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细细一看,那人身段瘦长、背影佝偻,手上还提着东西——正是那李三。
“李三,你在此处做什么?”杜思上前说道。
“大人!”李三一回头,眼里满是殷切期望,“小民的鸡可找回来了?”
杜思有些羞愧的摇摇头。
“诶…不急、不急,大人断案要紧。”
李三叹一口气,脸上多了几分遗憾,不久,他将手里包裹妥当的东西往杜思怀里一塞,竟是要送给他。
“李三,你这是作甚么?”杜思急忙递回去,这东西沉甸甸的,似乎是水一类的玩意儿。
“大人,你就收下吧。”
“不能收,不能收啊!”
二人推脱半天,李三急道,“大人未及弱冠,便已懂得辨别黑白、识得善恶,要不是大人您,小民恐怕早已入了牢!”
“这是我的份内事,你又何必这样客气?”
李三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说。
“大人为这案子整日奔波,我们都看在眼里,大人为此事淬力亲为,小民怕日子长了、大人身体吃不消,此行而来送锅鸡汤给大人补补身子。”
杜思手里又被硬塞进那锅鸡汤,可这次,杜思却无推脱。
“我年纪小,你们大可不必这般费心…”
“欸,这是哪里的话,是小民一家仰仗了大人。”李三连忙摆手道,“小民午时三刻来到衙门,堂役说大人有事出去了,小民便在此等候…”
李三一边说,一边看着鸡汤。
“小民怕大人不收,就一直等,可算是等到您了。”
他展眉一笑,脸上的褶子堆在一起,却分外温暖,杜思眼瞳微动,心里悲喜半掺,说不上是何滋味。
“这是贱内熬的鸡汤,口味尚过得去,大人若不嫌弃,就收下它吧。”
杜思怔怔收下鸡汤,待他回过神,李三的身影消失不见,他连忙将鸡汤塞给杜蘅,大步奔出去。
“公子,你要去哪里啊?”
身后传来杜蘅的呼喊,杜思却已到了红门外,抬头一看,李三已走到大道尽头。
“杜大人,不用送啦——”
李三的身影融入人群,很快便消失不见。
杜思面带怅然,慢慢走回衙门,于暗处的一人悄悄望着这一切,他凤眸微眯,绵长而幽深。
傍晚,杜思正记录案宗,杜蘅端来鸡汤想给他乘上一碗。
“瞧我这记性,鸡汤都凉了,我再去热热。”
“慢着!”杜思拦下他,“把碗给我。”
“公子,凉了就不好喝了。”杜蘅关心道。
“谁说不好喝了,你家公子觉得这是全天下最好喝的鸡汤!”
杜思一把夺过,咕咚咕咚喝下去。
窗外明月清风,照得隆化县一片明亮。
作者有话要说:我可能蹭了个假玄学,只涨点击不涨收藏,以前其实自我感觉挺好来着,现在看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_ゝ`
请大家动动小手指,帮我一把吧(滑稽
第9章 偷盗案(八)
第二日,杜蘅得了风寒,卧病在床,杜思独自前去赵四家勘查,却并无再多收获,倒是撞见力差来搬运大米。
“杜大人,小人想同您商量件事儿。”赵四拉着杜思走到院角小声道。
“小人倒是丢的起那几袋米,可李三家境清寒,上头还有八十老母,小人怕他受不住啊…”
赵四面色忧愁,杜思拍拍他肩膀正声道。
“你且宽心,不出四日,我定能将窃贼捉住,还你与李三的清白。”
“真的?”赵四讶异。
“当然是真的,天底下哪还有恶人当道、叫清白的人去背锅的道理。”
杜思这一番话成功抚慰了赵四,他当即眉笑颜开,伸手在自己衣袖里摸索,似乎在寻找什么。
杜思瞧着瞧着忽然就明白了。
“大人,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
“赵四,万万不可!”
在杜思强烈要求下,赵四终于收回银两。
“杜大人,您这样尽心尽力,小人真真是承受不起啊。”赵四一把跪下,任杜思说什么都不肯起来。
“赵四,你这又是何必呢?为乡亲父老排忧解难是我的本份,哪来承受不承受这一说?”
