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萧拗不过妻子撒娇,只能同意,于是两人在京大食堂吃过饭,又骑着车转遍了京大的每一个角落,快到晚饭的时候,才回到了家。
京大正式开始上课的时间是报道第二天的下午,而上午十点各系各专业则要先开一个会,而后发放教材。
所以,第二天早上八点,陈曦便被秦萧叫醒,洗漱穿戴后,匆匆吃了一口早饭,八点五十分秦萧便骑着车载着陈曦出了家门。
从家里到京大差不多七公里左右的距离,骑车需要四十分钟,是以,陈曦抵达学校的时间刚好是九点二十分,距离十点开会尚有四十分钟的时间,陈曦决定先回一趟宿舍,也顺便“认识”一下自己的另外三位室友。
对于这三位室友,陈曦前世的接触并不算多,正如陈曦所言,她们其中一人长年不住在学校,另外一人性格内向跟陈曦少有交流,还有一人则因为年纪小,性子跳脱,跟陈曦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温小柔,便是性子跳脱的这一位了,她来自浙省,出身省城的干部家庭,今年才19岁,是个乐天外向、活波开朗的女孩子。
她高三这一年正赶上国家恢复高考,由于成绩优异,家里人便鼓励她报名参加高考,说她反正年纪小,如果今年没考上,大不了复读一年再继续考,反正家里也供得起。
于是,温小柔没有压力,轻装上阵,反而超常发挥,擦着边考上了京城大学,她家里人都高兴坏了,父母哥哥、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全家人一起送她来京城上学。
就在昨天下午报道之后,她的家人还热情地邀请整个宿舍的人吃饭,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帮忙多多照顾温小柔。
这一饭局前世陈曦是参与过的,但是今生却是无缘了。
不过这一饭局也不只是缺少了陈曦一人,还缺少了徐雅,只因为她们俩昨天收拾完宿舍便都回家了,并没有住在学校,陈曦记得,前世徐雅也同样没有参与这一饭局。
性格内向的室友名叫郑红梅,今年22岁,来自豫省南部一个落后的小村子,名叫郑家村。
对于郑红梅,陈曦前世的了解算是最少的,因为郑红梅本就是个极其腼腆又带着点儿自卑的女孩子,她平日里话不多,学习却很拼命。
同住了四年陈曦跟她的谈话少得可怜,要不是她后来为了感谢自己的老师,多次宣扬过她的老师的光辉事迹,陈曦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解到她家里的情况。
郑红梅家里有一个弟弟,但她的弟弟因为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除了能听懂话,以及不影响生活之外,学习上便不开窍了。
她的父母觉得,家里两个孩子,怎么着也得有一个是识字的,所以郑红梅才有幸得到了上小学的机会。
按照她父母的本意,是让她读完小学,认识点儿字,便辍学回家,帮家里干活儿,没想到,她却是个学习的好苗子。
小学毕业时,她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她父母不同意她继续上学,不给她出学费和生活费,她便跑到县初中去求校长,给自己争取免费学习的机会。
校长看重她的成绩答应免了她的学杂费,更幸运的是,县初中的一个老师,无儿无女,曾资助过很多名贫困的学生,这位老师感动于她的勤奋好学,便资助给她生活费让她继续学习。
就这样,郑红梅磕磕绊绊地,好不容易念完了初中和高中,高中毕业后她没有得到什么工作的机会,被迫回家务农,但她却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学习,高中的课本更是每日翻了又翻。
就在她高中毕业后的第三年,高考恢复了,郑红梅厚积薄发,得以金榜题名,然而此时她的父母已经给她说了一门亲,并且因为她的高中学历还谈好了一份不菲的彩礼,所以死活不让她来京城上学。
要不是她自己趁夜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到县城求助了她的老师,而她的老师又慷慨解囊,资助她路费,让她来京城上学,她可能这辈子都走不出郑家村,这个落后的小村子了。
