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极品(1317)

作者:萨琳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都是一家人,怎么能说断就断?

安浩亭自己都没有察觉他的心境变化,还是待到安雪婷勾引了葛金堂,做出了那等丑事之后,安浩亭才猛然发现。

家里出了这样的事,他羞愤过后,居然是如释重负。

安浩亭似乎终于看清了自己阴暗的一面,他吓坏了,他不敢再往下想,而是拼命的告诉自己:这都是安雪婷自己的选择,跟他没有关系!

是她受不了苦日子,是她想过富贵的生活,怪不得他安浩亭。

饶是如此,安浩亭还是受到了影响。

比如,他过去都是十分清高、孤傲的。

但,安雪婷的事闹出来之后,安浩亭的腰杆子似乎软了很多。

正是因为他在先生面前足够谦卑,在师娘跟前足够嘴甜,才有了先生爱女下嫁的事。

安浩亭彻底觉悟了,他表面上不显,内里却变得非常功利。

所以,半个月前,听到了安南夫人的故事,打听到此人的来历,他便有些心动。

只是他不敢轻易尝试,他还是怕。

他想观望一下,看看世人对于安霓婷的反应。

果然,他刚跟葛金堂科普完,身边就有士子装扮的人,轻嗤一声,“什么夫人?哼,不过是勾栏院里出来的妓女,污浊不堪,自甘下贱,居然——”

还不等他骂完,就有人迎面啐了他一口。

“安夫人教化万民、遏制瘟疫、击溃象军、劝导土人下山……不知做了多少经天纬地的事!你倒是读书识字的大男人,清贵高傲,那你来说说,安夫人所做的事,别说全部,就是随便一件,你能做到吗?”

说话的是个女子,看她的举止,竟透着几分风尘味儿。

“你、你……”个贱人,难怪会帮姓安的说话,原来你们都是一路货色!

士子被人啐到脸上,忙拿袖子去擦。他被气得够呛,连话都说不全乎。

女子却不给他骂人的机会,又不屑的说道,“你什么你?!你口口声声骂人家是妓女,可你连个妓女都不如!”

“我、我——”士子羞愤难当,想反驳,可又反驳不出来。

周围的人哄然大笑。

士子被臊得不行,干脆衣袖掩面,偷偷躲入人群中。

女子却挺直了腰杆,像个得胜的将军,“圣人都夸赞安夫人乃巾帼楷模,你们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人,却还在这里叽叽歪歪!”

“哼!还是那句话,谁要是觉得安夫人下贱,觉得她不堪,那就把她做过的事,自己也做一遍。等你做到了,才有资格评判安夫人的为人处世!”

“如果做不到,就别乱嚼舌根。否则,就是我们这些下贱的妓女都敢啐你:你,不如妓女!”

女子的话铿锵有力,让人群中的某些人禁不住臊红了脸。

他们闻讯赶来,不是为了迎接安南夫人,而是想借机为难。

结果,让这妓子一骂,他们全都没了底气。

没办法啊,他们唯一能攻击的就是安霓婷的出身,可这条路也被这个妓子堵死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没听人家妓女说嘛,只要他们敢提安霓婷是妓女的过往,妓女们就敢说他“不如妓女”!

这、这就非常难听了,虽然是事实,可被人这般骂到脸上,他们还是会无地自容。

安浩亭听到了这些,有些火热的心慢慢冷却下来。

算了,他、他还是再观望观望吧,他是翰林,最讲究清贵,万一粘上污点,那、那就一辈子都洗不掉!

然而安浩亭还是没有想到,现实根本不给他“观望”的机会。

躺在马车里的严氏,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路人议论纷纷,早已把安南夫人的来历说了个清清楚楚。

“什、什么?安、安霓婷那个小、小贱人,居然被封了一品、一品诰命?”

