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的军舰上,安妮跟路德维希夫人闲聊的时候,偶然发现,这位贵夫人居然还是巴伐利亚的贵族。
虽然现在贵族渐渐没落,但在欧洲,有个贵族的头衔,还是十分吃得开的。
安妮能“发明”新药,但不管是她、还是大格格,在德国都只是歪果仁,没有根基,没有关系,制出了新药也保不住。
所以,安妮便有意识的跟路德维希夫人交好。
等到了德国,安妮上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就小试牛刀的制造了一款新药。
也是消炎类的药物,只是药效不如青霉素好,且副作用大。
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最好的消炎药了,有副作用也总好过因为发炎而直接病死吧。
有了药,安妮便跟路德维希夫人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商讨,终于达成了合作意向。
安妮和大格格关系好,又有着特殊的“战友”关系,且大格格手头上也有闲钱,便分了她几股。
就这样,三人合伙一起开办了药厂。
路德维希夫人负责摆平官面上的一切问题,安妮出药方,而大格格出钱。
三个女人,开始也只是尝试,没想到,新药一经上市,就卖得非常好。
大格格跟着也赚得盆满钵满。
也正是有药厂这个下金蛋的母鸡,大格格才有底气给黄立购买军火、训练新军。
这还只是山寨版的青霉素,大格格也是后世穿来的,她很清楚在这个年代,消炎药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她相信,等安妮成功“发明”磺胺、青霉素等药物后,她们获得的利润将会十分惊人。
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大格格回国还不到半年,黄立也才训练好自己的军队,安妮的报喜电报就传了过来。
“啥?你、你说杨九红发明了一种很厉害的药,不但得到了国际大奖的提名,还、还成了贵族?”
二老太太和白七爷听到大格格的话,都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刚刚消化完杨九红摇身一变成了德国有名大学的高材生,这还没两天呢,就又听到了这么一个重磅新闻。
“对啊,她发明的青霉素,可以有效的治疗炎症。不管是病理性的炎症,还是因为外伤而导致的炎症,都能有效治愈,可以大大减少病人的死亡率呢。”
大格格非常兴奋,“九红因为这一出色的发明,得到了诺奖的提名,如无意外,她应该能获得诺奖医学奖。那可是天大的荣耀啊,咱们华国还从未有人获得过这样的殊荣!”
那可是诺奖啊,后世的华国,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才有人获得。
这里虽然只是平行世界,但世界格局和华国状况,都跟后世真实的历史非常相似。
就在被列强打压了几十年,民众都快以为自己是劣等民族的时候,安妮若真的获得了诺奖,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让大格格失望的是,二老太太和白七爷虽然也都是当世豪杰,可目光都被局限在了华国、甚至是京城这一亩三分地。
他们对于国外的事,并不十分了解。
诺奖什么的,反倒不如巴伐利亚公国赐予安妮的爵位更让他们在意!
“九红真的成了洋人的贵族?”
白七爷还没有回过神儿来,喃喃的说道,“大清还没亡的时候,像武贝勒这样的王公贵胄,也只是自称一句‘武贝勒’,他的贝勒根本就不是朝廷封的,而是自己个儿叫着好听。”
在大清,弄个最低的爵位都这般困难了,杨九红作为一个华国人,还是个女人,居然得到了洋人的爵位?
第1074章 别了,大宅门(完)
“嗯,巴伐利亚是德国的一部分,但也是个公国,有自己的国王和贵族。”
大格格怕二老太太、白七爷听不不懂,尽量用直白的话语来解释,“九红发明的新药非常厉害,公国为了留住她的药厂,征得售药权,便赐予了九红男爵的爵位。”
公侯伯子男,在欧洲的贵族体系中,男爵是最低等级的。
但即便是男爵,也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尤其安妮还是个外国国籍的女人。
“男爵?这、这是什么爵位?是不是相当于过去大清的贝勒?”
