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网上的曝光,什么用大喇叭音响扰民,什么霸占篮球场、地下车库,种种奇葩,让“广场舞大妈”几个字成了贬义词。
很多网友一提到这几个字,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讲理、没素质。
偏偏安母向来自诩是有教养、高素质的知识分子,过去她跳广场舞的时候,还没有觉得什么,这会儿被女儿说破,竟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
“妈,我知道,您退休了,平时闲着没事儿干。但也不一定非要跳什么广场舞,还是去老年大学好,那里可都是高素质的老年人,大家凑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画画画,照样也能打发时间!”
“妈,从小您就教育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跟不上进的人一起玩儿,因为学好不容易,学坏快着呢!”
“妈,您自己都没有发现吗?自从您跳了广场舞,您的穿衣打扮、您的言谈举止,都跟过去不太一样了。呃,远没有过去那么有档次、有格调,反而更像那些为了抢购特价鸡蛋而跟年轻人挤个头破血流的大妈了!”
“妈,这可是很危险的信号啊。您必须要心生警惕!咱虽然退休了,可人生却还要很长的路,可不能就这样自我放弃!”
在去医院的路上,安妮絮絮叨叨的说着。
每一句话,她都说得推心置腹,更是摆出一副“为你好”的架势。
安母想反驳,可、可又无话可说。
因为女儿说的是实情。
安母越听越心虚,一时竟没有察觉,女儿的这些话,似曾相识。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她时常挂在嘴边。
唯一不同的,就是被说教的对象,从女儿变成了她本人!
“……好,我、我知道了,我、我会注意的!”
安母听到有些烦了,可又不好硬生生的驳斥,只是敷衍的应了一声。
“妈,您这是什么态度啊?我说这些,可都是为了您。别人家的妈妈,我还懒得说呢。”
“您是我亲妈,所以我才冒着讨人嫌的危险,给您说这些……”
安妮看出安母的不耐烦,便故作委屈的说道。
安母:……
“像人家爱莲娜的妈妈,都不用爱莲娜盯着,人家自己就积极向上。人老了,又怎样?咱们伟人还说了呢,活到老、学到老!”
“妈,我还有几个朋友,他们都是艺术家庭出身。家里的长辈,就算是上了年纪,也不会彻底放弃更高层次的追求。”
“学音乐的,学外语的,哪怕是出去旅行呢,也是一种很有品味的事情。”
“妈,跳广场舞真的太low了,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哦,朋友聚会的时候,别的人都在说我妈妈在皇家剧院参加合唱团演出,而我却说,我妈妈在跳什么最炫民族风?!”
“妈,现在咱们家真的不一样了,您就算不为自己,好歹也要为我考虑一下。”
“再说了,我这么说,最终还不是为了您……”
安妮又开始了长篇大论。
她一边拿着“别人家”的家长跟自家的父母做对比,一边又数落着自己亲妈的种种不上进。
羡慕又失望,那一句句的话,就如同一根根的刺儿,扎入了安母的心。
安母愈发羞恼了!
就在安母快要忍不住,即将要爆发的时候,医院终于到了。
安妮也住了口,她言行举止都透着文雅、大方,浑身都透着一股艺术家特有的自信与张扬。
看到这样有些陌生的女儿,安母满肚子的斥责,又消失了。
女儿说了那么多,安母最认可一句话:女儿不一样了,她不再是过去那个平凡的、甚至需要父母照顾的女孩儿,而是一个即将闻名世界的大画家!
女儿成了名人,站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似安母这样的长辈,都不好再像过去一样,对她各种安排、各种控制。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比如此刻,正坐在安父病床边的一个中年妇女,这会儿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
第1661章 为我好不需要(三十)
“表弟,我给你说的这个小伙子,条件是真的好!”
“哎呀呀,人家家里可是京城的大家族,就是电视里演的那种豪门。”
“他也留过学,学得是什么哲学,说话、做事,特别有深度。”
“关键是小伙子长得好,性格、品性更是没话说。”
中年妇女说得口沫横飞,而她身边还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儿。
中年妇女说话的时候,年轻人也不住的点头,“舅舅,我这位学长,真的很不错。要不是我的条件一般,我早就自己上了!”
安父:……
他几次都想打断表姐的话,但总找不到插嘴的机会。
倒是表外甥女儿这一开口,给他留了一个缝隙。
他忙说道,“不急、不急,刚才你也听到了,我们诗诗得到了威尼斯双年展的获奖提名,接下来肯定要忙着事业,一时可能顾不上相亲、成家!”
安父虽然没有安母那么功利,但他也知道,女儿一旦成了大画家,就不能按照寻常女孩子那般对待。
结婚什么的,似乎也没有那么急切。
话说,这次安家父母这么急着给女儿张罗婚事,并不是真的怕她嫁不出去。
而是想着,事业和家庭,总要抓住一样。
女儿之前表现得不温不火,他们就担心,女儿的事业可能不会太成功。
既然如此,那就早早的去经营家庭。
再一个,他们也怕女儿在外面呆惯了,不愿意回来。
在国内给她找个对象,也能让她快点儿回国。
可现在,听说女儿可能会得奖,安父的心态就变了。
女儿的事业似乎有了攀登高峰的机会,那么家庭什么的,就可以放一放了。
其实在安父的心里,他还是更希望女儿能出人头地。
毕竟他们为了教育女儿,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和金钱,如果轻易的嫁了人,那他们之前的付出,岂不是白费了?!
而眼前的表姐,说实话,安父并不十分喜欢。
这人,太势利眼!
对待家里的亲戚,不讲半分人情,而是看谁混得好。
比如安父,名牌大学毕业,又进入国企工作,在普通人眼中,也算得上成功人士了。
但,在京城读书,毕业后又顺利嫁给当地人的表姐,就有些瞧不上。
安父记得很清楚,他和妻子刚结婚的时候,曾经去京城旅行。
那时父母特意告诉他,表姐就在京城,去了京城后,先和表姐联系一下。
也不是想让她照顾什么的,就是亲戚间正常的走动。
总不好去了一趟京城,明知道表姐就在那里,却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吧。
那样,就是安家失礼了。
安父也觉得应该这么做,他到了京城后,便给表姐打了个电话。
结果,表姐却很冷淡,见了面,也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安父和安母都是很聪明的人,虽然刚出社会,却也极有眼色。
他们看得出来,表姐并不欢迎他们,言谈间,更是把他们当成了上门占便宜的极品亲戚!
这、这就很伤人了。
他们两个前途正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哪里长得像“打秋风”的穷亲戚了?!
那一次,安父和安母都很不痛快,也更加明确了一件事:这位表姐,就是个势利眼!
所以,随后的这些年,安父跟表姐的关系不亲不近。
除了过年发个短信,或是回老家的时候碰到了客套的问候几句,便没有什么交集。
这次,安父住院,通知了相熟的亲戚,却并没有通知这位表姐,哪怕她已经从京城回来定居,跟安家住在同一个城区!
不过,表姐却一反常态的热情。
安父没有通知她,她竟也主动来探望了,虽然比其他亲戚晚了些日子,但好歹提着水果、牛奶的来了。
来者都是客,安父虽然不喜欢表姐,却还是热情的招待。
起初,表姐还没有提什么介绍对象的事。
但安父接到了安母的电话,又变得格外激动,表姐一时好奇,就随口问了一句。
安父太高兴了,也就忽略了对表姐的排斥,喜滋滋的跟她分享,并科普“威尼斯双年展不只有电影节,还有艺术节”。
而他们家诗诗,得到的就是艺术节的金狮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