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头与吴三桩互相推诿,一个说自己不知情,一个说收下来的米粮就直接交到了赵家。粮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很无奈,冲进赵石头家,也确实找不到一粒新米,全是陈米。
粮官才懒得管这些村民的弯弯绕绕,这种情况下,就要村长来担责任了:古时村长权利颇大,同时义务也很大。村长对上级官府负责,管束本村所属人户,统计本村人户丁产的消长变化,监督人户生产事宜,调理里内民刑纠纷,监管并组织村人服役等。*
而征收粮稅,也是村长需要辅助官府完成的。若有逃户,属于村长监管不力,税粮照征,由村长纳赔。
村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粮官自然不悦,问责于王成梁这个村长,要求王成梁补齐所欠税粮:恰逢王成梁今年发狠要攒钱买婆娘,家里的田一多半没有佃出去,丰收后正有余粮,还没卖掉,粮官便命官差去拉。
王成梁三十多了还没有讨上媳妇,眼见着都摸到了希望的边儿了,却一朝破碎,气得吐了血。
他这一年本就干活儿干的狠了,身子骨早已亏损得不行,当场人就不行了。
出了人命,那粮官也被吓到,粮食也不敢拉了。总之收粮税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粮官便决定把甜杆儿村放在最后来收,过几日再来,忙不迭的跑了。
王威此番前来,便是要找吴三桩要个说法的。
吴三桩说米收下来什么样送去赵家就什么样,他是不信的:那粮官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他却在高中历史书上见到过。
好米换银钱自用,劣米交租,贷完官而田主病。这本就是佃户的手段,明朝后期这种事“渐以成风”。
只是到了他们这里,“病”的不是田主,而是村长,便有些微妙了。
就算不是吴三桩干的,瞧吴高树这个村长心虚的模样,吴三桩也必然知道内情。
吴高树有点犹豫,他是挺同情王大伟的,也知道吴三桩这事儿办的不地道。可是吴三桩是他村子里的人,他必须护着,否则以后谁会服个胳膊肘向外拐的村长?
便道:“三桩不在村里,去他婆娘外家了,你来的不巧。”吴高树使了个眼色,旁边立刻有机灵的村民丢了农具往村里跑,想来是去给吴三桩报信儿去了。
吴高树又道:“你家里的事儿我们村人也很同情,不过你还是多问问你们村的赵石头吧。”言下之意,你管好你们村的人就行了,我们村的人不归你管。
王威点了点头。
吴高树松了口气,他就知道,自己强硬一些,面前这个小子便没法子了,否则他们王家也不能被那一村人按着吸血那么多年。
却不想王威朗声道:“那我作为甜杆儿村的村长,也代表我们村,跟您说一下:以后我们村的田,就不佃给吴家庄了。”说完这话,王威转身就走。
吴高树惊呆了,他身边吴家庄的人也惊呆了。连跑去通知吴三桩的人都停下了脚步。
“你等等!这,这不合适吧!”吴高树又惊又急,还有些愤怒和难以置信:“咱们两村交好多年,你们村那下等薄田我们养了这么多年给养成肥田,你说不佃就不佃了?!”
王威从怀里掏出一摞契纸来扬了扬:“我看了一眼,这佃田的契一年一签,今年秋收正好到期。就是上衙门去说,也没有必须佃给你们村的理,况且,”王威目光微冷的看向那个通风报信的村民:“两村交好数十年,吴家庄的人背信弃义不实诚,村长袒护恶人不作为。这样污糟的村子,我们凭什么还佃给你?”
古人最重名声,被王威这样随口就扣上了“背信弃义不实诚”“袒护恶人”“全村污糟”,以后他们村的汉子还怎么说亲,姑娘小哥儿还怎么嫁人,他们村可不是甜杆儿村那群光脚不怕穿鞋的!
吴高树还没说话,后头已经有村民急急出了声:“你胡说八道!你、你就是说出去,别人也不会信的!”
