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极品(76)

作者:萨琳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安妮则继续在家里抄书、背书,写文章。

如此过了十天,安妮将抄好的书和那些文章都收拾好,领着几个女孩子,乘坐邻村的牛车去了县城。

是的,周家还没有买牛车。

因为周敬先有顾虑,用赌场赚来的钱,他总觉得不踏实。

且这种事说出去也怕人笑话:周秀才生平第一次赚钱,居然不是靠着读书,而是靠赌博。

你说让别人听了怎么想?

另一个,这也会让人误以为去赌博能赚钱,万一误导了村里的其他人,惹出了大祸,周耀祖就是罪人了。

周敬先想着,正好老大在抄书,等他抄些日子,他就放话出去,说是老大抄书赚了钱,给家里添了辆牛车。

牛车进了县城,安妮把周小梅几个送到了卢大娘家,叮嘱几个女孩子要听话,便去了书肆。

把书和抄好的书都交给薛老板,薛老板仔细检查了一番,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薛老板作势要给安妮结算工钱,安妮笑着摆手,“我想选几本书,一起结算吧。”

薛老板好奇,“周秀才想买什么书?”

安妮道:“有最近几年的时文集选吗?”

没错,这个时代也是有卖范文选集的。不过大多是卖的某段时间考中科举的范文。

不是安妮想要做的模拟试题。

“有,周秀才想要乡试的?”薛老板问了句。

安妮摇头,“不,我要咱们县的时文集选。”也就是童子试的各种考中者的范文。

薛老板有些好奇,但转念一想,周秀才的儿子好像也要考秀才了,估计他这是买给儿子的。

薛老板没再多问什么,直接拿出了七八本书。

安妮翻看了一下,只要了最近三年的集选。

因为齐县的县令已经做齐县待了三年,安妮看这些时文主要是想了解这个父母官的喜好。

这年头的书不便宜,哪怕是往年的旧书,也价值不菲。

三本书,一两银子。

安妮抄书才得了一百文,这下子,她不但一文钱没拿,还要再补给薛老板九百文。

安妮利索的给了钱,又拿了几本书,她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书肆里抄起了书。

没办法,几个女孩子要在卢大娘家待一天,傍晚的时候,她还要去把人接回来哪。

中午简单的吃了点饭,安妮继续抄书。

书肆里很安静,安妮也抄顺了手,不到四个时辰,她就抄了六本书。

天色将晚,安妮将这六本书的帐结了,她没有再拿书,告辞了薛老板,接了几个兴奋的女孩子,坐着牛车返回周家坳。

接下来的日子里,安妮没有继续抄书,而是仔细研究了一下知县的喜好,又参照过去三年出的题目,猜了一些考题。

然后,她又将这些题目做了出来。

转眼又是一旬,安妮拿着厚厚的一打书稿,带着周小梅她们一起去了县城。

“周秀才,这是?”

薛老板自己就是读书人,一看周耀祖拿出来的东西,瞬间就明白了。

他眼底闪着兴奋,小心的问道。

“就是你想的那样。”

安妮笑了笑,道,“我虽然屡试不第,但齐县最年轻秀才的名号还是有些用处的。”

模拟考题这种东西,还是需要名气和招牌的。

大家为啥都买黄冈的,因为人家牛啊。

那些真正好的模拟考题,甚至能压中高考试题,你说做过的学生们,考试时看到一模一样的考题有多惊喜?

