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优等生(45)

他们两个谁都没有开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然而站了一会儿,因安和仰着脖子,再加上纷纷扬扬的小雪不时的落在了她的脸上,终归是有些冷。于是安和受不住了,先开口:“你怎么吃这么快?”

周晋像是没缓过神一样,听到她这句话,才笑道:“你不是吃得更快吗?”

“我刚才还在家吃零食了呢?”安和笑道。

“哦。”他看安和的肚子:“那你倒是吃的还挺多的。”

哪个女生能容忍别人说自己吃得多呢,安和愤愤,准备走到檐下,结果路太滑,她差点摔倒。

周晋扶她。

安和勉强站好,看着自己红红的棉袄,心情不好极了。这下好了,吃这么多,还穿着这个红红的衣服,看起来好像一个包子。

“……我这样真的很胖吗?”

“……真的很胖。”

安和瞪他:“你应该实话实说的。”

“我就实话实说了啊。”他很无辜。

“哦。那你真诚实。”

周晋嘻嘻哈哈,弯着腰,和她平视:“我的意思是这个衣服。”他拽了拽安和的衣服,“这个衣服看起来很胖。你这么瘦根本就撑不起来。”他叹了一口气,批评安和这件衣服实在是不配她,为什么还要穿呢?

安和“噗嗤”一下笑了,知晓周晋这是在安慰她,只可惜安慰的太低级了。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转身望着雪。

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和想,好像真的是这样啊,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一个个被精心雕刻成如此奇妙的模样,仿佛真的是在验证大自然的每一瞬间都是美丽的。

安和想,要是这世界真的有所谓造物主的存在,那么它一定是温柔而又有创意的吧?因为如果是她,安和想,雪花的形状估计就是一个圆点或者是小碎花的模样了。

那样就缺乏新意了吧!

要是是这个人呢?

安和想,要是周晋创造雪花的话,他一定会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吧。

过年这几天实在是太容易长胖了,安和一直以来就有些强烈的体会。

不说各种食物的吸引,就说家家户户门前贴着的红色对联以及代表喜庆的衣服,看上去就有一种膨胀的视觉感。

既然如此,安和想,不如去他妈的做点美食,自己把自己喂胖,不比别人把自己看胖划算?

基于这种观点,安和最近就在陈雪枝的指导下,做好美食学习。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一首《猪肉颂》,明明是与今天的鱼肉“素不相识”,却同样能够让人感受到美食的魅力。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安和想,她是十分赞同的。

安杨在旁边看着眼馋:“这是什么鱼啊?”左望望右看看寻找最佳视角。

周晋是个吃货自然不比多说。

安和给了他们两个一个白眼,不知道这两人大过年的不如走亲访友,待在这里干什么。不过说起来都怪安杨,非要来看,带上周晋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安杭和安杨父母都出去走亲戚了,所以安杨今天得在她家吃饭。

对此,安和觉得有个饭桶哥哥,挺心累,

周晋趴在桌子上,眼睛转也不转地看着刀下雨,几乎发光般地问道:“这是黄鱼?”

两个吃货。

安和点头,手里动作不停,有条不紊地切着片,再放入淀粉解释道:“没错,可以用来做三丝敲鱼。”

据说温州某古刹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上路取经,不幸途中遇上大风浪,老方丈葬身鱼腹。留在寺中的小和尚获知噩耗,悲痛万分,便带上念经的木鱼,到师父遇难的地方念经超度。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发现海面上浮起了许多金光闪闪的黄鱼。

小和尚看着看着,猛然想起师父走时穿的那件黄色袈裟,心想肯定是这些鱼吃了师父的□□才显出黄色。

于是,小和尚怒火中烧,立即把这些黄鱼捞起来,剥去皮、净内脏、剔了骨、剁成块,然后放在木鱼上狠狠地敲起来,把鱼肉敲成一片片薄饼状的鱼片,然后将这些鱼片放在船上晒干。

船翁吃饭时,拣了船上鱼片切丝熬汤,没想到味道异常鲜美,这就是三丝敲鱼这道菜的来历。

安杨对他们这种做道菜还要讲究来历的做法很无语,就他看来,不管这东西怎么来的,知道它是去哪儿——用来吃,这不就行了吗?

