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对啊,”林夕一听也很是激动,“我们接下来可能会在欧洲待一段时间,如果寒假方便的话,欢迎您和师娘一起来找我们玩儿。”
“好……好!快喝茶!”
二十五
时隔多年,再次踏入母校,原本就斑驳如古墙的历史建筑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校园里的空气却总是能够让林夕品出一丝时光的味道。
从老顾办公室里出来后,她一时思绪万千。
林夕一直是一个不想回忆、不愿回忆、不屑回忆的人。
所有的珍贵过往在她看来都是她轻装前行的拖累,所以她也拒绝去感慨时光、描摹时光、体味时光。
然而今天,看着虽然依旧如记忆当中一般锋利而又温和的老顾,聊着他年轻时的梦想和近些年来平淡的生活,她突然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和命运的无常。
牵着Sean的手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林夕闭上眼睛,深呼吸,放纵回忆肆虐。
其实若说具体细节,她早已记不大清。
所以,她只能闭上眼睛,用眼前熟悉的橙红色来寻找当年的感觉。
似乎,曾经有人在那边的长廊下向她道歉。
似乎,曾经有人在校门口拦住她,祝她生日快乐。
似乎,曾经有人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差点和她相撞,然后告诉她,她喜欢她。
似乎,曾经有人在操场的看台上对她大摆脸色,然后又在十班门口心甘情愿地称她一声朋友。
似乎……
“小心台阶。”
林夕睁开眼睛。
原来,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走到了天桥下。
她侧头看向Sean高大宽厚的肩膀和他眸中满溢的柔情,和他一起,一步一步跨上台阶。
站在天桥上,看着桥下的车水马龙和前方斜斜洒下的温吞却不刺眼的阳光,林夕终于想起。
很多年前,她曾在这里看到一个少年。
阳光下,他笑容灿烂,眉眼温柔,惊艳了她灰败苍白的青春岁月。
她也曾许愿,希望遇到一个可以拉住她的手,让她闭着眼睛也可以义无反顾向前的人。
现在,他就在身边。
番外三 像流星划过夜空
像流星划过夜空
文/林夕
无论过了多久,每当看到流星,我都会想起你。
——题记
第一次看到流星就是和你一起,你指着天空对我说,它是生命中最偶然的必然,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幸运。
我只是笑,却没有回答。
对于我来说,最偶然的必然,最难能的幸运,就是你啊——你的出现就像是一颗划过我灰暗夜空的流星——穿破迷惘,冲破绝望,在我的世界里留下了最美的印记。
你拯救了我的孤单,弥补了我的缺失,填满了我的空白。
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候,是你逆着汹涌的人潮奔向我,抓紧我,告诉我不要害怕,还有你在。
在我被伤得体无完肤,被所有人误解之时,是你坚定地站在我身边,告诉我不需要解释,你从不信谣言。
在我咬紧牙关,打算拼命硬抗外界的攻击时,是你拍着我的肩膀,展开双臂把我拥入怀中,为我遮风挡雨。
在我困顿疑惑的时候,是你三言两语就点醒了冥顽不化自以为是的我,带我平缓地走出思维的误区。
我们亦师,亦友,亦知己。
你告诉我,孤单是人生的常态,要学会乐在其中;你教会我,自爱是人生的第一课,爱别人之前要先学会爱自己;你告诫我,不可过度依赖,因为同行终究只有一程。
于是,我学着你的样子,开始享受独处,不惧流言蜚语;我试着爱自己,坚持原则底线;我变得冷静独立,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淡生命中的相聚离开。
我以为这样就是长大,这样就可以独自一人去面对这个世界。
或是,和你一起。
可你却在那个有流星划过天幕的夜晚,温柔地告诉我,你也终将离开,我们终须分别。
是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你早就说过的。
然而,我还是任性地闭上了双眼,悄悄对着流星,对着你,许愿。
我希望你可以不要离开。
如果一定要离开的话,我希望你可以留得久一点,久一点,再久一点……
终于,这一天还是来了。
我没有哭。
望着你远去的背影,我微笑着转身,低头打开了你塞给我的纸条。
【爱是永恒。】
是啊,我怎么忘了。
你原自光年之外,为我而来。
我们终将重逢。
后记 关于南柯一梦的N个关于
关于南柯一梦的N个关于
关于青葱岁月
提笔开始写这部分后记之前,我特意去网上查了一下“青葱岁月”的具体定义和解释。
与我所料相差无几,青春年少,匆匆而逝。
我们总说人生百态,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们的青葱岁月里到底发生过什么,那段光阴本身都是充满共性的。
稍纵即逝,转瞬即失。
虽然青春二字早已与我渐行渐远,但每当往事重提,我心中依旧不免感慨万千。
而这些,都与年龄无关。
如“林夕”所期待的那样,这些年来,我“一路向北”,离开了出生的小镇,离开了读书的城市,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国度,又几经辗转回归故土。
四海为家的生活让我觉得异常充实。我不停地结识新朋友,告别老朋友,而陪伴我一路走来的人却不过寥寥。
但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坦然地接受这一事实,习惯离别。
每当跟身边的人聊起过去的时候,我总会不厌其烦地给他们重述那段所谓青葱岁月里的经典片段。
比如,我和“苏远”的友谊,当初有多美好,后来就有多悲哀。
比如,我对“周晟”有多么感激,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比如,我和“頌諭”在后来的日子里长达七八年的循环往复的争吵、冷战、和好,直至绝交。
再比如,“南柯”。
无论痛苦还是幸福,他们都是我的青春。
短暂而珍贵的青葱岁月。
关于校园暴力
近年来,校园暴力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但我却并不想将我曾经那段与林夕类似的经历盖章定性为校园暴力。
这不重要,也毫无意义。
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只因为高三毕业后看了一部很火的校园小说的开头,里面男主角打篮球的场景让我一下子回想起了初中篮球场上曾经惊鸿一瞥而过的身影。
于是,我有了灵感,打算单纯靠脑补写一部跟自己亲身经历相似但也更加稚嫩的旧日时光。
然而未成想,到了这部小说完结之日的今天,一转眼,又是好多年过去,又有好多人的青春随着时光的洪流消亡得不知所踪。
虽然校园暴力并不是我在小说中主要讨论的话题,但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一段不那么愉快的学生时代,但现在已经能够足够客观地独立思考、反省那段时光的女生,我很愿意分享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这是母亲从我小时候起就不断对我重复的一课,我深得体会,也一直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
现在回想,初中时的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必须承认,那时的我性格偏执、爱钻牛角尖、对情感极其依赖。
这样的性格直接导致了我对自己要求过高,同时也理所当然地以同样的要求去胁迫别人。
这样不对,但却是我后来才知晓的。
其次,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写完这句话之后我停顿了很久,因为不知道要以一个什么样的表述方式来直接地阐述这个观点,直到一只蚊子飞过来落在我的胳膊上,而我毫不犹豫地一巴掌拍死了它。
现在胳膊有点疼。
小时候,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父母以古代圣贤的标准要求我,我尽力照做;读书时我刻苦努力,老师鼓励我们要有上进心,孜孜不倦,于是我事事力求完美,毫无怨言。
这些都不是坏事,可那时候的我却没有想明白,佛不是一天修成的。
我忘了宽容自己。
以身饲虎是佛祖们做的事,而我只想和“林夕”一样,做一个守得住底线、禁得起磨难、做得了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