白七爷果然不懂什么男爵、子爵,他还是习惯性的用大清的标准来衡量。
“差不多吧,但比贝勒更有含金量。”
清末的贝勒更像是一个虚职了,欧洲的男爵,虽然也只是名号,但受尊敬程度,却远高于贝勒、贝子什么的。
而且吧,不是华国人“崇洋媚外”,现实就是在那个年代,洋人确实高华人一等。
哪怕是普通的洋人,走到华国的土地上,也会被那些官员们供着敬着。
就更不要提什么贵族了。
如果“杨九红”真的顶着一个女男爵的头衔回国,就是北洋政府的总理都要把她奉为贵客。
“九红真的成了洋人的贵族?!”
白七爷这次的语气倒是没有那么惊疑了,他甚至已经信了几分。
“这、这是什么世道?”
二老太太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喃喃的说了句。
前几年还是一个任她耻笑、欺侮的窑姐儿,结果现在摇身一变,却成了高高在上的贵族!
这落差,未免也太大了。
二老太太还真是有些接受不能。
不过,二老太太是个精明老辣的人,只要是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只要对白家有所帮助,她都会倾力结交。
就像当年的常公公,那还只是个有点圣宠的太监呢,是皇家的奴才,可她照样把人当祖宗似的捧着。
现在的杨九红,可不是奴才,而是实打实的贵族,且还握着洋人都稀罕的秘方,那就是个能耐人,哪怕做过窑姐儿,二老太太照样能放下身段。
再说了,“杨九红”也不是常公公那样的外人,她跟老七还有两个孩子呢。
那个男孩远在德国,二老太太够不着,可佳莉还在白家门里待着,且还是她一手养大的,心里最是亲近她这个做奶奶的。
……有了这两个孩子,“杨九红”就不可能跟白家决裂,甚至是反目成仇!
二老太太嘴上说着“看不明白这世道”,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佳莉,你妈又给你送东西来啦?”
白敬功有些羡慕的看着丫鬟们抬进来的大小箱笼,嘴里忍不住问了一句。
白佳莉抿了抿嘴,没说话,但也没有像原剧情中那般,听到有人说“杨九红是你妈”之类的话,就立刻炸毛,当场反驳一句“我没有妈,我只有奶奶”。
自打大格格回了京,安妮就托大格格时常给白佳莉送些东西。
有些确实是安妮从德国寄过来的,但更多的,还是大格格以“杨九红”的名义送来的。
起初,白佳莉还有些抗拒,总想撇清跟“杨九红”的关系。
但随后,她发现,周围的人,对于“杨九红”并没有那么歧视,也没有因此而嘲笑她这个做闺女的,她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毕竟,大格格已经说得很明白,人家“杨九红”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德国最古老、最优秀的大学,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人了。
这可比绝大多数的华国男人都强。
人人都说“杨九红”聪明、厉害,在德国的大学还能拿到奖学金,比那些洋人都强,为国争了光。
以至于,很多人都闭口不提“杨九红”是窑姐儿的事儿,对于她留在国内、并非常惦记的亲闺女,也就是白佳莉,大家更是十分追捧。
每当大格格来送东西的时候,都是招摇过市、大张旗鼓,不只是整个白家,就是附近的邻居都看到了。
而且大格格送来的东西,都是非常稀罕的好玩意儿。
什么洋人的钟表,精致的八音盒,上好的西式瓷器,婴儿大小的洋娃娃,以及各种各样最新款式的布料和洋装、首饰……样样都价值不菲。
关键还非常适合十来岁的小姑娘用。
最开始的时候,白佳莉还有些推辞,不愿意收下。
还是二老太太劝她,“到底是你妈的一份心意。再者,我过去不愿意让她养你,是怕她把你教坏了。可现在看她这般努力,倒也不是个拎不清的人。”
二老太太虽然没有说太多,但已经算是认可了“杨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