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个恋爱脑+番外(78)

“我相信夫君。”

不一会刘岩和常河两个人一起跑了回来,“老爷中了,第四十五名。”

“恭喜小叔叔,恭喜小叔父了。”曹氏率先反应过来,让身边的丫环给了两人个荷包将人给打发了出去。

刘岩和常河是个机灵的,赵疏桐这里报过了喜,两个人又急忙跑回家中和侍郎府报了次喜,从侍郎府和赵老汉那里又多赚了两份赏钱。。

裴栖高兴地抓住赵疏桐的袖子,脱口而出道,“夫君,你再也不是仲永了。”

“咳咳。”曹氏在旁边忍不住笑出了声,和裴晗一样用咳嗽来掩盖自己的尴尬。

小叔父虽然在他的同窗中有个伤仲永的外号,可是小叔叔你再担心小叔父考不上,也不能说的这么直接。

这可太伤男人的自尊心了。

赵疏桐敲了下裴栖的脑袋,“我这是大器晚成。”

“哦。”裴栖摸了下自己的脑门傻傻地道。

赵老汉在赵疏桐去考试的那九天里,整日都忧心忡忡地,担忧赵疏桐再次落榜受不了打击,甚至还偷偷地去拜了佛祖玉帝等各路神仙保佑赵疏桐这次一定要过。

临到放榜,赵老汉又再次焦虑起来,甚至还影响到了裴栖。

裴栖日日与赵疏桐在一起,自然知道赵疏桐读书是有多辛苦的。为了恩科,除了刚成亲那两日,夫君都没有陪他玩耍过。若是再考不中,对夫君肯定是一个大的打击,他还要再陪着过一年清冷日子。

虽然赵疏桐陪着他的时候总是在欺负他,但裴栖觉得一个人更无聊。

裴栖因为赵疏桐中进士一高兴,就又不经意地戳了赵疏桐的心窝子。

自家夫郎学着外人给自己夫君起的诨号来称呼夫君,赵疏桐觉得裴小栖这是缺少社会的毒打。

得知了结果,赵疏桐就决定回去了,这状元楼几家欢喜几家落榜的,实在是嘈乱,带着裴栖这个孕夫也不好与人谈交情。为了防止出事,还是早些回家吧。

“家中只有老父在,报喜的差役该去往家中了,我们就先告辞了。”赵疏桐向曹氏告辞。

“小叔父小叔叔自便。”

赵疏桐带着裴栖刚走出雅间的门,迎面碰上了谢启。

“谢兄。”赵疏桐和谢启打招呼。

“赵兄,嫂夫人。”谢启回礼,“赵兄可曾接到喜信了。”

“区区不才只考取了四十五名,谢兄呢。”

“恭喜赵兄,谢某忝居三十八位。”

“同喜同喜。”赵疏桐也为谢启高兴。

“家中还有事务,在下告辞了。”

“赵兄慢走。”

赵疏桐回到家中,报喜的衙差已经走了三波了,赵贵帮着赵老汉送出去不少打赏银子。

赵老汉脸上早就笑开了花,一扫前两日的低沉。

见到赵疏桐,不住地重复,“中了就好,中了就好。”

“爹,我先送栖栖会房间,一会儿再来陪您喝一杯。”

“好好,你先送儿媳妇回去。”赵老汉乐呵呵地道。

赵老汉因为裴侍郎的缘故原就对裴栖这个儿媳妇有好感,等裴栖嫁过来后,儿子就像改了运势一样越来越顺利,心中笃定是因为裴栖旺夫旺家,打算叮嘱儿子将来对裴栖更好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来了,二更老时间

感谢在2020-06-03 23:54:39~2020-06-04 20:31: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李德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楚楚留香 10瓶;阳台君 3瓶;乡下来的刁民 2瓶;二木成林2016、懒蛋超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会试发榜没几天, 就是殿试。

殿试当日清晨, 众位贡士在宫门口排队等待检查入宫, 入保和殿参加考试。

本次殿试的题目是关于如何预防和救治天灾的。

每年大齐都有地方发生天灾。

这个题目可大可小, 全看个人理解。小的写, 有人联系到了具体的天灾, 给出了一套方案,还有人继续炒西北旱灾这个冷饭, 将会试时的一些观点搬了过来。赵疏桐仗着殿试不会黜落,天马行空地往大了写,描绘了现代时他经历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

