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无法回报他的深情。那么一别两宽,各自安好,才是对彼此真正的尊重与成全。她去寻她的他,他亦可以放下牵挂,去爱爱他的她。
他抱着她很久,感觉得到她的眼泪落在他的肩上。他感觉得到她的痛,她的伤,他可以依凭权力留住她,禁锢她,可他不想让她难过。
或许江阙说得对,他来晚了。
“别哭了,朕答应你,朕送你走。”松开手,他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泪,轻轻吻在她的额头,“你要好好活着。即便天涯海角,要记得,有个人牵挂着你,好吗?”
泪眼朦胧中,她看向他温柔的神色,默默点点头:“陛下,保重。”
他笑了笑。
孟瑾乔回宫去了。杨懿默立在扶栏上,眺望着天外流云。
他贵为皇子,见惯风月,女色于他而言如云烟过眼,几无痕迹。换言之,他根本不知道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到底什么才是爱?
今日,他突然懂了。
真正地爱一个人是会痛的。可那种痛,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是因为感同身受,因为看不得她难过。她痛的时候,他也会痛。原来,那些将伤痛和折磨加诸于爱人之上的,都只是憎恨与报复、炫耀与虚荣的快感,不过是以爱之名行恶。
可他爱她,他看不得她郁郁寡欢,她的眼泪灼痛了他。如果他的放手能让她欢喜,他愿意放手。
见他怔怔盯着天空,田陇犹豫很久才低声唤:“陛下!”
过了好一会,他才说:“宣绍均进宫。”
“是。”
裴绍均很快来了。
“绍均,过几日你护送小乔南下。”
愣住好一会,裴绍均才问:“陛下何出此言?”
“向缨逃出去了,他没有回国却到了军中。他潜伏多年,深知我方的玄虚,加之他们突然南下,各地官员、边疆防务都来不及彻底的调整。安北看起来守不住了,江阙很快就要率部退守芝兰岭。”
抿了抿静默片刻,他又说:“芝兰岭后再无地利。可雪鹫国已经增兵到三十万。如今各方吃紧,我们无法再增兵援助,江阙手中只有不足十五万大军……日前,小乔提出要离开皇宫。你带她往南暂避,若遇不测,不要再回来。”
他把松鼠送来的第二封密信递给裴绍均。
看完,裴绍均倒吸一口冷气,“北境沿途的城镇都有奸细?”
“我们忽略了。他是雪鹫国驸马,自然会在北境沿线做文章的。那些年他是天子近臣,巴结讨好的不计其数,他只是假装清高。直到现在朕才明白为什么当年的北境败得那么快,安北之战那么惨烈。实际上,雪鹫国的渗透在向缨进入禁军之前就开始了。”
“……”
抚额许久,他苦笑了一下:“朕是皇帝,绝不会弃城而逃。但你可以走。回去准备一下吧。”
沉默片刻,“是。”
离开皇宫,裴绍均站了好一会才奔向璇玑坊,大门紧闭。掉头去青瓦坊,孟锦程正乐呵呵地招呼客人,细问才得知夏非众人早已离开燕京,景大夫也在五日前走了。
一跺脚,他回了府,找出舆图反复地研究。
两日后,田陇来到贵妃宫。
“娘娘,陛下对你真的很上心,奴才服侍他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他对谁有如此的关心。往事已矣,娘娘何必呢?”
“田总管,两年来多谢你照顾。可我心意已决。其实陛下身边有个真正关心他的人。有机会时,还请田总管劝劝陛下,珍惜眼前。”
知道劝不动,田陇只得说:“陛下吩咐七日后送娘娘出宫。但城里不宜暂居,裴大人会先送您往南边住一阵子。”
想了想,她摇头说:“皇族有皇族的规矩,陛下贵为天子,更要顾全他的颜面,免得流言鼎沸,对他不利。这样吧,请田总管禀报陛下,请陛下替我建一座衣冠冢。此后,世间再无孟瑾乔。”
“……”
轻叹一声,“孟家虽然因为从龙得免,可我……举告亲父,异母弟妹皆因我而获罪,即便罪有应得,一样有悖人伦。加之御龙殿对质,很多人都知道我哄骗太后,与陛下串通演戏……若我留在宫中,日子久了,难免会有人以我为借口抨击陛下觊觎大位,心存险恶。但如此做法,那些议论无处发挥就会止息了。”
没想到她还能如此处处替杨懿周全,田陇沉默半晌,深施一礼:“娘娘保重。奴才会安排苏绣出宫回府,您放心。”
“多谢。”
听完田陇的禀报,杨懿轻叹一声,“如此兰心蕙质,朕却无缘,罢了。成全她吧。”
“是。”
三日后,孟瑾乔再次病倒。
承业二年三月二十八,贵妃孟瑾乔病逝于宫中,存年二十三岁。她只是贵妃,更无子嗣,停灵祭祀七日,厚葬于妃陵。
消息在宫中悄然传来。
得知姐姐死了,冷宫里的孟瑾如发呆了好一会突然开始狂叫:“贱人,你怎么就死了?你怎么能死呢?谁让你死了?”
