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养老日常(223)

作者:一寸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孙母却不同意,她哪里是不心疼自己儿子,只是这儿子闯下来的祸事太大了,她就是想着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教训教训她所以才这么做的。

但是却没有想到他现在竟然跟自己说他要娶参军去?给孙母气的可不轻,明令禁止说了不让他去。

但最后孙大业却是自己偷偷跑去报名的,本来来收人的看见孙大业这样的小孩子是不收的。

但孙大业却死皮赖脸外加耍无赖一定要去,最后甚至还在人家面前表演了一套猴拳,最后才算是进去了。

但孙母知道孙大业自己偷偷的去报名以后,差点儿没有把肠子给哭断,在家里吵着说自己不活了。

可孙母的心里也是知道的,如果要是儿子不去的话那就是自己的丈夫去。毕竟公爹已经是这么大的一把年纪了,总不能够是公爹去不是。

孙母不想自己的儿子去,而周如宝的婆家孙家也遇见了麻烦,这孙家的新媳妇家里兄弟多,当初孙钱娶牛大红的时候心里惦记的就是这个,觉得这兄弟多到时候也能够给自己帮上忙。

可是现在兄弟多也不是好事,因为征兵的原因,所以这兄弟多也要去参军。

而牛大红的娘家是不愿意牛大红的几个哥哥去参军的,所以这不就在想办法嘛!最后这办法就想到孙家的头上来了,说是让孙家给了他们五十两银子。

这与其说是借银子还不如就说是问孙家要银子了,这孙钱会愿意拿出来五十两的银子?想也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孙家才闹起来了,结果这牛大红的哥哥们下手不知道轻重把孙钱给打了,孙钱头上见了血。

说是不愿意再要牛大红了,要把牛大红给送回牛家去。但是这牛家那可不是好惹的,你一个成过亲的男人。我们妹妹没有嫌弃你就算是不错的了,你竟然还敢嫌弃我们妹妹,到底是谁给你的胆子?

这孙钱那就是个欺软怕硬的,当初对周如宝可是半点都没有留情的。

但在面对牛大红的时候却是胆怯的不行,孙母见自己儿子挨了打,这媳妇还凶的不行。

又跑到了周家来,对着周如宝就哭,说当初如果要是周如宝没有走的话多好啊!这一家人还能够在一起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一开始的时候周如宝还应付着孙母,但是当她听来听去都是听孙母跟自己说这些个车轱辘话的时候周如宝也就有一些不耐烦了。

“您要是觉得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您可以自己跟孙钱说的。我现在跟孙钱也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以后孙钱的时候您还是别在我面前跟我说了,我也不乐意听!”周如宝道。

孙母也知道自己的确是没有什么资格在周如宝的面前抱怨,当初儿子要把这个媳妇给休了的时候自己并没有阻止,现在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资格要求儿媳妇回去了。

第三百零九章 参加院试去

再说了,她也是长了眼睛的人,当然能够看得出来如今儿媳妇在自己娘家过得开心的多了。

不像是在自家的时候,整天都是愁眉不展的。

可是现在家里的那个媳妇真的是太凶了,自己只是看一眼就已经是觉得很害怕了。

这以后如果要是继续生活下去的话,自己这个当婆婆的可是迟早有一天会被她给压在自己的头上的。

真的要是等到了那一天的话,那自己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一想到这里孙母就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了!

她就想周如宝还能够继续的给自己当儿媳妇,但是她很是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孙母就不怎么再来了,因为她很是清楚自己在周家并没有受到欢迎,所以她来周家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再说了,如今家里都快要被儿媳妇给霸占了,自己要是再不回去的话那自己这个婆婆说不定都要被扫地出门了。

倒是周有金算是躲过了一劫,毕竟他已经分家了。也算是自立门户了,所以严格的算起来,周有金他们这一家里面就只有他一个壮劳力。

既然只有一个那就不用去参军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周有金还特意的到了周莹的面前来跟周莹说这事儿。

只是周莹却态度冷淡,。:“不用去参军也算是好事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周有金很是生气,问道:“如果要是没有分家的话,那你会愿意为我出这个银子吗?”

周莹看了周有金一眼,不解的问道:“我不回答如果的事情!”周有金被分出去是事实,所以并不会有如果的事情发生。

周有金无话可说了,只能够是离开了!

周莹知道周有金来找自己的目的,其实也不过就是为了在自己的面前炫耀一下而已。可惜的是周有金的这种炫耀在周莹看来真的是无比的幼,连三岁孩子都不会做的事情但是他却做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像是周有金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长记性,如果他要是真的长记性了那就不会到周莹的面前来说这些话。

当然,周莹不会把周有金做的事情放在心上的,因为对于周莹来说不值得。

这征兵前前后后的大概是半个月的时间,周家因为周莹给了一百两的银子倒是没有人去参军。

但村里二百多户人家,能够出得起这个银子的人家真的是寥寥数人。

所以最后差不多就是有二百多的人被征兵走了,这村里本来就因为之前的大雪还没有恢复元气。

这一下子又被征兵走了一大半的劳动力,剩下的人更是什么精气神都没有了。

这每天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算是相互看见了,也是连招呼都懒得打的。

不过倒是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这参军的人只要打完这场仗就能够回来了。

不少人都在期待着,这一场仗能够顺利的结束。这样自己的家里人也就能够回来了,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周莹才更加的觉得事情肯定是不会这么简单的。

毕竟如果真要是这么容易的话,那朝廷怎么可能会选择在民间征兵?可想而知,这一场仗那肯定是格外的难打,所以朝廷才会下这样的决定。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因为大家只能够在家里等着,不管你有多么的着急那都是没有用的!

要知道这有些事情可不是你着急就行了的!

不过对周家来说倒是还有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那就是周有福的府试通过了。

而且还是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这府试一旦考过了以后那就是童生了。只要在等到院试考过了,周有福就能够成为秀才了。

就以周有福如今的势头来说这考上秀才也就是迟早的问题而已!

要知道如今的周有福可是才十四岁而已,如果要是能够一次就考中秀才的话那也算是个少年秀才了。

到时候肯定是能够得到重用的!

不过周有福自己倒是不急不躁的,凡事都是一副慢条细理的样子,一点都在他的身上看不出来着急的样子。

院试一般是三年一次,而正好今年便是距离上一次院试的第三年了。

所以这一次的院试周有福是打算要去参加的,虽然说周有福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总还是想着要去试试看,这说不定要是成了呢?

而院试则分为岁试跟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童生中选考出秀才来,同时也会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

按照成绩的优劣给予奖惩,童生如果要是通过岁试的话,就算是进学了。

进学的意思就是说成为了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这成为了秀才郎以后就能够去府学或者是县学里面读书了。不过一般到底是去府学还是县学读书都是被安排的。

总的来说肯定还是成绩好的被安排到府学,这成绩一般的就被安排在县学里了。

虽然说并不一定是需要真的到府学或者是县学里面去读书的,但是一旦被安排进去以后那就是属于里面的学生,受里面管教的管理。

也只有岁试成绩优良的考生才能够参加科试,只有通过了科试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也就是俗称的举人考试。

而这秀才也是分为三等,最好的叫做禀生,获取禀生资格的考生是能够每个月都从衙门里面领取到自己的粮食的。而第二等的就是增生了,这一类的秀才是没有资格领取粮食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