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着李浩的哑谜,齐轩成再次想起“席昭容”,心中一动。
戌时过后,洛洺和陶严来到裴府。交代陶严查清曾在长平宫服侍的宫女太监的死活,齐轩成吩咐道:“洛洺,你与薛剑配合,跟随红绯逐个探查向缨麾下的秘密驻地,但按兵不动。”
“红绯?它怎么知道他们藏在哪?”
“嘿,你以为夏宅里的花草随便种的?那株梅树,花开之时幽香四散,一旦沾上数月不散,但人闻不到,红绯不一样。”
恍然,洛洺点头。
这一晚更深之时,洛洺几人跟随一团红影在城里走走停停。同一时刻,刑部大牢深处响起空洞的脚步声。一间牢房里,容天明正蜷缩在墙角。锁链声响,他赶忙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冷漠的脸。
低头审视他半晌,来者才蹲下身问:“容天明,陛下问你知罪吗?”
“啊!臣知罪。不,不是,草民知罪。大统领,念在同僚一场,你替我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求陛下给我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行吗?我说的都是真话,齐轩成肯定与逆案有关。”顾不上什么尊严了,他好言央求。
向缨扯扯嘴角,“你没死,陛下已经法外开恩。那一日何大人当庭奏报,知道多少人主张你死吗?”
“……”
“你知道如何联络冷霜吗?”
“知道,知道。西井镇爆炸后,我提前安排冷霜与刘昌隆联络,才把徽记送给慧妃。刘昌隆知道如何找到冷霜。”
“你几时和慧妃联手的?”
“冷霜带回徽记之后。”
“好。你先安心坐牢。记住,如果逆犯来逼供……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活着,你才有用。”吐出几个冰冷的字眼,向缨风一般离去。
一夜风平浪静。
次日清晨,齐轩成回到衙门,拿着当值表看了又看,胡诌了一个由头与朱奇换班。获悉,向缨授意朱奇给予方便。
申时一刻,齐轩成正在东华门附近假装闲逛,一面默记着地形。驻足间,孟瑾如翩然而至。见她又来,他暗道无聊,假惺惺低头行礼。
看着他冷漠的脸,她莫名其妙地心头发气,生硬地说:“你抬头。”
惊讶地抬眼看看她:“娘娘有何吩咐?”
瞪着那双淡漠的眼睛,孟瑾如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怔住片刻突然问:“齐轩成,你到底是谁?”
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却瞬间掩去,他平淡地回答:“臣听不懂娘娘的问题。娘娘自便,臣告退。”
第493章 鱼鼓传箭
见他又要走,孟瑾如一下抓住他的手臂,“你为何躲着本宫?”
“按照规矩,臣该回避。”
齐轩成走得飞快。孟瑾如站在原地气得跺脚。她不知道自己发了什么疯,可她总觉得他身上有种熟悉的东西,让她止不住地想见他,见到他那冷漠的样子又十分抓狂。
远处的假山后面,有人似乎巧合地看到了这一幕。
孟瑾如的背影消失在内宫方向,他收回视线,阴着脸许久才问:“贤妃,你怎么知道她特意来找齐轩成?”
贤妃窃笑不已,面上却惊讶地说:“陛下,臣妾风闻齐轩成在西华门拉扯慧妃妹妹……臣妾担心他乱了宫里的规矩才告诉陛下。没想到……或许误会了。”
“误会?”
“也许慧妃妹妹是来问问齐轩成几时娶她妹妹。齐轩成敷衍了事才惹火了她。”她假惺惺地替慧妃开脱。
满心窝火,皇帝径自回了养心殿,旋即召见向缨。
得知慧妃又去找齐轩成,向缨暗乐,面上却故意说反话:“陛下息怒,齐轩成与慧妃是什么回事,您先不急着问。但那桩婚事该早日定下,订婚的时候必定会有端倪。”
“唔。”
“但臣认为,齐轩成订婚慧妃不会有意见,孟侧妃却会说怪话蛊惑太后。”
目光一沉,“他们真的有牵扯?”
“陛下,臣认为孟瑾乔大闹天牢是为了搭救齐轩成,但太后偏信,您不妨装作不知道。演戏而已。”
轻叩桌面一会,皇帝颔首。想了想又问:“陆淮叶赐婚,诸葛家可有反应?”
