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就不买了,他打算去山上找块石头代替。
王大伟还是第一次知道鸭毛也可以做笔,是用鸭子胸|毛做成的,笔头十分柔软不大好写字,价格倒是比羊毫、兔毫、狼毫便宜多了。
出了书店,王大伟又转去杂货铺,买了二斤盐巴,一斤酱油,二两紫菜,花去三百文钱,其中酱油是大头。
妙竹州临海,虽然琼水县靠近内陆,但紫菜、虾米这样的海货还是挺便宜的。二两干紫菜泡出来能有一大锅,打上十几个鸡蛋下去,再不够只往里头添水就是了。
王大伟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又问老板:“有糖吗?”
红烧肉还是要炒了糖色才好吃,炒野菜也可以放一点糖来提鲜。
“有,我这儿货最全了,就是蜂蜜也有的。”王大伟买了好几百钱的东西,掌柜的也挺高兴的,当场就把坛子拎了过来。
王大伟看去,一共有两种糖:一种是蜂蜜一样呈琥珀色的粘稠糖浆,是小时候见过吹糖人、画糖画的原材料;另一种是白色的小方块,像正月里吃的芝麻糖,只是上头没有芝麻。
两者都是麦芽糖,古代称为饴糖。就是没有现代常见的白糖。
王大伟陷入了沉思。妙竹州明明种甘蔗的人很多,却不见蔗糖……他这才想起来,中国古代蔗糖是非常少见,且无法提纯出现代那种颜色纯净的白糖,而是以黑糖、红糖为主,且多做药用。平常百姓都是以饴来代糖。
这还多亏他穿越前不久才演了一部讲述中国制糖发展的电视剧《糖朝》,不过时代背景在民国,更远的知识王大伟也没太仔细研究,只是一带而过的瞅了一眼。
而如今,即便是被称为饴的麦芽糖,在古代也是轻奢产品,比盐还要贵,一斤要七十文钱。又不似盐是必须摄入的,普通人家没事不会买糖。
王大伟好奇的每样买了一点,又花去五十文。
掌柜的也不嫌他买的少,乐呵呵的收了钱,直夸王大伟孝顺:这么贵的糖一般人家可不舍得买来吃,都是用来孝敬家里老人的,因此才有“含饴弄孙”一说,指古代老人的幸福生活。
一边吃糖一边玩儿孙子,而并不是说把糖给孙子吃。
王大伟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默默的缩回了想当场尝一块麦芽糖的手手。
这回买的东西有些多,天色也尚早,王大伟便拜托店里的伙计帮忙送货到吴高树卖甘蔗的地方去,自己则在城里溜达。
他穿越过来这么久,每天都有好多事情要忙,县城匆匆来了一次又匆匆走了。他好像还没仔细了解过这个世界。
……这个“厕纸”那么贵,盐巴那么贵,没有白砂糖的世界。
王大伟转过了布庄,又进了金店。丝毫不理伙计嫌弃的目光,出门再一一看过路边摊。慢慢了解着这个世界……和物价。
然而走着走着,常年躲避记者狗仔私生饭的王大伟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好像有人在跟着他!
猛一回头,就看到了小傻子站在一丈外,委委屈屈的站着。
???
“你怎么没走?”王大伟十分惊讶。这个小傻子不是归心似箭吗?
小傻子委屈的瘪了瘪嘴:“我……我没有路引,走不了!”
