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早晚要把自己给作死。
麦秋的意思是:“我现在还是主要想把这部戏拍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话一下就戳中了唐鸿信的痒处,连连点头:“说得好。”他本来就是个“死跑龙套的”,能娶到他当影后的老婆,别人都说他交了好运。只有梁岚珍跟他说:你现在做不到,不代表你以后做不到。这个影帝是他费了多少力气,甚至不在乎“毁容”才得到的,他因为有张帅脸,比起别人要多努力十倍二十倍三十倍,没人比他更珍惜工作。
梁岚珍知道她老公的经历和性格,也给麦秋点了个赞:“你会是一个好演员,现在很难得有你这么敬业的人了。”她也经常做活动捞金,有剧本她也会认真演,但她也见过不少敷衍的艺人,都是常态。
所有剧组的工作人员讲究的都是什么时候收工,这时候就看导演和演员,两者有一方敷衍,整个剧组都完蛋。
麦秋有些不好意思,她还真不是为了说出来讨好影帝夫妻的,只是单纯的觉得,要整人也得影片上映后再说。
团体合作,从来都不是你压我我压你就赢了,卫新蕾出了事,整部电影都不会有好下场。当然,她要是演的太烂就属于另说的范围了。就像秦豫章那次,女演员X毒,整个剧组都要严重被拖累。
现阶段,还是不做什么的好。
唐鸿信也这么认为,他是男主之一,要是他强烈要求,剧组导演也会考虑他的想法,但他还是觉得拍好戏更重要。梁岚珍看老公和麦秋都这么说,就只好先捏着鼻子忍了,等上映后的。
一直聊这个话题怪闹心的,说完了目前的决定,几个人就聊起了其他的事情,麦秋发现梁岚珍是《竹与君》十级爱好者,于是就跟金栋洙一搭一唱的说起了拍戏时的趣事,后面就都是英文交流了,麦秋反而有点拖后腿。
看来她也该让上官芷给她请个英文老师了。
一顿和谐而美好的影迷见面会,不,晚餐后,四个人都变得比较熟悉了,大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还照了几张照片各自贴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粉丝们都说不知该羡慕谁更好,明星追星太方便了,嘤嘤嘤。
剧组的拍摄照常,麦秋跟唐鸿信对卫新蕾照样采取少见面的态度,导演和制片人也都很满意。
有人却不满意了,不满意的那个人正是话题中心的卫新蕾。
人都是贪一想二的,卫新蕾更是从不掩饰自己是个欺软怕硬的人。既然麦秋这么“软”,她不继续捏一捏简直就像地上有钱却不捡一样,太对不起自己了!
两个女主演的戏份本就不多,麦秋都快杀青了,卫新蕾顶多比她多一点,但也不会多太多。
这时剧组的导演和制片人收到了通知,投资方想给卫新蕾加戏。
导演、制片:“……”草!有完没完?!
制片只好又额头冒青筋地跟导演商量:“你要求的大场面,后面还有几笔款没打过来呢,再说现在重拍前面的,花的钱就更多了。”
现在的撞车、爆炸场景多数都是实体加特效,实体花钱,特效更花钱,这时候有人撤资,临时不可能太快找到别的投资人。人家就是瞅准这一点,才拿捏他们。
要是导演现在把卫新蕾撵走,也不是不行,那后续的剧本就全得改,哪来的时间呢?这一天天都是钱。再说一个讲警匪、卧底的故事,不来几场爆炸戏,撞车追逐戏,谁要看呢?到时候可就比多个垃圾女演员更迭口碑了。
答应还是不答应?这真是个艰难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么么哒!感谢在2019-12-18 23:52:28~2019-12-20 00:00: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缇拉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5章 人品
《雄鸷》的剧本是导演自己构思, 再找常合作的编剧写的。再加戏,自然还是得找编剧, 编剧听完导演的难处, 和导演两个人商量了半天,后来到底给卫新蕾加了几段戏。
既然要加戏, 其他人当然也要通知到,所有的工作人员, 还有两个男主演。特别是两个男主演。
麦秋杀青时,正好是她去世的戏份,拍完戏导演给了红包,剧组的人都跟她好好道别。唐鸿信跟麦秋悄悄说她算是脱离苦海了, 可怜他们还要在苦海里待着。这几天就连另一位影帝也对卫新蕾厌烦了, 导演加的戏都是和卫新蕾一起的对手戏, 基本上都是没营养的东西,多她俩五少她一十, 有她跟没她没什么不同。
这还看不出来是加戏, 当他们这么多年吃干饭的吗?