“没有。诸葛遥清已经返回云州。公主的使者早已出发,结果如何,您看看再说吧。”
“嗯。你继续留神京城内外的动向。”
“臣遵旨。”
年关越发地近了。按照惯例,新旧交替之前,皇帝都会赐宴群臣,以示犒赏。这一日申时三刻,在京的皇室贵胄,三品以上公侯仕宦皆携家眷入宫赴宴。杨懿带着王妃、孟瑾乔、叶清姿三女同行。陆淮叶袭了爵,有资格饮宴。皇后就授意他带着凌凤飞同来。
宴席摆在英华殿。
殿门附近,钱勇俊走过来洋洋得意地说:“淮叶,过了年我就要成亲了。我娶诸葛遥清,你娶凌凤飞,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差远了。人家的父亲是实权将军,叔叔是兵部尚书,日后我在军中肯定升迁得比你快。”
狠狠握住拳,陆淮叶按捺住暴打他一顿的冲动,不冷不热地回答:“恭喜。”
他转身走了,凌凤飞被晾在原地。耸耸肩,钱勇俊揶揄道:“凌姑娘,你瞧瞧,你站在这呢,他却心不在焉。”
被他的讥讽气得脸发白,但凌凤飞不敢得罪,只好勉强客套了一下。
嘈杂间,帝后莅临,大宴开始了。
无心看歌舞,陆淮叶沉默地吃着鹿肉。见他不理睬自己,凌凤飞满心憋闷,忍不住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说:“小侯爷怎么不理睬人家?”
“这是宴会,说话不好。鹿肉很好吃,你多吃点。”他敷衍地拿起一碟鹿肉递过去。
不远处,慧妃孟瑾如瞟着他们,暗嘲。另一处坐席,跟随父母来参加宫宴的孟瑾媛正东张西望。她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大的宴会,看着满眼的冠带华服,既兴奋又得意。
孟瑾乔坐在杨懿身后,斜睨着出现在宫宴上的刘月琴母女,心下纳罕。
怪事!她们怎么来参加宫宴?没听说刘氏扶正了。
斜对面的坐席上,向缨把孟家姐妹、陆淮叶等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今日他特意挑选了一个最好的角度,方便观察他们的反应。瞧着陆淮叶对凌凤飞的敷衍,他唇角勾出一丝戏谑。
宫宴进行到一半时,一阵鼓点急响。席间一静,就见八个禁军抬着一只一人高的大鼓上来,放在殿门处。大鼓表面遍布鱼鳞花纹,厚重古朴。每年大宴,宴会中都有一个特殊的节目——鱼鼓传箭。
鱼鼓传箭是大齐军中一种考校箭术的方式。特制的鱼皮鼓上覆盖着层层叠叠的鱼皮,花纹繁复。这些特制的花纹被撞开时状如鱼眼。一炷香内,射箭者在五十步外用弓箭射出一只鱼眼就算过关。箭矢扎穿鱼皮者属于下乘,扎在鱼皮上属于中等,箭术上乘者能在射开鱼眼的同时,箭矢不扎伤鱼皮。
在大宴时,鱼鼓传箭有另一层用意,意为继往开来。
后来,文宗皇帝为了激励贵戚们为国举贤,每逢大宴,鱼鼓传箭都由贵戚们点将。射箭者得上乘,点将者可得赏赐。落于下乘,点将者要拿出名贵宝物认罚。所以每逢大宴,皇族贵戚,一品公侯都会挑选勇士随行,以备参加鱼鼓传箭的角逐。参与角逐者,无论出身为何,只要胜出,都能得到同等的赏赐,更是一个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的机会。
鱼鼓立好,皇帝环顾群臣,微笑道:“今年,姑姑来点将开局吧。”
欠了欠身,端平公主斜眼一看陆淮叶,“听说陆淮叶武艺出色,不知道是不是浪得虚名。请陛下恩准臣选陆淮叶开局。”
“好。”
眉一挑,陆淮叶目不斜视地站起身向皇帝行了一礼,行至殿中。
五十步外,他弓开满月。
一声脆响。
鱼鼓中心,一只鱼眼应声而开,那支箭划出一道残影,竟似乎消失了。
场间一静。
停顿片刻,一名禁军走过去低头一看,抿了抿嘴才转身禀报:“陛下,陆侯爷的箭没有射穿鱼皮,他的箭……碎了。”
没人说话。
片刻后,皇帝轻轻鼓掌:“好箭法。”
陆淮叶这一箭,在叩开鱼眼的瞬间以反震的巧劲震碎了箭杆,区区一箭之中,对力量的拿捏可谓炉火纯青。虽然只是一场游戏,却也足以自傲了。
没想到小混蛋竟有如此武艺,端平公主黑了脸。杨懿却笑着恭维:“姑姑真有眼光。一开局就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