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的哀嚎回荡在牢狱,重重击打在杜思心上,手中的信被他郑重塞进衣袍里。
牢房外的天仍是灰蒙蒙的,杜思立即离开衙门,在那里的空气仿佛都无比浑浊,此时此刻,他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是关系此案的三条人命。
孙平一封人在外,看到杜思肃穆的神情似乎明白了什么,大家一语不发、沉默的跟在他身后。
一行人走在街上,很快便融入人海,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每一滴水珠仿佛承载比石头还要重的份量。
第32章 书房女尸(八)
杜思一行人兜兜转转,终于来到秦氏被害那晚在庄府附近打更的人,他对此事有些惧怕,毕竟是桩人命案子,一不小心扯上些关系到别人嘴里就变了味,在杜思极力劝说下,打更人终于松口了。
“秦氏遇害那晚确无大事,要说这雨下的时间…我可真记得不太清楚,不过寅时确实下了雨,可没到二刻便停了,这次一停就停到卯时,期间再也没下过雨。”
杜思大惊,秦氏的贴身丫鬟莺儿分明说自己寅时三刻去秦氏书房送茶,那时雨还是下着的;县令捉不住凶手便要拿他们问斩,事关性命莺儿绝不可能撒谎。
回去途中,杜思将案情说给孙平等人,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虽表遗憾却劝解杜思不要参与此案,只因这个邺城的县令来头不小。
“他是从京城调过来的,据闻犯了什么事,来这里避避风头。”孙平不愧为隆化县资历最深的捕快,即便到了邺城仍孜孜不倦的吸取八卦,“这位大人是当今圣上的表亲,惹了他我们可吃不了兜着走,即便杜大人身后有个做知府的干爹撑腰,却也是要看他眼色行事的。”
杜思不语,只挺直胸膛向前走,孙平一见他这幅模样就知道他没听进去,又在旁说了许多软话。
杜蘅望着杜思孤进的背影,叹了口气。
“大人,您平日的作风我们都看在眼里,可这儿不是隆化县、是邺城!”孙平见绕不到杜思身旁,便跑到另一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人,事已至此,您也算仁至义尽、穷力尽心了。”
“是啊大人,切莫以卵击石、落得个粉身碎骨…”小李紧接着说道。
杜思骤然停下脚步,差点没令孙平撞到前面的人身上去。
“何谓生死有命?以卵击石又是何意?”杜思望着孙平与李顺,一字一句问道。
“这、这…”孙平词穷,竟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些人蒙受冤屈,难道就因这个皇帝的表亲能力不当,捉不来真凶便要白白搭上自己性命、洗颈就戮?”
杜思步步紧逼,丝毫没给孙平留半分面子,孙平脸涨得通红,硬是憋着没有说什么。
小李瞅瞅他们,缩着脖子沉默了。
“我虽非朝廷命官,却也掌握着隆化县数百人的清白,如此荒唐错判摆在面前,叫我心里如何过得去?”杜思没有动作,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瞳却比石桥下的清水还要澄澈。
孙平心中一震,想起了杜思第一次反驳自己的场景,与那次不同的是、这一回他终可正视这位少年,这位年轻气盛、还未遭受挫折的年轻人。
“孙捕快,我知您对我的好意,但我情难自禁,已经答应庄府那位下人的请求,还有这一封信。”杜思从衣袍里摸出信封,“这是庄府那位算账先生写的,您可猜的出他的用意?”
孙平盯着信看了半晌,随即摇头。
“他告诉我若他遭遇不幸,定要将这封信亲手交予他父母手中,这一番良苦用心,你说我怎能借故推脱?”