前世郑红梅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感谢她的老师,也曾多次将她的老师的伟大事迹写成文章进行投稿,从而让这位籍籍无名的老师的事迹广为传播,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最后一位便是跟徐雅一样,长年不住在学校的那位室友了,也是前世给陈曦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位。
那是个极其单薄瘦弱的女人,初到学校的时候她的脸上还带着病态的苍白,背着一个未满一周岁的小男孩儿,整个人显得虚弱不堪。
女人名叫宋清月,25岁,跟陈曦一样,是个早年下乡的知青。
她的丈夫是一名军人,老家正好是宋清月下乡所在的杨柳村,她的丈夫几次回家探亲,一来二去便结识了宋清月。
两人是自由恋爱,故而夫妻感情甚笃,但因为聚少离多,所以结婚多年才生下一个儿子,但不幸的是,儿子刚出生没多久,便传来她的丈夫已经为国捐躯的消息。
宋清月成了寡妇,被婆家所不容,婆家一众人等用尽各种手段,侵吞了她丈夫的抚恤金,然后又以不守妇道的名义把她们孤儿寡母赶出家门。
她一个女人无依无靠,带着个孩子,又因为自己知青的身份不能回城谋生,只能靠务农来养家糊口。
后来高考恢复了,她拼了一口气,考上了京大,走出了村农,一路艰难险阻来到京城,几乎身无分文,只能带着孩子住进了学校的宿舍。
以上这些,陈曦是如何得知呢?这还要有赖于宋清月此时手里抱着的小豆丁。
说道宋清月的儿子,那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那可是在未来被称为“千禧年最杰出的商业俊才”的传奇人物。
陈曦记得,她前世曾在经济报道中看到过商业天才祁思然的采访。
采访中他提及那个影响他最大,也是他最敬佩最感谢的人,便是他的母亲,而后他便在漫长的回忆中,讲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人生。
前世,正是通过祁思然的讲述,陈曦才知道,原来祁思然口中,他那个伟大的母亲,便是她当年京大的校友兼室友,宋清月。
并且她还知道了,宋清月到底是经历怎样的生活苦难,还依然能乐观的面对人生,并且坚强的一个人抚养儿子,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爱国商人。
记得宋清月初到宿舍的时候,她担心孩子太小太吵,会给其他人添麻烦,更怕她的室友们因此容不下她的孩子,赶她离开,所以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每当儿子哭闹,她都会一再道歉和恳求并无数次的承诺,只要她攒几个月的补助钱,再打一打零工,凑够了租房子的钱就会马上带孩子搬出去,绝对不再给大家添麻烦。
就这样,宋清月在带着儿子住了三个月宿舍之后,给宿舍的每个人都买了一份礼物,感谢她们几个月以来的包容和理解,然后便毅然决然搬了出去。
没有人知道她搬去了哪里,只是看见她每天依旧背着孩子上学放学,独来独往,这一背就是整整四年。
前世年过半百之时,陈曦才从祁思然的采访中了解到关于宋清月的经历,才真正认识了自己的这位室友。
她同情她的遭遇,也敬佩她的坚强,更喜欢她那该死的不屈和倔强,不屈于生活的苦难,倔强地笑对人生。
时至今日,陈曦都觉得宋清月此人跟她是难得的对脾气,她们都是坚信,未来只能靠自己双手才能创造和打拼。
今生如若有机会相交的话,陈曦倒是希望能早一些交下宋清月这样一个朋友,让她能够早一天走出困顿,步入新的天地。
陈曦就这样一边回忆着,一边走进了宿舍,此时除了徐雅之外,另外四人都在。
她先随口跟王芳打了个不冷不热招呼,然后便跟另外三人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叫陈曦,昨天报道之后我就回家了,所以还不认识大家!”
“陈曦姐姐,你好,我叫温小柔,昨天就听王芳姐姐说起你了,你长得可真漂亮啊!”温小柔一个跳出来回应了陈曦。
陈曦不禁莞尔一笑,今生她重活一世,性情改变不小,看破了很多事情,也打开了不少心结,以至于她现在不再像前世那般清清冷冷的难以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