杜思严肃道,乌黑的双瞳发亮,竟叫赵四移不开眼。
“快快请起,我还要秉办公事,莫要阻拦公务。”
赵四被杜思扶起来,他两眼朦胧,脸颊已流下两行泪。
“叫大人看笑话了。”赵四赶紧拭泪。
“你且放心,我定会将那窃贼缉拿归案。”
杜思笃定的面庞多了几分坚毅,看上去倒不像一个正值青葱的少年。
二人走出赵四家,杜思抬腿正要去别处,这时,一个健硕的身影引起他的注意。
此人正是力差其一,要说他有何引人之处,便是他过快的速度与力气了。
杜思不禁停下脚步,仔细观察那名力差。
他似乎对这院落极为熟悉,凭他肆意在院里走动这一点,杜思认为他与赵四关系定不一般。
“杜大人,可有疑问?”赵四走过来道,“说起来,大人曾叫我注意走动院落的人,这些个力差信誉极好,应是没有问题的。”
“…那名力差与你最能谈得来吧。”杜思一指那人。
“大人果真聪颖过人,他叫张齐,以前读过书,肚子里有点墨水,还有得一手记货单的好本领,平日都是由他带领力差送货的,就连酒馆里的酒都是他运的。”赵四赞不绝口。
“名为张齐…。”杜思沉吟,“既然他读过书,为何还做这苦力活?”
“说来也是奇怪,小人也挺纳闷…”赵四思索几番,又道。
“人各有志,他虽有些才华,却也乐得此般。”
杜思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二人就此分别,杜思匆匆赶回衙门,想寻小七询问城南之事。
“王七今儿一大早去城西巡逻,没个日头不会回来。”孙捕快嘴一横,摊给杜思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今日衙门有些忙,许多兄弟都抽不开身,县尉与典史大人都随知县大人去了霖水县,我看这样;就让井恒兄弟陪你去破案吧。”
孙捕快也没等杜思同意,转身便去找井恒,说起来,孙捕快是这资历最深的捕快,杜思虽职位比他高,却自知一些道理,平日同孙捕快口头吵上几句,也不会逾矩。
而当井恒来时,杜思无暇想这些…于是,事情就发展成这般。
杜思走在大街上,身体僵硬,手足同步,后面跟着一位身形高大的英俊青年,气氛甚是古怪。
“…”杜思瞄了眼沉默不语的井恒,犹豫道,“井恒兄弟,我这里也没什么大事,你可以…”
“大人要寻城南赖四,我知道他住何处。”
一道动听而富有磁性的嗓音竟有种奇异力量,将杜思心头那几分浮躁镇压。
“大人,事不宜迟,请走吧。”井恒毫无拖泥带水之意,催促着杜思前进。
“好…”杜思只觉得井恒这一生大人叫的他心里发虚。
怎么看,井恒都像他上司更多一些…
兵贵神速,二人速度比以往都快上一些,不足一个时辰,便从城北赵四家来到城南。
城南一片荒凉,比起城北要逊色的多,这里老弱不占少数,地上坑坑洼洼,稍有不慎就会摔得鼻青脸肿,不幸的杜思刚入城南没多久便摔了个狗吃屎,他身后的井恒眼睁睁看着,也没去扶一把。
杜思望着井恒那张冷脸,心里直呼倒霉。
二人在一处偏僻地段停下,井恒正对着一座极破的院落道。
“赖四就住此处,大人请进。”
杜思上前敲了敲门,等了好半天,才听得脚步声。
门后是一张满是横肉的脸,一个约六岁稚童般大小的男人缩在门后,一双三角吊眼盯着杜思来回的打量,十分警惕。
“你是谁?”他的声音也是粗粝无比,不堪入耳。
“在下名叫杜思,今日奉官府之命,前来调查城南人民幸福指数,贯彻全面小康生活水平…”
杜思一番话将赖四说的头晕目眩、双眼发懵,他摸摸脑袋,脸上的褶子比以往又多了几分。
井恒双眼一斜,默默注视着杜思。
“现下方便我进去吗?”杜思笑眯眯道。
“请、请进。”赖四虽没听懂,却也明白这是官府的人,他连连闪开身,放两人进来。
杜思将门打开,走进赖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