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萨拉姆丁有些激动,立刻对周围的人说,大夫愿意给大家看病,孩子们肚子里有虫子,大夫有药可以治,你们看不看。
可谁知周围的人互相看了看,没人说话。
安夏一想,对萨拉姆丁道“告诉他们,我不要钱,药免费给。”
萨拉姆丁立刻明白,村里这么穷,大家一定以为看病要花钱,所以才不说话的,他立刻告诉大家,这位医生看病不要钱,免费给药。
这话一说完,几个年轻妇女立刻跑到安夏面前,拽过自己的孩子,激动地说着维语。
因为人多,安夏来到村里一处空场地,先给几个孩子瞧了病,让萨拉姆丁告诉他们治疗方法,从包里掏出打虫子的中药丸,一人两颗,饿三天后,给孩子一口气吃上。
带着面巾的女子,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可他们眼中含着泪,不停用维语说着谢谢。
看了各种各样的病人,有一个病人干活拧了腰,躺在床上不能动,是他的家人把他抬过来的,安夏当场给你病人推拿按摩、正骨后扎针,过了一个小时,这个病人居然可以自己站起来满满活动。
这一幕让众人震惊,只觉得安夏就跟神仙一样,躺着不能动的人,怎么一下就治好了。
安夏从天亮看到天黑,让她震惊的是,这个村里十之的人都有大脖子病,通过了解她知道,这个村里很穷,人们世世代代靠有些手工赚取少的可怜的生活费,也有几个人种地,可打下来的粮食,大部分要进献给贵族。
通过萨拉姆丁,安夏得知,维吾尔族人群中有一类人天生高贵,他们是维吾尔贵族和胡大阿訇,解放前贵族是有奴隶的,虽然现在解放已久,可在这里贵族依旧说一不二,大家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要给贵族,贵族有最好的地,住着最好的房子,如果有人惹怒了贵族,他是可以直接掏出匕首惩罚此人的。
可以说,贵族的权势虽然削弱,但是在村里,贵族依旧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实她能治疗的只是一些小毛病,这里很多人有许多问题,都需要长期治疗,而她在这停留的时间很短暂,心头涌起一股无力感。
天黑透了,萨拉姆丁劝安夏先回家,像这样的村子很多,她一个人看不过来。
得知安夏要走,没看上病的人有些着急,安夏告诉众人,明日还来给大家看病,众人才恋恋不舍送她离开,临走前安夏把方块糖和砖茶送给老妇人。
看着只在贵族家中见过的,牛皮纸包装的高级方块糖和砖茶,老妇人根本不敢收,她说自己低贱,不配吃这些好东西,安夏有些难过,强行让她收好,可以留在过节的时候吃,老妇人直接给安夏下跪,嘴里不停说着谢谢。
回去的路上,安夏很难过,都九十年代了,村子里也就是很传统的阶级统治,而这些人的生活依旧如此贫困,两包糖和茶叶,他们就认为收到了天大的礼物,甚至要下跪感谢。
安夏一路沉默,萨拉姆丁心里也不好受,但是这就是南疆农村的现状,大部分农村很穷,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安夏把今天看到的事情,告诉了父母,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治病救人是行小善,那么彻底根除南疆大脖子病就是行大善,她想帮助南疆少数民族,杜绝这个病。
萧敬生支持女儿,并给女儿提了一些建议,第二日早上,安夏给孙教授打了个电话,告诉孙教授自己在西疆南部发现的问题,随后又给外公打了个电话,她想帮助这些人,有几个病重的需要做手术,想使用霍家的公益基金。
孙逸邈和霍老爷子非常重视安夏传递的信息,他们均不知,大脖子病在南疆居然如此普遍,属于高发疾病,随后一想,西疆远离沿海,是内陆城市,先不说他们吃不起细盐,就是买得起小卖部的盐,大部分盐并没有加碘。
两位医学界重要人物开始行动起来。
第一零一三章 调研
孙逸邈就安夏反映的问题,当天晚上直接杀去大院长家,大院长难得有个晚上在家休息,结果被孙逸邈逮住,大院长还不能拒绝。
