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人生书店》的魅力之一。
剧组励志做好这一季,编剧里不光有M国人还有Y国人,借着剧情还拍了不少Y国风景,当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剧组后来还转战了L市,细节部分加了很多很有趣的东西:比如永远不会放晴的天气;像开火箭一样开的公交车;无视红绿灯一般地过马路;永远都堪比蜗牛还要看快递员心情好不好的快递;仿佛全民都不太好的数学;上到皇室下到政治,左到种族右到宗教,就没有媒体不嘲讽的东西;还有就是遍地都是博物馆和咖啡馆、剧场;任何人都不会忘记的下午茶……
不得不说,大Y帝国的人民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人。
剧本上很多本地Y国演员也都给了意见,编剧组还参考了Y国历史,瘟疫、火烧、杀人狂之类的。导致成片看起来不像M剧倒像是Y剧,有种矜持的优雅在里面,偶尔还有些幽默感,各种黑自己什么的,让人会心一笑。
麦秋拍着拍着都感觉,自己好像更了解了Y国人一点,很好玩的一个国家。自己之前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还挺不习惯,看完几集之后居然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哪怕是她也提了一点意见,比如楼层什么的,她这种华夏人很容易弄混。
因为麦秋演的是M国人,所以走错楼层的变成了一个总是搞不清同学住哪一层不小心被同学邻居杀了的华夏“女鬼”。
拍戏拍的很爽,可是麦秋真的很忙,她之前在华夏签了有些品牌的代言,总要回去配合商家做活动。华夏的商人,简直恨不得每天都在过节,促进消费。加上研究剧本,读书,写报告,她感觉自己一个人要分成八瓣才够用。
而且最可怕的是,她还要飞M国配合剧组做宣传。
华夏坐飞机飞M国还是Y国都要十多个小时,这导致麦秋要经常倒时差。剧组其他人只要在Y国和M国之间飞就好,中间只是几小时的路程,麦秋却要经常从Y国飞到华夏,再从华夏飞到Y国或者M国,本来作息正常的人也变得不正常了。
她变得该睡觉的时候非常精神,该精神的时候困得要死。
这种状态很自然地影响到了拍戏,魏永宁和爱德华都跟她说减少宣传活动,麦秋没同意,特殊待遇搞久了是会出问题的。她不得不靠着系统给的咖啡和褪黑素倒时差,硬是调整过来后,剧组的人到底没说麦秋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克雷格跟麦秋熟悉了起来,他经常趁着空余时间来找麦秋提前对戏。
在片场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我最近活动也比较多。”他说的非常自然,如同这么做跟麦秋毫无关系似的。克雷格还拿了不少他大学时的笔记给麦秋,除了纸质有些旧,整体保存得非常完好。他笑着说道:“前几天打扫房间,正好看到了这个,感觉你应该能用得到。”就是年代比较久远了,还让麦秋别介意。
不夸张的说,麦秋挺感谢他的,克雷格这样不着痕迹地帮她也不知道多少回了,包括宣传活动的时候也是,有些怪异的问题他直接就帮她挡了。虽然她自己也能解决,但对别人的善意还是很感激的,尤其是她真的很累的时候。
真不愧是绅士国出来的绅士。
“谢谢你,汤姆,”麦秋接过笔记,真心实意地说:“你真的帮了我很多。”
克雷格耸耸肩,微笑着说:“我在等你的那顿饭,不在学校食堂吃的。”
麦秋顿时笑出声,然后想了想:“那不然明天拍戏结束……”
克雷格无奈地搂了搂她的肩膀,笑着道:“开玩笑的,你太忙了,需要好好休息,而且……我应该也不至于缺少一顿饭就饿死了。”他做了个咽气饿死的表情,“等这部戏结束,或者,你去了R大再说?”
