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觉到光,眯着眼抬头,手下意识去遮挡。
“顾相宜?”我恍然,回头跟宋青青交换视线,他也很懵,兀自还在回神。
“哎。”转眼人已经绕到我们这层,她在几步台阶下停下,手搭上扶手,弯腰喘着粗气说,“我上楼,改一下那个设计。”
“啊?”我迎过去,“快11点了,现在回来改?”
“我刚刚在家突然想到个画面……”她摆摆手,一副不可言传的样子,语调里透着兴奋,“一定得立马弄出来。”
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员工,工作全凭偶然上头的热情。正不知道怎么回她好,宋青青一本正经开腔了:“加班不是这么个加法,你现在过来,等会凌晨回家路上出事谁负责?”
顾相宜来了之后基本没跟宋青青说上几句话,但丝毫不露怯,还沉浸自己的灵感里,眼睛放着光:“我等会不回家,通宵还不一定能改得出来。”
说完又迈开步子,“那我先上去了,诶梁主管,办公区门开着吗?”
“关了,要刷卡,”我粗略打量她,脖子上空空如也,“你卡没带。”
她这才顿了顿,看向我胸前的挂牌,“能借我吗?”
“宋经理有,他晚上值班,好过你自己在这通宵。”我瞥了眼宋青青那张铁脸,补充了句,“你跟他去就行,巡个场顺便上楼。”
“不用。”宋青青上手摘掉自己的工作牌递过去,无奈比划两下,侧过身让她先上楼。
然后啪嗒啪嗒脚步声又渐远了。
到了一楼我转身去坐货梯,临走的时候跟宋青青说:“人家刚来就通宵加班,工作态度还有问题吗?”
“看她能做出什么再说。”他提着手电筒往反方向走去。
嘴真硬。我坐上电梯,老觉得心里有什么事。直到去开车门,看见玻璃窗映着自己的衬衫,猛然想起来。
顾相宜明天穿什么也甭好奇了。红色T恤。
----
又是这个点,路上车少。我等红绿灯的档口,琢磨着要不要给纪原发个信息,想想又忍住了。
他这两天陆陆续续地搬东西,但并没有在我那住。据说妙妙极其不适应,哭着喊着要找哥哥,想来他一时半会儿还走不掉。
我本来就觉得纪原行动太快,不留点缓冲时间,两边都被他打个措手不及。
但昨晚进门真没人的时候,又泛上来一阵失落。家里有变化,只是人不在。冰箱被塞满了,客厅有些零碎摆设,洗手间多了一套洗漱用品,还没拆封。
悄悄往他房间看一眼,床上有被褥枕头,柜子里有衣服,还有一件换下来的T恤搭在椅背。
21天养成一个习惯。纪原总共在我家呆了不到24小时,可能他太自然了,让我的习惯速成,甚至能预想下一步就是依赖速成。
“嘀——”身后车喇叭催我。
绿灯了,慌忙起步。心里自嘲,这个点回家也是倒头就睡,他在不在有什么区别?
结果开进小区,正要进地下停车场,远远看到入口处站着一个高个子。
穿得很家居,偶尔无意识地动动脚,低头正在玩手机,脸被屏幕的光映着,是纪原。
我车速放慢,虽然一眼就认出,还是看了好半天,才终于在他面前停了下来:“你在这干嘛?”
“等你啊,”他循声抬头,拉开车门坐上来,接着说,“以后这么晚回来就停地面吧。”
“嗯。”
车开下去,里面空空荡荡,配合时而不灵的暗淡灯光,还真是有点瘆人。以前怎么没发觉?
停好熄了火,我偏过头看他这一身T恤睡裤,忍不住笑意:“什么时候过来的?”
“晚饭后,”他探过身帮我解安全带,顺便在额头亲了一下,随口道,“陪妙妙玩完,她睡着了我才来。”
我没来由地脸一红,陪完妙妙赶来陪我,怎么感觉自己在和一个小朋友抢人?实在很是心虚:“纪原你不用这么折腾,其实回家住是最好的。”
“嗯,”他顺口答应,看了眼手机,“11点半了,上楼上楼,回家。”
----
我洗漱完,已经将近12点了,难得不是很困。纪原房间门半掩着,试探地走近几步,发现他蹲在床边捣鼓什么。
“你干嘛呢?”站在门口疑惑地往里看。
“这床坏的,”他回身瞥我一眼,招招手,“你来看看。”
“不可能,”我将信将疑,什么年代了,床有这么容易坏?“之前的室友睡得好好的,中间一直闲置着,到你这就坏了?”