无灾时要宣传防灾知识, 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 各地设置灾难监察点, 让专门的学者监控侦查灾难情况,在灾难来临前能及时预测并通知到百姓躲避灾害,最后还写了灾难发生时要如何应对。天灾的消息如何上报, 建立怎样的问责机制。

赵疏桐觉得古代应对灾难的机制就只有个仓储备荒,然后在灾难来临后再派人赈灾救灾阻止灾后重建。开仓救灾要种种复杂的手续, 官员赈灾的时候中饱私囊,连这两点都做不好, 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在天灾面前的存活率。

裴侍郎等殿试结束,问过赵疏桐答卷后, 差点没把胆大包天的赵疏桐给喷死。他不知道这个精明的哥婿,怎么在殿试的时候突然变得天真了。就赵疏桐提出的这个烧钱玩意,中间还不知道滋生多少腐败。嫌弃大齐救灾机制简陋, 你这个是不简陋了。但那群肉食者连那么简单的东西不愿意做好,给个完善的让他们贪的更容易吗。

何况大部分的天灾,通常来的又急又快,根本预测不到,能预测到的有时候来不及通知百姓就可能发生了,如此在各地建立类似国子监的预测灾难的机构根本不划算。赈灾自古就是个油水活,让地方自己建立救灾赈灾的体系,拨给这个机构的钱粮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未必能用到百姓身上。

赵疏桐的答卷处处在为百姓着想,其实只是肥了与此事有关的官员的口袋。

赵疏桐的脑子一直清醒,被老丈人骂了一通就更清醒了。

他在考场上这么写,也是在经历过末世之后,目睹太平日子下还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物伤其类罢了。

在封建时代,许多的读书人千里做官只为钱。或者一开始有些风骨的,最后也难保不被官场的风气同化了。

就算有一项制度的出发是为百姓好,但是在有心人故意钻漏洞的情况下,往往会成为一把指向百姓的利剑。

历史上失败的变法往往有这原因在内。

赵疏桐分析到这里,脑中一个清明,他知道岳父为什么骂他那么狠了。

岳父大概是以为他上赶着寻死想变法呢吧。但他还真没这个想法。历史上变法者,无论失败成功,大都不得善终,他不想为家人招惹这些麻烦。失去了再拥有的东西,即使他一开始还能理智看待。但这么长时间的温水煮青蛙,让赵疏桐不敢拿自己的亲人冒险。

再者,如今这个时代,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从上边改革,其实不如从下由上地慢慢改良,等到全大齐人都生活富足了,或许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就会逐渐产生推动它前进的力量了。

时代的前进,靠伟人,但也靠人民群众。

赵疏桐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个卓越的眼光能引领社会变革,他前世不是学政治的也不是学哲学的更不是学社会学的。初入官场,他还要学的有很多,能为百姓做的就是多找些粮食来帮助他们填饱肚子,利用异能多多改善这个时代的粮食作物,也算是穿越一场回馈给此方天地的一点善意。

赵疏桐如此想,发现他因为科举而懈怠的异能一夜之间由一级升到了两级。

三天后,贡士进宫听取名次。

大部分的人名次变化都不大,裴晗因为好相貌被点为了探花郎,游街的时候被扔了不少荷包锦囊,让曹氏酸了好几天。谢启从三十八进为三十五,赵疏桐理所应当地退了三十个名次,从第四十五变为第七十五,好在还在二甲行列。

琼林宴上,宴饮正酣时,皇帝点了赵疏桐的名字。

“赵疏桐赵进士可在。”

“微臣在。”赵疏桐从容地从座位上站起,朝皇帝行礼。

“朕听闻赵进士善于发现良种,红薯就是赵进士发现的。赵进士入了庙堂之后,更要多多为百姓思虑,帮助百姓解决饥馑困厄。”皇帝勉励赵疏桐。

“微臣遵旨”

皇上亲自点名,赵疏桐尽管名次不高,但还是在这批新科进士中出尽了风头,不少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

不能再低调着混完这场宴席,赵疏桐打起精神和人应酬起来。

回到家后,赵疏桐又开始准备半个月后的庶吉士考试,他之前已经报过名了。皇帝只让他找寻良种,没说给他外放,也没说将他放到司农司里面,赵疏桐就准备先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