有趣的是,后来影片剪辑完做宣传时,主要宣传点在两位影帝和麦秋身上, 卫新蕾的名字基本上没怎么提。
投资方虽然站在卫新蕾那边,但他们也不全是人傻钱多,现在市场早就不流行流量扛票房了。尤其是卫新蕾这样的早期流量,当年最容易赚钱的时候还能吹一吹多少亿女主角,后来扑了两部电影就没人再提这事了。
现在这部戏他们允许加戏也是在导演可控范围内, 再说有的是观众看到流量名字就不想去看,宣传这方面当然也要顺应潮流。卫新蕾工作室就算想宣传一下,投资方都要硬是把她压回去。
等到影片上映,观众就更是看出来了,卫新蕾戏份实在有点太多余了。事实上导演就是故意的,专门加那些一看就是水的戏。关键剧情里卫新蕾压根没有几句台词,她就是负责当花瓶的,必须得给他当个重要时刻话少的花瓶!
说白了,凡是有点艺术成就的导演,没有几个不是暴君的,就算外表谦和,内里也还是拍的是自己的电影。
麦秋也是在首映式上配合宣传的时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电影,才看明白导演的套路的。按她自己做娱记的眼光来看,卫新蕾是真烦人,不是她本人,而是演的角色很烦人,明明该是个令人充满好感楚楚可怜的角色。
而麦秋自己的角色戏份确实挺少的,比她以为的还要再少一点,但是效果拔群。
麦秋跟唐鸿信的感情戏,有点像大小姐与坏小子,带了几分童话的色彩,特别的美好。
所以她的角色死的时候,场面也更煽情,唐鸿信没有撕心裂肺,而是无声地抱着她嘶吼,配着音乐,看得非常令人惋惜。麦秋甚至听到身后某个角度有小姑娘呜呜地哭了,还哭得特别真情实感,真是令人无奈又好笑。
第一次看到自己“死”了,感觉有点怪怪的,但是好像又不是讨厌的感觉。
麦秋盯着屏幕默默地感慨,电影真是一种神奇的魔法。
难怪有的人愿意为了它奉献一生。
电影上映一周后,口碑基本上就定下来了,上官芷拿着手机乐个不停:“他们都说卫新蕾以一己之力让《雄鸷》降了一等,本来是七分到八分的电影,现在硬是在六分七分中间徘徊。你说,唐鸿信他们是不是得讨厌死她了?”
麦秋也是看宣发就看出来了,投资方对卫新蕾到底什么水平还是很有数的。之前电影上映前对卫新蕾闭口不提,半个字都没说过,现在公映了,网上就成了一水儿的卫新蕾艳压麦秋的通稿。
但最后剧组跑宣传却压根没有卫新蕾的事情,也是挺搞笑的。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操作,长见识了。
说到这一点,上官芷也有那么一丢丢的不满:“路演全是你跑的,现在本来就是春节档,就去了一个晚会,太亏了。”那两个影帝光是演戏,对他们当然没事情耽误,跑路演也很积极。麦秋好歹还是个歌手,这么多赚人气的机会,最后只挑了个比较大的电视台,还是看在闻相的面子上去的。
想起来就有点心痛,都是钱啊!!!
“就当宣传一下自己了。”麦秋心平气和,人家影帝都能各个城市跑路演,她有什么好叫苦叫累的?难道跟导演和制片说,不行,我得缺席去参加别的晚会顺便彩排一下?那不就等于把刚建立的好印象全毁个稀碎了?要是那样的话她在他们眼里估计就该跟卫新蕾虽然相差一些也差的不远了,拍戏的时候有你,宣传的时候没你,没这道理。
春节档的活动通告已经比起平时要少很多了,起码很多的综艺都是停播的,他们参加的多数都是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