他最开始也又开心又感动,拿了王大伟留下的银子就往驿站走,直到走到驿站门口……
他是被人拐到这里来的,没有路引,不会有镖局敢护送他。而不跟着镖局自己赶路,路上不安全且不说,没有路引的他也一样走不了官路,进不了沿路的城市,仅靠十二两银子根本回不了家。
妙竹州离他家所在的兴安县,相距两千六百多里地,一路上要过多少城,被盘查多少次,他可不敢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运气好到次次能躲过。
只要被查出来没有路引,那就是蓄意偷|渡的流民,按律要坐牢或被降为奴籍发卖的。
想开路引,得有合理的用处,比如探亲、做生意等,先由当地的村长开介绍信,再由县令批准。
王大伟也许还能配合一下,但县令那关他是铁定过不去了……
小傻子委屈巴巴,刻意被画丑的韩式一字眉皱成了更丑的八字眉。
王大伟:……
哦,原来古代还需要路引。王大伟心想,那是什么,我们演电视剧的从来不考虑这些,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给匹马就能仗剑天涯。
王大伟买了几个肉包子,又回到旁边的粉摊递给小傻子:“吃吧,米粉一会儿就好。”
小傻子把身上的银钱拿出来,推还给王大伟:“还给你。”他咬了咬下唇:“对不起,我偷拿了你的银子。我……”他说不出他不是故意的这种话,只得老实交代:“我本想着回了家,让我父兄百倍还你。”
他小声道:“我以后会报答你的。” 王大伟肯给他钱,虽然没走成,但他也承这个情。
小傻子偷了他的钱,王大伟是不高兴。不过……也算能理解。毕竟他也知道,即便是在现代,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想要靠自己逃出来也是很难的。
其中用了点非常手段,也是形式所迫的无奈之举。
以及……谁让自己色迷心窍了呢?王大伟摇了摇头,柔声道:“这些以后再说,先吃东西吧。”
小傻子低下头,抱着包子咬了一口。
面在妙竹州算稀罕物,这边种麦子的少,主要种水稻,吃大米。相传有北方的士兵到这边打仗,吃不到面十分不习惯,才发明了与面形似的米粉,以解思乡之情。
因此需要面粉的包子价格也挺贵,五文钱才得一个,王大伟却一口气买了四个给他。
小傻子也是北方人,吃惯面食的。一口包子咬下去,也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家乡。
包子皮宣软劲道,鲜香浓郁的肉汁溢入口中,小傻子鼻子有点酸。
虽然王大伟这个人趁难民之危,欺男霸女(让难民嫁给懒汉村的村民),又凶又色,还经常变身变|态|淫|魔……但是就冲王大伟愿意把钱给他这个非亲非故的人,还放他回家,就……人还挺好的。
王大伟给他留下银子的时候,他是真的很感动:偷拿了王大伟私房钱的他是最知道王大伟有多少身家了。
并且……他会回来也是因为,他根本离不开王大伟的保护。
发现自己没有路引无法回家之后,他也曾想过拿着银子躲在别的地方。可是王大伟给他画的妆又不能永久维持,一但露出真面目,县令的人很快就能抓住他。
他想在县城及周边自由走动,寻找回家的方法,就还得依靠王大伟。
小傻子抽了抽鼻子,吃掉一个包子抹抹嘴:“我叫宋樰。”
他说完就紧张的偷看王大伟的脸色,见他神色无异,没有波动,才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很怕王大伟听说过他的名字,知道了他的身世后,会和县令一个反应。
“我……我想先借住在你家,慢慢再想回家的办法,可以吗?”他一双兔子眼可怜巴巴的看着王大伟:“等我回到家,会给你补偿的。”
宋樰是毓秀州兴安县首富,宋家的二公子。
宋家不止身家有几十万两白银,他的父亲宋老爷还是全国首位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发现者与推广者,并在兴安县当地推行梯田,扩大农耕面积,使得兴安县甚至兴安县所在的毓秀州,年年粮食产量排全国第一,超过南方这些两熟、三熟之地。
因此他父亲的名字甚至上达天听,被天子夸赞为当代神农。兴安县更是成为官员升迁的必经之路。在兴安县任职的官员,无不与宋老爷交好,都盼着自己在任的时候宋老爷能再发现一些高产的农作物,来提高自己的政绩。
而宋老爷本人并无族亲,也不奢靡张扬。只有一个极其宠爱的夫郎和一个小子、一个小哥儿、一个女儿。且对三个孩子不分性别一视同仁的疼爱。
据传今年宋樰的大哥宋柏入赘去了其他州府,兴安县的生意已经渐渐过度到了宋樰本人的手上,他简直是富二代本二了,也在民间有了一些知名度。
毕竟是个绝对的男权社会,首富家的小哥儿能掌权可是个稀罕事儿,被多少说书人当做传奇八卦故事来讲!
可也正因如此,宋家的商业对手欺他年幼又是个小哥儿,暗暗找人绑|架了他,又被绑匪转手卖给了掠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