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男主之后[快穿]+番外(92)

作者:一席先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纷争,是入魔者?”彭德力继续问道。

池七殊骑在高头大马上回头瞥了彭德力一眼,以往在其他世界,他还没动用过世界之力救活已死之人,这一次也是托了福祉的便利。

如果真要说起来,彭德力的恩人其实是衍砚才对。

可是似乎也有些后遗症。

比如说死前彭德力因为被他护送的村民全灭,他万念俱灰。

但活过来后,那些村民却再也没有从彭德力的口中出现过,还有一个最大的副作用……

池七殊能够感觉出来,他是能够操控彭德力的。

无论彭德力上一秒在做什么,池七殊的话他都会下意识去遵循,更可怕的是,这种遵循似乎出自本能一般,连彭德力自己都未曾察觉这中间的不对劲。

池七殊思索着,想要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明烬大师,江湖中人对他倍加推崇,反而不知有时候引狼入室。”

说完,池七殊观察着彭德力的表情。

彭德力听闻后,神色凝重了片刻,“明烬大师德高望重,不可能做这些事情。”

徐徐松了口气,看彭德力的样子,他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

但也有区别,比如以前的彭德力,听到自己的好友“诋毁”明烬大师,必然生气,而现在他也会深思这其中的可能性了。

“既然你不相信,那就算了。”

池七殊也不多加解释,此时出了城镇,人烟已经稀少,池七殊将马缰递给彭德力,让他帮忙牵着。

而自己则从怀里掏出一块树皮,展开,上面画着弯弯曲曲的线条。

见林清竹拿出一支毛笔,然后从马鞍上掏出墨汁,沾了后居然站在那里继续从树皮上涂画。

“你这是在做什么?”

池七殊边画边回忆,“我听说这里上千年前曾有个远近驰名的古刹,里面佛经典藏天下少有,一路行来,我一路细细查看,发现沧海桑田,想要找到千年前的蛛丝马迹,简直大海捞针。”

“千年前?”彭德力回忆,“我曾听阿嬷说过,千年前道教鼎盛,佛教却不被人认可,因为佛教讲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那时候的人感觉这些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池七殊点头,“道教与佛教宣传的思想确实不同。”

彭德力讶异,“你听说过道教?”

勾画完最后一笔,池七殊将树皮收起来,“略有耳闻。”

毕竟,他不仅做过和尚,也当过道士……

“如果你想知道那座古刹的具体位置,还不若去妙觉寺看看,说不定那里会有记载。”

“妙觉寺中关于众僧的记载,我有幸拜读过几位,其中就有明烬大师的。”池七殊说的不以为然,“里面记载,明烬生于元明331年,距今28个年头。”

作者有话要说:收割一波预收,本来想写一本九尾猫报恩的故事,但是貌似这个题材不火,所以导致现在题材不知道……书名不知道……啥也不知道地求一波预收。

如果你们感觉晋江现在流行啥元素可以告诉我,我来写给你们看。

第106章 菩提树下

“我曾听阿嬷说过, 明烬大师生来就有佛根,所以被当时的主持妙觉大师带回妙觉寺宣扬佛法,而且妙觉寺中许多的残本都是被明烬修复的,阿嬷说, 明烬大师是有大智慧的人。”

“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和尚, 居然能够修复失传已久的佛经残本, 这难道不值得怀疑?”

彭德力惊讶,“怀疑什么?”

池七殊笑了笑, 眼中却无丝毫的笑意,“怀疑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聪明的和尚。”

至少一千五百年前, 这个世界的人崇尚道教, 而一千五百年后,世事沧海桑田,道教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曾经一直被道教打压的佛教却大放异彩。

可佛教的历史毕竟已经断层, 所以当明烬修复了佛法残本, 这个世界的和尚以及崇尚佛法的百姓, 该将明烬如何的奉若神明?

池七殊不想与明烬硬碰硬,但是对于明烬要做的事情,他却似乎窥探到了一些。

明烬修复了残本, 肯定不是为了佛教兴旺。

佛教宣扬的思想,在这个江湖门派迭起的朝代,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容于世间的。

朝廷去了哪里?

