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博笑了,“照顾家人,跟做好事之间并没有冲突。过去是我想错了,总想着竭尽所能的帮助别人,却委屈了自己的妻儿。事实上,做好事和照顾家人之间是可以协调的。”
记者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
韩文博对着镜头,坦然的说道,“过去为了支持我做好人好事,妻子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给了我,而我却连个起码的家都不能给她。我准备,先把家里安顿好了,等有了余力,再继续帮助他人。”
韩文博的这番话,跟他“圣人”的形象相差甚远。
毕竟,对于圣父来说,舍己为人才是王道。
而他此刻这种先顾小家、再顾大家的言论,根本就配不上“圣父”这一光荣称号。
但,绝大多数的网友却表示理解。
人家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摆在那里,韩家的贫寒与窘困,也是事实。
韩文博一腔热血的付出,却换来“整容女们”和老赖的恶意欺骗,人家都被气得吐了血,好人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无愧于天地。
更不用说,这些年,韩文博救下的老人、儿童,没有二十个,也有十个。
他的种种事迹,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足以让人竖起大拇指。
人家做了这么多,如今想好好照顾一下自己的家里人,又何错之有?
至于韩文博想要用收回来的六七十万来给妻子儿子一个家,更是理所应当。
毕竟,本来那些钱就是人家夫妻的合法收入,过去借给别人度过了难关,如今收回来了,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更是无可厚非!
但,也有一些三观不正、内心阴暗的人,却开始跳出来发表不同的言论。
“就说他伪善,这不,钱到手了,就开始露出狐狸尾巴了。”
“可不是,照我看啊,他之前就是故意做戏,为的就是利用媒体和网友的力量,帮他要债。”
“哈哈,还什么好人韩文博,我看是小人韩文博还差不多!”
所幸,网上这样胡搅蛮缠的声音并不多,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有正常思维和三观的。
虽然这样的声音不多,还是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看到那些充满戾气、负能量的评论,姚明丽有些担心的问韩文博,“老韩,网上有人说”
自家丈夫做了十几年的善事,好名声更是无比响亮。
姚明丽知道,自己丈夫其实很享受这种感觉。
忽然,他金子一般的善名上被喷溅了污秽,姚明丽可以想象,丈夫心里一定非常难受。
结果,让姚明丽意外的是,韩文博却淡然的说,“不用管那些人,我问心无愧就好。再说了,我之前做好人好事也不是为了什么虚名,我更不会在乎那些人的污蔑。”
姚明丽惊诧的看着韩文博,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的丈夫。
韩文博却笑着说,“明丽,咱们还是先买房子吧。你说,咱们是继续住在现在的小区,还是找个好一些的学区房?”
姚明丽:……
她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事实。
韩文博却有些担心的说,“明丽,你、你不会还想跟我离婚吧?不,我不离婚。明丽,我真的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姚明丽看到丈夫急切的模样,似乎有些明白了。
看来这次自己决绝的表示要离婚,真的刺激到了丈夫,再加上钱媛媛骗钱的事被当众拆穿,狠狠打击了丈夫一回,让他彻底悔悟了,继而才有了这一系列的巨大改变。
姚明丽意识到这一点,内心无比庆幸,太好了,老韩终于明白过来了。
只要他肯改,她就不会跟他离婚。
而安妮,感受到姚明丽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也略略舒了一口气。
很好,她成功让原主的蜕变有了合理的解释,接下来,她就要好好做“任务”了……
第877章 听说我是圣父(十一)
“明丽,不要跟我离婚?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好不好?!”安妮满脸的哀求。
“好,只要你能改,我就不跟你离婚。”姚明丽终于放下心来,眼里闪着泪花,用力点头。
如果撇开韩文博的“舍己为人”,他真的是个好丈夫。
就像邻居大妈们所说的那般,韩文博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下了班就回家。
在家里也不是坐在那里当大爷,洗衣做饭、辅导孩子功课,这些活计,韩文博都一力承担,根本不用姚明丽操心。
若姚文博改了烂好人的性子,那他就是个完美的丈夫。
而姚明丽对他也有感情,更不用说两人还有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外人再好,也比不上亲生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姚明丽都愿意给韩文博一个机会。
夫妻终于和好,安妮也控制着身体开始“痊愈”,离开医院前,两人便商量好了。
“还是换个小区吧,咱们之前租住的小区太差了,环境嘈杂,人员复杂,咱们大人还好,怎么着都能对付。可琛琛不行啊,他需要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安妮认真的跟姚明丽分析道。
姚明丽比任何人都在乎韩琛,之前她能下定决心跟韩文博离婚,主要也是为了孩子。
这会儿听了安妮的话,她心里已经松动了,但还是有些担心,“可、可好一点的学区房,房价也太高了。我打听过,一般的学区房,哪怕是老旧小区,房价也炒到了均价两万五啊。”
而房子再小,起码也要买个两室一厅,毕竟孩子也大了,需要有个自己的房间。
七八十平米的两居室,总价就要小两百万。
他们手头上现在只有六七十万,也就只能付个首付。
当然了,以他们夫妻的收入,承担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房贷并不吃力。
可问题是,韩文博还要供养老家那些人。
父母的养老费2000块,侄子、侄女、外甥和外甥女的学费每人500块,韩家爷爷奶奶生病住院每年也要花个三四万,更不用说老家的人情往来、红白喜事,加吧起来,每个月就要七八千块钱。
基本上,韩文博的工资,全都填补给了韩家。
姚明丽每个月工资加上奖金、加班费什么的,也有六千多,可这些要负责家里所有的开销。
房租、水电、物业、取暖费……全都加起来,六千块钱根本就不够。
好吧,买了房,就可以省下房租,可房贷比房租高太多啊。
他们根本就承担不起。
“明丽,这次我生病住院,全国网友都知道了,还有很多热心网友,不远千里的跑来探望、慰问我。”
安妮听了姚明丽的担心,没有急着就此说什么,而是忽然换了一个话题。
姚明丽有些不解,正说着房子的事儿呢,怎么扯到这个了?
安妮苦笑道,“全国网友都知道的新闻,距离省城只有几百里路的韩家村,应该也能知道。毕竟我们韩家村虽然偏僻,可早就通了网络。”
安妮在原主的记忆中得知,韩家父母整天把“养老”挂在嘴边,实际上他们的年纪并不十分老。
农村结婚早,韩家父母不到二十岁就结了婚,同年就生下了韩家老大。韩文博只比大哥小一岁,他今年三十四岁,也就说他的父母,满打满算都没有超过五十五岁。
五十五岁的年纪,搁在某些特定行业,还算是中年人呢,实在称不上一个“老”字。
韩家父母也确实不服老,他们比年轻人更能接受新事物,智能手机啥的,玩儿得也很溜。
过年的时候回老家,韩父还曾经跟韩文博炫耀过,说他别看已经都是当爷爷的人了,照样懂年轻人那一套。
什么直播,什么网络视频,他们每天都接触。
这般“时髦”的韩父韩母,不可能看不到网上那铺天盖地的报道。
可自从韩文博吐血昏迷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韩家却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因为正常情况下,每隔三五天,韩家就会有人给韩文博打电话。
要么是韩父韩母跟他委婉的诉说手头紧,要么就是韩大哥、韩小弟、韩小妹什么的跟他说家里不太宽裕,要么就是几个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的跟他要东西。
可偏偏就是韩文博住院这一个星期,韩家半点动静都没有。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韩家不是不知道韩文博的事,而是全都知道了,却故意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