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极品(774)

作者:萨琳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安妮客观的将原主对家人的“回报”说了出来,薛记者却越听越觉得奇怪。

好吧,就算韩家上下对韩文博有恩,可、可他们到底是一家人,也不能全都按着韩文博一个人要钱吧?!

过去韩家困难,可现在,看到眼前的小洋楼,薛记者觉得,他们家应该早就摆脱了贫困。

“韩文博”也说了,韩家兄弟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距今也有十五六年,就算他们学历低,做不了太轻省、太赚钱的活,但在他们省城,哪怕干个保安,一个月也能赚个两千块钱啊。

至于理发、修车什么的,赚的就更多了。

十几年下来,怎么着也能有所储蓄。可能结婚生子什么的需要钱,关键时候钱不够,需要某个有好工作的弟弟(哥哥)支援,可、可也不能全都推给这个弟弟(哥哥)啊。

居然连孩子都要这个弟弟(哥哥)来抚养,这、这就太过分了吧?

还是那句话,薛记者不是普通的女人,她跑了五六年的社会新闻,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更是有着职业般的敏感。

她在安妮平淡的表述中,忽然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韩家似乎并不像好人韩文博所说的那般啊。

当然,薛记者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表露出来,而是跟安妮寒暄几句,便跟着她进了韩家的小洋楼。

“哎哟,二子,你回来了?你、你不是还在住院吗?”

在院子里,安妮一行人正好跟韩母碰了个正着。

韩母乍一看到老伴口中得了重病的儿子,不禁有些意外和心虚,惊慌之下,竟把心里话脱口而出,“你爸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不是说你还在急救?你、你怎么忽然出院了?”

薛记者本来就对韩家生了疑心,这会儿听到韩母的话,顿时抓住了重点。

打电话?

韩文博都吐血住院了,距离省城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韩家,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探望,只是打了个电话?

薛记者仔细回想了一下,当初她去医院采访的时候,确实只是看到了姚老师的父母跑前跑后、送饭送水,还、还真没看到一个韩家的人!

这、这

薛记者神色不动,心里却已经有些同情韩文博了。

啧啧,孝子韩文博为了家里付出这么多,结果他的家人却这般对他。

更让薛记者想不到的是,韩文博面对家人的冷漠、凉薄,居然没有半分的芥蒂。

难道,这就是常人和圣人的区别。

常人被人欺负的时候,会还手;

而圣人,被打了左脸,却会把右脸伸过去让人继续打!

“妈,我爸呢?昨天我爸给我打电话,说是要钱买什么养老保险。我还没问明白,爸就忽然挂断了电话。那会儿大夫来查房,病房里乱糟糟的,我忙着回答问题,也就没有立刻打回去,等我出了院,再给家里打电话,爸爸的手机就关机了。”

安妮做出着急的模样,却故意说出韩父之所以给她打电话是为了要钱。

还说明,是韩父主动挂断了电话,还用关机来躲避“韩文博”。

薛记者的眼睛更亮了,看向“韩文博”的目光更是无比同情。

“我急得不行,又怕你们被骗,所以一大早就赶了回来。”

安妮说完那些,话头一转,急切的问道,“妈,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什么养老保险,又是个什么情况?我怕是骗局,特意请了几个朋友,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到底靠不靠谱,他们一听就知道。”

安妮指了指薛记者一行人,故意模糊了他们的身份。

这也是事前说好的。

他们深入小山村采访,谁也不能保证会有怎样的危险。

为了确保安全,也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新闻线索,薛记者他们决定来一个暗访。

摄像师胸前斜跨的黑色皮包,上面有个耳机孔,而此刻,耳机孔上正有一个针孔相机,将眼前的一切都拍了下来。

“是这样啊。”

韩母一听儿子提到了“养老保险”,顿时将儿子出院的事丢到了一边,说道,“你爸去地里了,你大哥、三弟都在镇子上,他们的地却不能不管,这不,马上就要掰棒子了,怕被人祸祸了,你爸天天都去转一圈。”