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

皇帝想要将一件霓裳送给妃子都需要镖局护送,而非朝廷的大内侍卫,说起来这个朝廷也是可怜。

明烬说那件衣服是他送给自己心爱女人的嫁衣,但这衣服又是如何到了朝廷的手中的?

个中细节, 都能够好好品品。

彭德力一直小心观察着池七殊的表情,见他并没有不悦,便问道:“清竹,你是不是对明烬大师有什么误会?”

两人一人一马,一路上纵马疾驰并没有停下,所以到达池七殊下一个标注的点很快。

听到彭德力的话,池七殊在马上回头看了他一眼,“哦,何以见得?”

彭德力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何有这种感觉,“我也说不清楚,直觉吧?”

池七殊笑了一声,没有回答,马鞭一指前方,“到了!”

吁——

吁——

紧拉缰绳,池七殊骑术精湛,他直接从马背上跳下来,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彭德力却手忙脚乱地将两匹马牵在手中,“这是潮县?”

“潮县话你应该会说吧?”在这个世界,彭德力一直走南闯北的杀入魔者,懂得的地方话自然比池七殊多。

带着彭德力上路,对于池七殊而言方便了许多。

“我以前在这边住过一段时间,话还是会说的,不过你要干什么?”

“想干什么,听故事会吗?”池七殊微微一笑,“香艳火辣的也行,最好里面有和尚。”

彭德力,“……”

潮县并没有客栈,池七殊找了个茶寮,向老汉讨了杯茶水。

茶水粗糙,茶叶烹制的手法也不算好,但老汉却给的实诚,满满的一个海碗,再加上古代的地下水不曾遭到现代工业的污染,清冽甘甜。

喝一口,一路上因赶路而来的燥意全部消散。

“后生,你是从贾北那边来的吧?”

贾北区域,属于京城所在地,那里的人说的大部分是官话,池七殊不知原身出生在哪里,所以他来了这个世界后,首先学习的就是地方的官话。

闻言池七殊微微一笑,“对啊,老伯听出来了?”

“我以前的老家就在贾北,后来听说这边好,就跟着家人迁来了。”

从老汉的脸上就能够看出,贾北虽有京城,但朝廷不睦,江湖势强,自然是在江湖势力保护下的百姓能够活的更自在些。

可最近明烬做了个大死,他捅了个马蜂窝,然后入魔者成群结队的袭击村庄,百姓们首先深受其苦。

“最近南来北往的商户少了不少,老伯的茶寮依然开着,岂不是要赔钱?”而且最主要的是,或许还会遇到危险。

入魔者毫无人性,嗜杀成性,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遇到一个就是灭顶之灾。

“茶叶是我自己采的,水也废不了多少钱,就是每日劈柴麻烦些,但是不做这些,我们这些老头子又能做什么来贴补家用?”

耄耋老人,迟暮而钝,如果当权者没有办法保证治下的权益,就会老无所养,幼无所依。

这是社会上本质存在的问题,但池七殊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富国强民的,所以即使他看透了这些问题,也不会贸然出手干涉。

所以,他闻言也只是笑了笑。

“听老伯的口音,已经没有贾北的味道了,应该来了许久吧?”

老伯不好意思笑了下,洗了洗手,见没其他客人,干脆将烧水的炉子提到了这边。

“我是随阿爹来的,算起来也七十多年了。”

端起碗,抿了一口茶,见老汉看着这边,池七殊干脆咕咚咕咚两大口,老汉这才笑了,“我一看后生你就是教养极好的,你们喝茶就喜欢小口喝,但渴了的时候哪有大口喝来的爽快!”

“老伯说的对,”池七殊无意多加辩解,“我看老伯这茶寮四周有拆建的痕迹,难道以前这里是个寺庙?”

“寺庙?”老伯回忆了片刻,唏嘘道,“这里似乎是一位高僧坐化的地方,当初就是阿爹打听到了这个消息,才决定在这里安家的。”

“哦,高僧是寿终正寝?”

后生长得周正,看着就正派无比,且还是补魔者的打扮,在这个江湖纷乱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后生跟老伯聊天,老伯心里就踏实不少,也愿意多说几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