时间久了,口碑就来了,考生们就愈发信服这个出版社出的模拟试卷。

周耀祖虽然被人说是“伤仲永”,可他辉煌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如果书肆以此为卖点,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买单的。

薛老板又仔细读了读安妮的那些文章,他也是个秀才,自然懂得文章的好坏。

凭良心说,这些文章算不得多惊艳,但胜在沉稳,行文流畅,言语简洁,还不落俗套。

薛老板也是文化圈里人,隐约听人说过,他们的知县大人是个务实、保守的人。不喜欢太过花哨的东西。

而这些文章,全部都对知县大人的胃口。

“不愧是十三岁就考中的周秀才,果然文采斐然。”

最要紧的是,人家懂得“投其所好”啊。

这样的范文,绝对受欢迎。

薛老板非常看好这套模拟试题,便与安妮商量合作事宜。

两人你来我往,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安妮负责出试题,薛老板负责资金、印刷、销售等事宜,分成则按照四六分。

安妮得四,薛老板得六。

现在已经到了年底,安妮手中的书稿也不多,且现在不是考试的时节。两人便商量,待来年开春,再准备印书。

安妮也正好趁这段时间,多写一些范文出来。

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让安妮尽快尽好的写文章,薛老板甚至给了二十两银子做定金。

笔墨纸砚更是送了一大堆。

安妮暗暗点头,这才是真正能做大事的人啊。

傍晚,安妮抱着一大堆东西,接了几个孩子,仍是坐牛车回家。

第二天,周家坳便传出消息:周秀才靠着写书,轻轻松松就赚了二十两银子啊。

二十两银子,对于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多少钱的普通农户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钱。

尤其是听说人家周秀才也没费什么力气,就是抄抄写写了十来天就赚到了。

只把村民们羡慕坏了,纷纷跑到周家来问情况。

结果到了周家,大家才发现,周敬先和周秀才都不在家,说是到县里买牛去了。

这下子,大家更沸腾了:周秀才肯定是赚了钱,否则周家哪里来的银子买牛?

周耀祖写书赚钱的消息也传到了柳家,柳老爷敲了敲桌子,对柳氏说:“也快腊月了,家里都要准备过年,你身为周家的长媳,还在娘家呆着实在不像话。”

柳氏仍有些不乐意,前些天她妹子也回娘家了。

往昔对她恭维、羡慕的妹妹,居然开始挤兑她,不管说什么都能往她那个刚考中秀才的夫君身上扯。

妹子是什么意思,柳氏心知肚明。

她们姐妹就是这样,小时候抢衣服、争首饰,长大、嫁人了,就开始比夫君、比儿女。

过去一直都是柳氏占上风,可今年,柳氏却隐隐有被妹子比下去的趋势。

柳氏如何肯甘心?!

写书?

写得书再好,还能比科举入仕更有出息?

但父亲已经发话了,柳氏再有意见,也只能乖乖听话。

离开一个多月,柳氏又回到了周家……

第072章 农家子科举路(完)

柳氏的回归,在周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就连心心念念想着娘的周玉芬,在跟着谭老太学了一个多月后,也变了很多。

她依然思念母亲,却没了让母亲赶快回来给她撑腰的想法。

现在的她,比过去懂事了许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都是靠不住的,想要过得好,只有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经过几天痛苦的煎熬,想通了的周玉芬无比认真的学习刺绣。

目前,周家一共四个女孩子,全都跟着卢大娘学。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四人中学的最好的居然是周玉芬。

不得不说天分真的很重要。

起初周玉芬抱着抵触的心理,仍然展现出了极强的领悟力。

让卢大娘即是惊喜、又是惋惜。

正当卢大娘实在不愿浪费一个好苗子,想着找时间跟安妮好好说说的时候,周玉芬忽然像是变了个人,再枯燥的针法练习,她也能认真完成。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周玉芬就绣的颇有些章法了。

卢大娘暗暗满意,想着如果周玉芬能继续坚持下去,自己就正式收她做徒弟。

周玉芬学了一个月,试着绣了个荷包,悄悄拿去绣坊,没想到还真的卖了二十多文钱。

这是周玉芬第一次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钱,她捧着一把铜钱,又高兴又委屈,竟哭了起来。

哭了一场,周玉芬愈发懂事了。

她拿着这二十多文钱,买了几样糕点,回去后别扭的送到了谭老太手里。

过去她只是被父母骄纵坏了,并不是真的坏,她更不傻,知道不管是父亲也好,祖母也罢,都是为了她好。

现在的她,再也不用靠任何人,也不用怕被人抛弃,而是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