十里八乡,甜杆儿村的名声最差了,大家都看不起他们村的人,谁会信甜杆儿村人说的话?这么一想,吴家庄的人又安心了一些。
“我们村的田,日后肯定还要佃给别的村,没人会和银子过不去。人家要问起为什么要和吴家庄断契,我肯定照实了说。再说了,”王威定定的直视着吴高树的眼睛。
他作为一个资源不错的演员,演过很多角色,比如将军,宰相,皇帝什么的。
此刻王威气场全开,只用目光便把吴高树逼得冷汗涔涔,只觉得有千斤重的秤砣压在他胸口背脊,压得他喘气都困难。
而王大伟的声音像毒蛇一样钻进他的耳朵里:“我叔父死了,在粮官面前死的。”
是了,有一条人命在,这么大的事情别人就算不信,也会喜欢说道说道,说多了,假的也成真的了。就算别人不信甜杆儿村人的话,粮官看了这么大个热闹,也会把这事儿说出去的……况且他们村的地不多,这些年好容易靠着佃甜杆儿村的地富了一些,谁也不愿意失去这个银钱来源。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半晌,吴高树做出了决定:“去把吴三桩给带到祠堂来!”
※※※※※※※※※※※※※※※※※※※※
*这里村长的职责内容部分采用了明代的里长制
为了和一句话简介契合,特意把村与村的距离设置成五里。东西南北都距离五里以上,也就是方圆十里,唯吾独尊23333
前面两章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眼,大改了一下,大家可以重新看一看
求收藏嘤嘤嘤,我今天才发现同期可能会碰到好几位大佬,瞅大佬(的收藏)一眼我就浑身发抖_(:з」∠)_
第4章 继任村长的条件
吴高树后背衣裳都被冷汗浸湿了,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的往自家村子的祠堂走。
他也确实斗败了,他一个四十的汉子,当了十几年的村长,却败给了一个刚上任的毛头小子。吴高树偷眼去瞥王大伟,只觉得这孩子在叔父死后,仿佛一几天之内长大了,完全不似他以前见到的那副蔫了吧唧的模样。
不过村里也确实有长辈骤然去世,年轻人不得不担起责任成熟了许多的例子。吴高树只当王大伟是在逆境中迅速成长了,心里有一丝同情,还有一些佩服。
……也有许多憋气。
于他有一样心情的,还有吴家庄众多村民。他们不得不妥协,交出自己的同族,可心里是憋闷的。
王威完全不在意他们的目光。作为一个演员,他以前没少演这种针锋相对的修罗场,电视剧几分钟就要有个小高潮,不然怎么留住观众的目光?
作为一个演员,一个戏精,他一点儿不怵,反倒畅快淋漓,怡然自得。
这些古代的村民,别看着表面上一个个色厉内荏,装得人模人样。实际上,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九年义务的教育,没有经过社会主义的熏陶,一辈子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打转儿,眼界和见识都是十分短浅的,更别提思想境界了。
即便是有些聪明,也不过是些小聪明罢了。王威不敢说自己这个现代人能全面碾压这些没文化的愚昧古人,但却并不惧怕他们。而作为演员,他的习惯与思路还能顺着这些古人的思想钻一些规则的空子。
吴三桩被带过来的时候,手上还拿着半根油条,瞧见王大伟,他愣了一愣,眼珠心虚的四处瞟了瞟。
王威对这种面部微表情颇有研究,一看就知道没冤枉了他。
吴家庄的人大半姓吴,多少都是沾点儿亲的,此刻吴三桩便和村长套起了近乎:“六哥,大早上的这是干啥啊?家里还等着我翻地呢。”
他和吴高树同辈,是没出五服的族兄弟,关系还挺近的。此时便用话提醒吴高树,想要对方偏帮。他做下的那些事儿事后早和吴高树交过底了,便是想要吴高树帮他打打掩护。
吴高树虽然当时骂了他,可这好歹是吴家庄的地界,总不能让他被个外人给欺负了!
吴高树此时却没那么好说话了:“翻地?就因为你,全村人都要没地翻了!因为出了你这么个人,人家甜杆儿村再不愿意把地佃给咱们村了,你自己跟甜杆儿村的村长交代吧!”
吴三桩被这话吓得肝胆俱裂,以为在利益的较量下村子决定弃卒保车,把他丢给甜杆儿村处置,顿时慌的口不择言:“村……村长?王成梁不是死了吗???我我我我只是克扣了些银钱,不至于要我偿命吧?他是自己气死的,可能本来就有病吧……要找也该找赵石头啊,是赵石头算计得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