不过听起来倒是挺有趣,他想要伸手去拿,安和用小木槌打他。

“哈哈幸亏我闪得快,不就是一块鱼吗?”他无所谓道,不过想起之前安和曾经说过的话:“你不是不喜欢吃鱼吗?”

“是啊,所以我只是做鱼,这就是你们还在这里的原因。”

“试菜?”周晋和安杨脸色发白说道。

第41章

安和见他们两个如临大敌的模样,好笑道:“之前你们不是一直想吃我做的菜吗?”

吃得最多的周晋试图解释道:“当时吃的多是因为……算了,你做吧,我们等着吃。”他露出舍生取义的表情。

安和无语,伸手,示意他们将身后的香菇丝、熟鸡脯丝、熟火腿丝拿来,等下需要用。

“接下来就是将鱼片放在洒了淀粉的砧板上,用小木槌敲击吧。”周晋猜测。

安和点头,

“然后把将敲好的鱼片放在清水锅中煮熟,切成条,再加调料放进去就好。”

安和继续说。

周晋遇到喜欢的东西都想要尝试一番,更不要说是美食这种成果摆在眼前的工作了,跃跃欲试:“我来帮你敲!”

安和想着自己力气小,周晋如果敲的话可能会更加均匀和有劲道,便同意了。

安杨在旁边叹了一口气,无聊地看着他们,去客厅拿了一个苹果,吃着:“我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干,那就在这里坐着,对你们发送精神上的鼓励电波吧。”他弯了其他手指,只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施法动作,然后朝前一指。

做美食是一件很陶冶情操的事情,安和一直这么觉得,在她眼里,这比琴棋书画都要生动。

充满烟火气的,热爱生活的,这种爱好,这种人,能够让她想到的是老家的山水田园。

周晋一边敲鱼,一边对着那鱼苦苦思索。安和原本正在准备切菜,见他盯着快要盯出花了,用葱打他:”你在看花呢?”

“这还真是朵花,你看。”他招呼两人过来看,安杨一下子从桌子上跳下来,好奇张望:”什么花?”

黄鱼,又名黄花鱼,因为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又叫”石首鱼“。

周晋从鱼头里扣出这两块石头,挑眉拿给他们看:”你看这两块石头想不想一朵花。”

安和被那粗暴且蛮横的动作恶心地想吐,用手捂住胸口。

不过仔细一看,那两块小石头确实很奇妙地像朵”石花“。

安杨用手去戳:”我去,真的哎!这鱼是不是喝污水长大的,所以才长了这么奇形怪状的东西。”

“我说你们两个……怎么这么无聊啊?”安和无语地说。

”安妹你这样说就没有道理的。”安杨找到了话题:”这奇形怪状的鱼,万一给我们吃坏了呢,万一吃了痴呆了呢?我们这么聪明的大脑,可得好好保护。”

安和:……

三个对厨房之事一窍不通的人,在这里猜测琢磨着。

安和倒是也算从小接触过厨房,但是对于鱼肉等事了解比较少,她主要是以素菜练手;就算有机会,处理鱼肉的事情也不会轮到她,所以她自然不知道这个。

周晋和安杨那就更不用多说了,一直遵守”君子远庖厨“的宗旨,虽说在美食品尝上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原材料长什么样子,这种事情就一知半解了。

安和虽然也被猛然发现这个”石花“感到有点恶心,但她也想知道这东西从那里来的。

周晋将鱼翻来覆去地看,猜测道:”我猜这鱼得道成仙了,那是内丹。”

安和无语,还没有开口,就听到安杨再一次表达他的观点:”唯物主义,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他拿起那“石花”,瞪大眼睛,将它举到眼睛一般高:”我猜这就是因为水污染,瞧瞧,这都饿得面黄肌瘦了。”

上一篇:当古典乐遇上摇滚下一篇:向姜修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