听了孙教授说的问题,大院长慢慢眯起眼睛,想起以前自己在医院当主治的时候,曾经也听到同事说过,有少数民族甲状腺肿大,到了不得不动手术的地步。
他拿起电话,打给医学院内分泌科主任,得知这些年有一些这样的病人,不过很少见,如果想要资料,得去档案室查,但是病例很稀少,查起来肯定需要大量人力时间。
两人一讨论,从安夏那边儿反馈的信息是,在喀什甚至南疆,得大脖子的人比比皆是,一个村里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可以达到七成以上,这是很高的治病率。
但是为什么自己医院里很少遇见这样的病人,因为当地太穷了,别说到帝都看病,他们怕是连西疆首府乌鲁木齐都没去过,得病连药都买不起,怎么有钱看病。
所以这个病这么多年,一代代的人都得病却没有被国家发现的原因。
“院长,我来之前与霍老通了电话,霍老打算排他家老二老三两人带着几个自家的医生,现在就去喀什与安夏汇合,然后调查一下具体情况。”
大院长想了想,“霍家如果去调查,我们不如在帝都,让他们及时把消息传来,如果情况严重,我就直接上报卫生局,由官方出面,如果这个问题非常普遍,西疆那么大,我们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官方出手。”
“好,不过我也想做个调研,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科研题材。”
孙逸邈这话,院长一听就懂,看来他是等不及了,霍家的人去了,他也想去,专门跑来找自己,是来给自己布置工作任务的,他深入前线了,后方的上报和组织工作不就只能自己来。
“孙教授,您在这等着我呢,行了,您放心去,资料传来我就找领导。”
孙教授一听这话笑了,“院长,咱们都是为了病人。”
……
孙教授回去后,当晚列了个名单,他一共带四个人,三男一女,都是自己的学生。
霍老当晚把几个儿子和土地召集起来,针对安夏说的事情商量对策,病倒是不难治疗,按照安夏所说,就是长期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后期只要吃加碘盐,并且把病灶切除,就可以慢慢痊愈。
真正困难的是,这些人根本没钱做手术,连五毛钱一袋的加碘盐都买不起,还谈什么做手术,而霍老爷子也知道,此事靠霍家一人的力量是没办法完成的。
他已经与孙逸邈通过电话,决定先让两儿子跟两徒弟一起去西疆调查一下,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霍家的基金也播出一部分钱,针对特别病重和贫困的人,救助他们,然后收集资料将情况上报给官方。
霍家两兄弟跟霍老爷子两亲传徒弟点点头,都让霍老放心,他们一定会广调查多取证,尽力多找些资料,才可以引起官方重视,想要解决此病,必须让这些少数民族长期吃得起加碘盐。
霍家派出的四人,于第二日就乘坐飞机前往西疆,因为坐火车太耽误事。
安夏得知外公派了四个人来,孙教授也要带着人来,渐渐安定下来。
因为她知道,只要这个病被上报后,一定会引起国家重视,到时候有国家出手,就可以尽早根治大脖子病。
而她在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那个村子。
村里的人看到安夏,不像昨天那般惧怕,甚至有些人听说安夏今天还来看病,晚上去把自家亲戚接过来的,因为对他们来说,看病太难了。
安夏今天背了一个大包,里面装了很多草药,如果说昨天主要看大脖子病,今天是看各种疾病,并且医治,不过在看病的时候,她都会询问病人,住在哪里,那边儿有没有得大脖子病的,然后详细记录下来,算是第一手资料。
有的是发烧感冒的,有胃病的、有沙眼、还有皮肤病等等,五花八门,安夏就跟个全科大夫似的,好在她基础扎实,这些问题只是麻烦些,处理起来并不难。
看了一上午,到了中午的时候,好多病人做了午饭送到安夏身边儿,让安夏吃。
条件好的,拿来鸡蛋,条件一般的拿来打好的馕和奶茶,还有西瓜葡萄这些水果,更不需要说,安夏面前的简易小桌子上堆满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