杜思声声铿锵有力,在场的人沉默不语,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牵扯自身利益的事,谁又能保证公平公正?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蒙受不白之冤,恕我不能奉陪,告辞。”
杜思转身走了,杜蘅连忙追上去,小李拉着孙平又去了茶馆,天依旧灰蒙蒙的,空气沉重的令人喘不过气。
杜思又去了庄府,由于他没有理由与身份,多次被拒之门外,主仆二人只得回到客栈,杜思倚在一边,冷冷看着他们无功而返。
杜蘅又劝了杜思许多话,却无济于事。
傍晚,杜思屋里的灯又亮到深夜,一人突然推开房门,光明正大踏进房。
杜思坐在桌前,对着自己写的案宗发呆,一片烛光投影在他脸上,却没有几丝温度。
“大人,已经到寅时了。”一道男声从背后传来,杜思即便不回头也能猜出他是谁。
“为何还不睡。”杜思说道。
身后青年不语,两人这样僵持了一会儿,最终,这场拉锯战以杜思的转身而告终。
“邺城秦氏一案,被抓进牢的嫌犯都是清白的。”杜思喃喃道,随即将此事一五一十倾诉于口。
“我知道他们没有杀害秦氏,却不能参与此案调查。”杜思望着桌上的火烛,一条团火光在他瞳中燃起,“难道能做的就只有替他们收尸吗?”
井恒仍不语,一双凤眸俯视着杜思,眼中不知是何意味。
“济世洗冤,惩恶扬善,确实比我想象中难的太多,就连霖水一案,我都要靠身后那位做知府的干爹大人。”杜思突然笑起来,口舌间尽是苦涩。
“你破了霖水一案,真相得以证实,戚絮贞名节保全,此案因你侦破,与他人无关。”井恒缓缓开口,却比任何安慰都要有力。
杜思望着井恒,原带几分无助的心渐渐明了。
“你很强,杜大人。”井恒双眼微眯,嘴角轻勾。
杜思起了兴致,又同井恒说许多话,直至躺到床|上仍不消停。
思绪逐渐飘忽不定,他不知何时睡了过去,唯记得井恒最后的话,让他安下心。
邺城进入了睡眠,万物宁静,一尖月牙破雾而出,皎洁月光洒落,照亮整个县城,犹如一地散银,接连数十天的雨,也终于停了。
作者有话要说:宝宝们,榜单字数够了,明天要停一天~(不要打我、我这么可爱o(^ω^)o
正好明天下午考试,我从下午三点学到现在,真是石乐志,快要被学习玩坏了(滑稽
最后,祝大家双十二快乐=ω=
第33章 书房女尸(九)
杜思又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他虽体弱,却教给杜思许多事情,直至这位老人将一本书交给了他——那正是原身一直翻阅的手札。
杜思已隐隐猜出这位老人的身份,他因上了年纪,眼瞳已不复往日清明,惟有在谈及刑狱之事时极有精神。
他一直向杜思传授刑狱断案经验,杜思没有动作,在一旁静静聆听。
“刑狱之事,任重道远,天下苍生,为民谋求福祉之人不在少数,却独独少了一样为他们证明无罪的人,仵作虽非朝廷命官,却恰恰是验证真假、还原真相的那一样人,你万万不可误判错判,凡事都要多加留心,切莫听信一面之词、助长邪佞风气。”
杜思点点头,又有些羞愧,眼下邺城秦氏一案非他所管,他已答应狱中庄府的三位下人查清事实真相,却不能亲身实施,邺城县令来历显赫,自己又无官位…
难道这一回真要如孙平所言,弯腰做人?
“若因粗心马虎、疏漏疑点而误判人命,实属不该啊。”
即便是梦,却与世事一般难料,慈祥的老人表情突变,睁着一双铜铃般大小的眼死死盯住杜思。
“杜思,答应我,一定要亲身验查,用自己那双眼睛辨清真伪,莫走我的老路!”
这位耄耋老人突然一把抓住杜思,那双瘦如干柴的手像铁链一般紧紧缠住他,令他不得挣脱束缚。
“为什么?你到底做了什么?”杜思大声喊道,眼前的老人置之不闻只是,固执的重复着那几句话。
“若非亲眼所见,不可轻信于人!答应我、答应我!”
“我不是你的亲儿子,你硬要逼着我做什么?起码把事情说清楚啊!”杜思挣|扎道。
“答应我,答应我!”
杜永秋执着道,同时手下力气剧增,抓的杜思疼痛不已。
“好、好,我答应你!”杜思疼的不行,不得已答应道。
杜永秋身影像被风吹逐的白雾,逐渐散去,杜思心跳如雷,慢慢数出一口长气,可当他还没缓过神时,杜永秋的脸又骤现于眼前。
“我的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