自从在M国拍戏开始,麦秋就已经习惯了周围的人无论男女都搂肩抱腰了,以前还会吓到,现在早就不会了。之前麦秋还跟金栋洙交往时,他看到类似的视频时还会吃一下醋,分手了就没什么醋好吃的了。
她也渐渐的学会了用这种方式表达亲近关系,虽然骨子里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别扭。
说起来克雷格这个人绅士是真的绅士,但本人也真的很幽默有趣,经常戏精附体。两个人最开始排练的时候,麦秋还以为会很尴尬,怎么没想到看起来很正经的人也非常会说笑话。麦秋也就一起放飞自我,结果他被逗笑时笑得比她还大声,一口白牙露得齐齐整整。最神奇的是,他居然还学过中文,据说是大学选修课学的,发音在外国人里算是很标准的。
标准到什么程度呢?他是剧组里少数能念对麦秋名字的人。
Y国演员里会多国语言的还挺多的,但会中文的好像就不那么多了,好多剧组里的Y国演员也念不对麦秋的名字。
麦秋天天被人叫“Q”,她自己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好吧,”麦秋自己是觉得单请一顿饭太容易了:“也许你愿意尝试一下中餐?我做的。”
克雷格有点惊讶:“当然,你现在就让我期待起来了。”
“别抱太大的期待,不一定合你的口味。”麦秋去过Y国中餐馆,有些都是外国人的口味,她吃不惯。
“至少比学校食堂好一点?”克雷格还是很会找对照组的。
这样麦秋就充满了信心,她笑道:“那倒是真的。”
忙完了最热闹的一阵子,麦秋就不需要回华夏了。上官芷跟麦秋说她自己在华夏闲不住,带了个新人,就是之前求麦秋帮忙的容远。上官芷说要找新人,容远自己找上她的,麦秋也随她,因为看起来容远那孩子还挺有眼力劲的。
再说麦秋接下来要一直在国外读书,总不好真的让上官芷跟她一起挺尸。
只是偶尔还是要营业一下,不然粉丝真的越来越少了,于是麦秋自己拍vlog,拿着运动相机给众人看她的学习成果。
天天挂着黑眼圈,左手咖啡右手大部头,叹曰:“年纪大了,熬夜能力不行了。”
许久没营业,瞬间转发成群,后来还上了热搜,麦秋给网站的保护费一直交着,所以没有被限流。之前都是商业活动,活动前她隐身,活动后她又隐身,粉丝们十分的不忿。不过现在麦秋一发消息,大家才知道她在读书。
有人奇怪她读什么大学,因为现在不是开学季,麦秋说自己在努力考学,还没有上,只是在假装自己热爱学习。
假装学霸人设太容易翻车,她先自己黑完了,后面黑子就不好黑了,粉丝们都在安慰她一定能考上的。
麦秋自己先打个预防针:“等我考上了再告诉你们是哪,考不上就当我热爱学习了吧。”
粉丝一个劲的说能行,麦秋一个劲的说别太相信她,路人看得都笑得不行,这种画风的微博如此清奇。
不愧是麦秋。
是的,麦秋现在跟同期的小花早就不在一个级别上了,中花里转型成功的第一人。《人生书店》第二季宣传声势要大得多,拍出来之后反响也很好,逼格高,爆点也有,口碑和商业同时成功的典范。只要没有烂尾,麦秋继续演下去,她就是彻底的中花领头羊,甚至有挤进大花队伍的可能。而且很多人研究麦秋的营销规律,有人学着走一样的路线,可惜没什么用。
也有人趁着麦秋不在国内,用资本施压,干脆抢她的活动和代言。不过商人总是很精明的,麦秋的待遇始终不是代言人待遇,但也不会无缘无故跟她解约,明明是有热度的人,就算没有热度,也有逼格在,抢也是没用的。
而且麦秋开价不算贵,性价比很高,配合度也不错,还算是很招人喜欢的明星。
比较尴尬的是中花里已经有人开始结婚生子了,麦秋比较年轻,但也还是有人念叨她单身什么的。
仿佛只有结婚生子才是成功似的。
麦秋参加商业活动的时候也有人问到金栋洙的问题,麦秋就说两个人还是有通通电话,发发消息什么的,和平分手还是好朋友。于是就有记者问起了麦秋跟克雷格,《人生书店》第二季,不管是台词还是场景,两个人对戏时火花噼里啪啦的,隔着荧幕都能看到,所以也就难免有绯闻出来。麦秋打太极说是朋友,有没有发展的可能?她跟谁都有可能,跟记者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