乍听得心心念念恨了一生的姐姐死了,她疯了般骂,然后又哭,好似疯癫。可没人理睬她,寂静的冷宫里只有她孤独的不时哭不时笑。
第568章 连败
四月初五,孟瑾乔在丹露寺里醒来。
“姐姐。”
定神半晌,“竹影?”
“嘘。裴大人悄悄带我来的。先离开再说。”
“嗯。”
方竹影扶起孟瑾乔,从角门上了马车,往南而去。
夜静更深,南下的官道旁,裴绍均正驻马等候。
“裴大哥。”
“小乔,你想去哪?”
摇头,“我也不知道。但将军们都在前方打仗,京城的防务必定空虚。这个时候你还是回去陛下身边,他更需要你。”
“可……”
“你放心。竹影武艺高强,我们不走夜路,不会遇到盗匪的。你回去吧。替我谢过陛下成全。”想了想,她又说:“先不要告诉舅母他们,免得横生枝节。等淮叶打完仗回来,国家安宁了,我会给他们写信的。到了那时再说不迟。”
“我送你去吧,我……”
微笑了一下,她知道他要说什么,柔声说:“裴大哥是小乔最好的朋友,我知道你关心我。我保证我肯定好好活着。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希望你能一展抱负,一生顺遂。就此别过了,多保重。”
她登车而去,不再回头。
默立在黑夜里,裴绍均苦笑了一下。
在她心里,那个人一直都在,即便她忘掉了他的名字,他的样貌。可她献祭自己为爱重生,本就不是为了与他们相遇而来的。
站了许久,他终于收拾心绪,返回了燕京。他没有追赶,没有纠缠。他知道,她需要的人不是他。那个人还在北疆,面对着凶残悍勇的敌人,生死难料。
一日后,裴绍均的奏折到了御前,请调飞鹰卫移师帝都拱卫,并派遣司马卫向北驰援,同时自请出征。看完,杨懿吃惊地问:“这是几时递的折子?”
“今早。”
“他在京城?”
“对啊。”诸葛骏莫名其妙地看看皇帝,“臣觉得裴绍均所言有道理的。”
“胡闹!来人,宣他立即入宫。”杨懿拍案。
二刻后,裴绍均来了。把几个大臣赶出去,杨懿气冲冲地质问:“朕让你护送她南下,你怎么回来了?你回来做什么?”
“陛下,她说战事吃紧,陛下身边无人,让臣回来保护你。”
“……”
一五一十地把孟瑾乔的话复述一遍,他又说:“臣反复想过。兵力不足是可以解决的。飞鹰卫、司马卫虽然经过整顿后兵员缩减,但司马卫还可以调动三万七千人马。飞鹰卫两万四千人加上一万三千禁军,拱卫皇城一段时间足矣。陛下,此刻我们要不惜代价支援前线。只有打赢了,她才能永远安全。否则……她一个弱女子,背井离乡又能往何处安居呢?”
顿了顿,他又说:“而且她需要的人不是臣。”
瞪了他半晌,杨懿坐下问:“司马卫没有上过边阵的,派去是会添乱还是助力?”
“臣觉得可以在安北之南的小林坡再筑一条防线,三万多人马足够了。算算时日,赶得及。”
“好。”
午后,裴绍均亲率四万人马离开燕京,星夜兼程。
五日后,大军抵达小林坡附近。前方,江阙正带着十几个亲卫,驻马等待。一见面,他就问:“绍均,你为什么不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