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我没有胡闹。”陈莹到厅堂外,喊碧珠,“去把义祖父送我的刀拿来。”
碧珠脚步迟疑:“小姐……”
陈莹推着她,小声道:“去呀!放心,不会闹大的。”
碧珠撇撇嘴,心说您上次逃婚也是这么说的。不过碧珠还是最听陈莹的,马上就捣腾着步子跑到东厢房。
不一会儿,刀就拿来了。
陈莹拔出刀,反复审视着刀身:“我义祖父说了,谁要敢让我盲婚哑嫁……”
刀身反射出她的目光,竟是有些凌厉。
萧崇礼对她的反常感到震惊、感到不安,但他却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质问她。
未婚男女常常私会,这对他来说也是败名声的事情。
萧崇礼佯装镇定,低着头道:“既然陈姑娘仍选择拒婚,那萧某无话可说。爹,张媒婆,我们走吧。”
他们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陈二郎他们万分不舍地想挽留,却被陈莹手里的刀吓得不敢过去。
他们这辈的人都很清楚,这寒月刀刀下亡魂无数,杀过敌,也砍过血亲……
如今虽在陈莹手里,但她背后的王家还不是轻易得罪得起的。
当晚,萧崇礼思考许久,他怎么都没想通陈莹的态度转变,难道是有人告诉了她什么?
这又怎么可能呢?他在朝中的人缘极好,不曾轻易树敌,更不曾暴露自己的派别。
萧崇礼吹灭蜡烛,毅然做出决定:
陈莹这颗棋子突然不好用了,那只好——毁掉。
不出三日,大街小巷都在传一则消息,就是萧家向陈家提亲,被陈莹拒绝的事情。
这事本质上只是两家私事,可是在陈莹逃天家婚事的前提下,其影响力可就不小了。
茶楼里,客官们对此事议论纷纷。
“说书的,陈家女拒萧状元提亲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有人问。
说书人擦了擦额角的汗,视线瞥向东边角落里的两位公子,轻声回眼前的客官:“听说了,但这又不是故事,没什么好说道的。”
这人手里提着个茶杯,摇头感慨道:“哎,要我说那位陈家女真是不识好歹,太子也就罢了,毕竟未来有三宫六院。她不肯嫁萧家,这才真是糊涂,萧家嫡子明明是封侯拜相的料,她竟不要!”
然而就在他刚说完,身后就走来个看上去玉树临风,脸色却阴沉至极的青衫公子。
“阁下这么欣赏萧家,不妨扮作女装去自荐枕席?”
作者有话要说:以后更新时间改在中午12点准
第9章 求旨
“你谁啊?”客人回首,用不善的眼神打量着楚墨玉。
“你又是谁,有什么资格对别人家的事说三道四?”楚墨玉挑了挑眉道。
陈莹拒了萧家的提亲,那不是错过荣华富贵,而是躲过了一劫。
楚墨玉今天听闻这消息,正替她庆幸着呢!
还有,什么叫“太子也就罢了”?他东宫里如今还没有一位侧室,如何就“未来三宫六院”了?
说书先生忙拦到两人中间,好言好语地劝道:“二位客官息怒,且听在下说个江湖故事,给二位静静心!”
楚墨玉转身,皱眉道:“不必了,我来这儿不是为了听故事。”
那位客官对着楚墨玉的背影淬了一口,说书人却在心中默默替他捏了把汗。
“表兄,我们走吧,时候不早了。”楚墨玉走到王言程的座位旁。
王言程起身去付钱,跟他擦身而过,勾着唇角道:“你来这儿不就是要听旁人怎么议论她么?”
楚墨玉别过头不理人,走出茶楼时也一路沉默。
王言程跟在他后面。
说书人站在台上,恋恋不舍地目送他们。
说书人和王言程认识,所以才晓得楚墨玉的储君身份,更是提早准备了不少奇闻异事。
谁料就这么被人搅和了……
楚墨玉和王言程离开茶楼后,上了来时坐的马车。
俩人在车舆中,便可以说些自家话。
“拒个提亲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却弄得丹阳城人尽皆知,真不知道萧家意欲何为。”王言程托腮沉思道。
楚墨玉冷静分析:“这样一来,陈莹的婚事受阻,世家们恐怕一时半会儿不愿意找她定亲。”
这虽然是上辈子没发生过的事,但可以确认的是,萧崇礼准是没安好心。
王言程笑道:“也许正合了她的心意。”
楚墨玉道:“可我看她的家人着急得很,这次拒了萧家,下次再来个比萧家更差的其他人家,岂不是没完没了?”