严氏胸中怒意翻涌,嗓子里咕噜只响,接着,她的脸被憋得通红。

她想咳嗽,想把嗓子里那口痰吐出来。

可她没有力气,身边的婆子只顾着看热闹,根本没有发现她的异常。

最后,严氏头一歪,彻底没了气息。

严氏死了,严格按照礼法规矩,安浩亭这个承重孙就要为她守孝三年。

刚入职翰林不到三个月,安浩亭就只能丁忧了。

而他丁忧后,安霓婷的身世被人大肆曝光,安浩亭也被卷了进来。

他的岳家怪他不该隐瞒,可闺女嫁都嫁了,孩子也有了,再反悔也来不及。

但因着是安南夫人的胞弟,安浩亭在仕林受到了排挤。

三年后,孝期满了,安浩亭费尽心思也只补了一个偏远县城知县的缺儿,他的妻子甚至都嫌弃地方贫瘠而不愿意陪他赴任。

周氏记挂跟葛金堂面和心不和的安雪婷,也不肯离京。

安浩亭只得一个人孤零零的去上任,夜半时分,他躺在驿站的床上猛然惊醒,望着左右空空,顿感悲凉。

他、到底怎么了,怎会落得这般境地?

第1585章 求求你别救我(一)

安妮受封安南夫人后,并没有留在京城。

虽然皇帝为了表明对她的重视,还特意赐了宅子,但她只是略略停留些日子,便又回到了西南。

因为,她是西南的定海神针,她在,西南就安定无事,山民和官府也不会有什么冲突。

安南夫人,安的就是西南边境啊。

安妮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知道自己的舞台。

更明白,世俗的偏见何其可怕,哪怕她已经得到了官府的褒奖、皇帝的认可,但那些讲究规矩礼法的世家、清贵还是不会接纳她。

与其耗费时间跟那些人打口水官司,还不如回到西南,有这个时间继续去教书育人、培养精英,它不香吗?

安妮的“安氏学堂”已经开遍了西南州,从最初的“扫盲班”、“技校”,慢慢发展成综合性的书院。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习技能,也可以专攻经学算数等科举必考项目。

不管学习什么,安妮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无需她亲自教授,只需把模式拿过去,分校就能顺利运行。

且她崇尚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安氏学堂看着科目繁杂,其实学生们都能学有所成。

几年后,她的安氏学堂出了第一名山民秀才,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很多山下人的惯有思维中,山民=蛮夷=不开化的野人。

这样的人,居然也能读书识字,还考中秀才?

简直不可思议啊。

直到这时,才有一些读书人肯正视“安南夫人”的能力——能够让在山里上蹿下跳的野人考中科举,果然有些手段!

“教化”二字,也仿佛在安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解释。

随后,安妮的那首“劝学”,又火遍了天朝。

当今皇帝一直大力推行科举,收到锦鳞卫送上来的消息,读了这首诗之后,顿觉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好!好一个‘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科举,方是天下读书人唯一、且最好的出路!”

皇帝越读这首诗,越觉得它是为科举而量身打造的。

这首诗勾画了一个完美的世界,而想要进入这个世界,成为人上人,就必须读书、科举!

好,真是太好了。

皇帝欣赏,并大力推荐,这首“劝学”也就在天朝更加流行。

安南夫人的名号,再次闯入了世人的世界。

这次,那些文人、士子,倒是没有太多的嘲讽。

或许某些人心里依然看不起“安霓婷”,却不敢当着外人的面儿公开嘲讽。

因为在读书人看来,安南夫人能做出这样的诗,已经是在朝读书人靠拢了。

随后,又有人爆出,安南夫人之所以对教书这么执着,全都是受了其亡父的影响。

而她的父亲是谁?

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嗯,这么一想,安南夫人倒也勉强算是耕读传家的女子,跟他们读书人也算有些渊源。

不是他们故意劝慰自己,实在是那些妓女的口舌太毒,她们每每听到有人嗤笑、辱骂安南夫人,就会第一个跳出来驳斥。

她们也不说什么废话,而是掰着手指数安南夫人的功绩,最后斜睨着眼睛,不屑的问一句,“夫人做的这些事,你能做到?”

他们当然做不到,如果做到了,早就位极人臣,哪有闲工夫去非议一个女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