叹了一声。

太后即问:“阿冉怎么了?”

魏冉神情肃穆,略带忧容,道:“外弟这番忙活张罗,一则是为了加强大秦的军力,二则是要帮大王、帮白起化解一桩难题。”

太后眼光明亮,微笑道:“功高震主,确乎是一桩千古难题。哀家知晓,大秦军民早已将白起奉为战神,稷儿心里一定不乐意吧?”

魏冉笑道:“白起太能打仗啦,动不动就立个绝世军功,被军民奉为战神真是实至名归。纷争乱世,一个国家能有一名战神似的常胜将军,可谓是国家之幸,却也是国君之忧。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君王乐于见到臣子的声望超越自己的君威,咱们大王心里不乐意,也属常情。”

太后道:“稷儿乃是志在统一华夏的雄主,心胸应放得更宽广些。那白起虽是战功煊赫的神将名帅,但就像阿冉你说的,他并无争权之心,便是声望再高,难道还能起兵造反不成?”

魏冉笑道:“外弟坚信白起不会造反。不过大王和白起之间的难题,可并不仅仅是大王介意白起的声望。”

太后道:“还有什么?”

魏冉答道:“论功行赏,依功赐爵,此乃大秦自商君变法以来一贯执行的国策,是故白起一旦立下大功,大王必是要给予重赏的。然而白起如今已是武安君,位极人臣,若又取得新的大战功,大王还能赏他什么呢?”

太后恍然,不由得摇头苦笑。

魏冉也苦笑着继续说道:“功臣可获得的爵位,没有比武安君更高的了。封邑财帛,那也都是有限的,不能没完没了的赏赐。美女,白起已拥有一位绝美的小仙女,他哪里看得上别的女子?”

太后扶额道:“是了,诚然是没什么可大赏的了。但白起应该不是个贪图赏赐的人吧?”

魏冉道:“白起的确不贪图赏赐,但赏赐这种事,绝不是由他自己做主的。他立了重大军功,大王必须要赏他,他也必须接受嘉赏。国策不仅是制度规条,亦是民心所向、军心所向,大王和白起皆不能违背,否则民心不服、军心动摇,国内会发生乱子。因此,为了让大家都不为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他将官去分掉一些军功,那些不是十分困难的战役,就叫其他将官去打吧。”

太后点一点头,笑道:“阿冉为大秦、为稷儿筹谋,着实是费心了。”

魏冉笑呵呵的拱手道:“外弟不过是陈力就列罢了。外弟只盼着能稳住我们秦国的大好形势,别出什么变故。”

太后道:“哀家明白阿冉的心思,哀家也会襄助阿冉。”

魏冉行礼道:“外弟多谢长姐。”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士

次年春季,秦王嬴稷升胡伤为左庶长,王龁、蒙骜为公乘,司马兄弟为公大夫,王陵、蹇百里为官大夫,又派十万秦军东征魏国,胡伤为主帅,王龁、王陵为副将。蒙骜、司马兄弟、蹇百里留在咸阳大营训练军士。

这一天,白起到营中处理军务,临近晌午时分,相国魏冉也来至军营视察。白起夫妇和魏冉在新兵训练场边观望新入伍的士卒们练习长矛,良久,年轻士卒们完成上午的操练,散到场地周边休息,等待火头营送午饭来。

魏冉笑着对白起夫妇道:“我们也该去用午膳了。”

白起夫妇双双抱拳一揖。

三人正要往大帐方向走去,忽听到附近三个小卒在闲谈。

其中两个小卒埋怨道:“训练太苦啦!还是在老家种田好!”

第三个小卒坐在两名同伴中间,眉目生得十分英气,笑容开朗,道:“躲在乡间一辈子务农,那有什么意思啊?大秦尚武,军士能以战功获得爵位,我等男儿汉就该投身军旅、争建战功,既是为国出力,亦是为自己和家族赢取荣耀。倘若我等未来成为了大秦栋梁、华夏名将,那才不枉此生呀!而要取得那些成就,我等便先得忍受住眼前的训练之苦!”

左边那小卒道:“我俩也不是吃不了苦的弱胚子,只是训练了这些时日,我俩脚底磨出了泡,疼得很,是以抱怨几句。”又问那居中的小卒道:“王哥儿,难道你的脚底不疼吗?”

那王哥儿答道:“不疼啊。”

两个同伴纳闷道:“咦?这是为何?大家每天都是一样训练,怎么偏偏你的脚不疼呢?莫非你脚底的皮特别厚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