成亲这种人生大事,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陈莹已到适嫁之龄,早晚要嫁人的。
上辈子在陈莹执意要当太子妃之前,楚墨玉也替她考虑过这个问题。
“所以……殿下准备给她安排一门婚事?”王言程凝着眉看他,目光中似乎有几分困惑。
楚墨玉一愣,让陈莹嫁给别人么他。
他忽然很不甘心:自己重活一世,如果她的身心都留不住,那比上辈子还不如。
他自嘲地笑道:“我有什么资格安排她的婚事?”
王言程想了想道:“怎么没有?你是太子,只需和圣上随便一说,便能决定很多人的婚事了。”
“这不太好吧?”楚墨玉顿时纠结起来。
一个逼婚的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
逼陈莹再嫁他,凭储君的身份,他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陈莹恐怕依旧不愿意……
马车驾到王言程的新宅,王言程下车和楚墨玉告别。
楚墨玉敷衍地点点头,思绪还沉浸在如何安排陈莹婚事的迟疑中。
回到宫里后,他开始最近的处理政务,本来已经渐入佳境,把私人烦恼抛之脑后了,谁知道突然批阅到一本关于民间姻亲的奏折。
说的是渝州一名解元,与心爱之人同姓,不可通婚,把爱人拱手让人后十分后悔,于是他上书渝州知州,知州拟出了这本奏折,希望能废除“同姓不婚”的条例。
“这人真是可怜。”楚墨玉把这本奏折放到单独一边,准备到坤宁宫用晚膳时,问问母后的看法。
这世上买不来后悔药,他可不想跟这名渝州解元一样,等到把心仪女子拱手让人,才追悔莫及。
晚上,坤宁宫。
皇后听了这本奏折的大意,淡淡道:“这事去求你父皇,他准会马上答应,至于你的婚事……
“其实他也没怎么在意,想娶哪家姑娘你自己定。”
说罢,皇后拿起筷子,认真用膳,不再多言。
“儿臣明白。”楚墨玉想了想,大致认同了皇后的建议。
他的父皇是古今帝王之中的奇人:明明在前朝乱世时是少年英雄,开国初也是勤于朝政的明君,可如今却成了对什么都不上心的人。
楚墨玉在看到那本奏折之后,便下定决心依旧要娶陈莹为太子妃了。
估计只要多求几次,父皇就会愿意下旨赐婚的。
***
晚春时节的丹阳城雨水多,但在没下雨之前却有些闷热。
陈莹自从回到陈府,还没出过一趟门,每天除了在闺房,就是在府中空地上和堂弟玩蹴鞠。
可堂弟最近忙着读书,而且二婶也不大情愿让堂弟跟她玩。
因而最近,陈莹无聊得很。
倒是碧珠,和伺候老夫人的一等丫鬟秋雨成了朋友,偶尔说说笑笑,使得陈莹羡慕。
清晨,陈莹去给老夫人请安,难得没瞧见秋雨。
“祖母,秋雨呢?”
今天伺候祖母喝药的,是另一位丫鬟。
老夫人喝着药,一时半会儿没回陈莹,不过碧珠道:“秋雨姐姐说她今天要去给老夫人买药。”
“已经去了?”
“估计还在问二房夫人拿钱。”碧珠道。
她虽没来陈府几日,但通过和秋雨的交流,已经对陈府了解了个大概,府中的大部分事宜由二房夫人管着。
其实在府里话语权最重的,也是二夫人。
“我也想出府,和秋雨一块儿去给祖母买药。”陈莹垂眸道。
老夫人喝完药,微笑道:“祖母只信你说的前半句。”
陈莹下压着嘴角,握着老夫人的手娇声道:“祖母~莹莹是真心想孝顺您~”
“好好好,那你快去吧,在外面多注意安全,午饭前记得回来,不要吃外头那些小食。”老夫人声音有点虚,不过语气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