纪原笑着叹气,说,“来,你自己看。”
我走过去也蹲在边上,歪着头往底下看。床板是骨架结构,果然中间几块是断的。要说这床确实比较久了,期间也没留意过,一时还真拿不准了。
“但是不影响睡觉吧……”我稍微直起身,下意识又拍拍床垫,反复查看,“感觉四周还是能撑得住的。”
他在旁边看着,突然捞过我胳膊拎起来,轻轻往床边一带,“这样吧,要不你帮我试试能不能撑得住。”
我一个不稳跌坐在床边,看他不太正经的样子,直接气笑了:“你弄坏的吧?”
“我为什么要弄坏,我还要睡的。”他嬉皮笑脸反问。
“反正坏了你就只能睡沙发。”
“你这二房东不负责任啊,”他一伸手够到床边的开关,灯马上灭了,“再说能不能睡试一下才知道。”
----
嗯,我多说一句,这个点回家确实倒头就睡,但纪原在不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042 量变
总觉得这段时间过得特别快。
市场部被周年庆折磨到连轴转,每个人面色都带着不正常的潮红,维持在一种超负荷的状态。我已经预感活动过后身体会扛不住,可能要生场病。
但是停不下来,没有歇口气的时间。
好在忙归忙,心情却还不错,觉得自己像是个走钢丝的人,小心翼翼地达到刚刚好的平衡。
比如现在的团队处于最佳状态,大家专注于自己的部分,齿轮一样契合。
当然了,我们原本几人已经磨合了有段时间,才从最初的不适应,一点一点调整到今天的工作默契。
但顾相宜呢,是不一样的路数。
她依旧在自己的节奏里,偶尔通宵加班找灵感,第二天上午就架几张椅子睡在仓库;
依旧穿各种颜色的t恤上班,办公室常备一件衬衫,重要场合才会临时换上;
依旧不爱开会,跟自己相关的工作才会听听,其他时间不是摸鱼就是在打盹。宋青青有时候讲着讲着会生气,让她出去。
我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都在他身上重新找回宋老师的感觉,忍不住觉得有意思。顾相宜像个顽劣的学生,但不听话的同时又天赋异禀。
她有很多奇思妙想,灵感来了完全是打鸡血的劲头。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发在公众号,阅读量不断刷新记录。
老师都偏爱天才。宋青青纵使头疼,往往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齿轮的契合是以宋青青的让步为代价,还挺稀奇的。
——
再比如,纪原常常在停车场入口等我下班,像是对忙碌一天的安抚。有时候会一起去趟便利店再回家,有时候会在小区绕几圈,仿佛以前在小公园散步。
有天,没在停车场见到他。我匆忙上楼,刚开门就闻到饭香,循着味儿直奔厨房果然发现纪原在做菜。
翻炒的动作干脆熟练,片刻回头看到我,略带惊讶说:“你今天有点早。”
“嗯。”探身看过去,卖相很不错。我啧啧称奇,感叹道,“今天什么日子?厨房居然第一次开火了。”
“厨房第一次开火的日子。”他挑挑眉,对自己的回答很满意的样子。
我哑然失笑,正准备回房间换件衣服,听纪原问:“诶,你没吃饭吧?”
“……没吃。”其实在食堂吃过了。
“嗯,”他随口说,“微信你没回,还担心你没看见。”
打了个哈哈,转头心虚地翻手机。纪原在下班时间发了消息说今晚在家吃饭,我确实没看见。
猛然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林小英了,涌上来一股难以言说的愧疚感。换完衣服匆匆回去打下手,只剩最后一个菜没出锅了。
我已经吃过一顿饭,再美味也只剩饱腹感。但还是手舞足蹈地把每道菜都夸上天,直到脑子里的形容词用光,又开始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