韩母说完这话,解下腰间的围裙,道,“你先等着,我这就叫他去。”

一边走,韩母还一边嘀咕,“这死老头子,好好的,关什么机啊,现在好了,还要让我跑一趟……”

第886章 听说我是圣父(二十)

“哎哟,什么骗子?人家可不是骗子,那是你二姑的亲戚,要不是看在咱们都是亲戚的份儿上,这么好的事,人家才不找咱们。”

韩父被老伴叫了回来,一路小跑,进了家门,也不顾气喘吁吁,便拉着二儿子的手说道,“二子啊,你这次回来,带了多少钱?我给你说啊,你爷你奶,我还有你妈,都要买。”

安妮有些犹豫,“可、可这事听着就不靠谱啊。爸,就算是养老保险,咱们也要买国家承认的正规保险啊。”

“你懂什么?”

韩父当着外人的面,格外注意自己大家长的气派,他训斥了安妮一句,道:“咱们镇子上的养老保险你也给我们买了,可你二姑也说了,那种保险到了年限,领的养老金太少,一个月就几百块钱,够干啥啊?”

“还是这个好,一个月三千块钱哩,比镇上的那些退休干部领得都多。”

“对了,你不是手头上有六十多万吗,正好,给我们交了保险后,还剩下二十多万。这些钱,也别白放着,还能给人家做投资。”

“你二姑说了,人家做养老保险是为了做善事,可人家也要吃饭啊,所以,除了养老保险,人家还弄了个投资项目。”

“听说啊,人家那个项目可赚钱了,是什么纳米高科技。产品都出口外国。每年的利润就有好几百万。”

“人家生意好,准备扩大经营,资金便有些短缺。你二姑说,如果咱们投上几股,年底就能分红。”

“去年啊,你二姑就偷偷投了五股,一股三万,年底的时候,直接拿回了两万块钱的分红呢。这才不到半年,就收到了两万块的红利,你自己算算,这是不是比银行的利息还高?!”

韩父说得口沫横飞,眼中更是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

自他见了安妮的面,一句询问她身体状况的话都没有,句句都不离一个“钱”字。

但此时,薛记者已经顾不得同情“韩文博”了,她内心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不单单是一个养老保险的骗局啊,还有可能是个巨大金额的非法集资。

刚才她也从韩父的话里听出来了,从去年到现在,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已经有上百个家庭买了所谓的养老保险,还投资了什么高科技项目。

一份“养老保险”十万块钱,一股入股三万块,一个家庭至少要投进去二十多万。

上百个家庭,那就是至少两千万啊。

这般大数额的诈骗,已经算是重大案件了,早已超出了她一个“为百姓办事”的小记者的能力范围。

不行,这件事必须尽快上报。

当然在那之前,她还要收集更多的证据。

“大爷,我是韩老师的朋友,也是自家人。我就曾经做过投资。但我投资的项目,都是有相关部门的评估报告,还要很多审计方面的资料。”

薛记者斟酌着词句,小心的试探道,“您这个投资,又是个什么情况?刚才您也说了,对方有工厂,那您去工厂看过了吗?”

韩父一听这话,顿时扬起了下巴,“当然,我可不是没啥见识的老农民。我培养出了我们韩家村第一个名牌大学生,我儿子还吃上了皇粮。”

韩父一副“我儿子都这么厉害,我这个做老子的也不会差到哪里”的模样,颇为自信的说道,“我听了他二姑的话之后,也没有立刻相信,而是问了十几个买了保险、入了股的人。他们都说去年年底的时候收到了分红,那些到了年限的老人,现在每个月也都拿到了三千块钱的养老金。”

“另外啊,我也托孩子他二姑的关系,悄悄跟着去看了那个工厂。哎哟哟,你们是没看见啊,人家那个工厂可正规了。厂房气派,工人也都穿着统一的制服,看着就高大上。”

说到这里,韩父难掩得意的说,“要知道,我这可是偷偷去的,用电视里的话来说,咱这是‘暗访’,这样看到的才更真实,对不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