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冷笑一声,道:“你皇兄便是想退亲,太后如何肯。这孟古青是太后的亲侄女,又是当年摄政王多尔衮亲选的皇后,便是皇上再怎么不满意也没法子。”
博果尔叹道:“想来皇兄也是可怜。天下人总以为做了皇上自由自在,却不想连选个皇后都要受尽束缚。”
太妃拍拍博果尔的背,宠溺的说道:“这个罪便让他去受吧。将来,额娘定为你选个比那孟古青强百倍的女子做福晋。我一生都比她强,我的儿子定也比她的儿子强。”
两人说着这些闲话,一起进了府。
此刻,董将军府中,鄂硕正在书房看书,虽然他是武将出生,却对汉人的文化很是喜欢,是少见的能文能武的人才。
二夫人端着一碗粥推门进来,带着一丝谄媚说道“老爷,吃点宵夜吧。”
鄂硕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书,端起那碗还冒着热气的粥喝了起来。
二夫人轻轻的为鄂硕揉着肩,打开了话题。“老爷,这乌灵珠也不小了,是不是该成亲了。”
鄂硕点了点头,他的女儿,马上就要十五了,是该成亲了。
“前两天,郑夫人似是有心要结个亲家。”
“郑夫人?哪个郑夫人。”
“不就是兵部尚书郑大人的夫人吗。”
“她?”鄂硕想了想那位郑大人,据说是有一个儿子,成日里不学无术,到处眠花宿柳,不成体统。
二夫人仍然细心的为鄂硕揉着肩,笑着说“咱们两家也算门当户对,乌灵珠也不算吃亏。”
“这事不急,不急。”鄂硕打发了自己的夫人,又想起了女儿的婚事。乌灵珠确实不小了,该成婚了,只是不知她的夫君会是谁呢?
清晨,太阳初升,斜斜的照在床头。石幽雪揉了揉眼睛,睁眼,看了看睡在旁边皇上。睡梦中的皇上看起来更像个小孩,醒着时喜欢抿着紧紧的嘴唇现在是放松的,微微张着。平稳的呼吸一下一下的吹在石幽雪的脸上,微温,有些痒。
石幽雪伸手,用指尖点了点皇上的鼻子。
手还未收回,皇上却伸手握住 “怎么这小时候的习惯总是改不了。”
石幽雪也不回答,倒是笑了笑,起了身“皇上该上朝了。”
“给朕穿衣裳。”
石幽雪轻轻拍了皇上一下“这不也是小时候的习性。”说着,也不再管皇上,倒是先下了床,嘱咐夏拂去乾清宫取朝服来。
一出门,倒是先看到吴良辅早捧着朝服跪着。
吴良辅早已知道皇上歇在了永寿宫,便早早的取了朝服等着伺候皇上。
夏拂接了朝服进去,说道:“娘娘,这吴公公一早便捧了朝服跪在外头了。”
“他倒也是聪明。”石幽雪接过朝服为皇上换上。
皇上似乎很满意吴良辅,便笑笑“这吴良辅如今越发会办事了。”
石幽雪点点头,却不免提醒“他到底是前朝留下的人,皇上用时也该小心些才是。”
“凭他有多大的本事,也逃不出朕的手掌心。”
出永寿宫时皇上道:“朕瞧着你床上的帐子也旧了,该换换了。前两日进贡来的软烟纱就极好,改日取了换上吧。”
石幽雪点点头,送皇上出了宫,这才开始梳洗打扮。
第四章 争执
清晨,伴着清晨的薄雾,一切又有了新的变化。
太和殿上,皇上坐着,太和殿外,众人跪着,最中间,索尼站着。“皇上,这婚不可退。”
“为何不可,这是朕的婚姻,难道朕还不能做主了。”
“如今,这诏书已经昭告天下了,此时退婚,实在不妥。”
“朕如今是连退婚的自由都没有了吗。朕是你们手中的娃娃吗,是要处处都听你们的吗?”
“皇上息怒。”众人齐喊一声。
“朕这怒是息不了了。你们也不必去求太后了,求了也没用。”
“皇上”又是齐喊一声,声势浩大。
皇上起身,甩了甩袖子,“退朝。”
慈宁宫中,太后和太妃正坐着喝茶,苏麻从外面进来,附在孝庄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早朝上,皇上说要退婚,索大人问怎么办。”
孝庄略一沉吟,还未说什么,福临便已抬脚进来,脸上仍是怒气冲冲的样子,进来的第一句话不是问安,而是说道“额娘又收到索大人的折子了吧。”
孝庄没反对,只是看着福临。今日皇上显然很急,下了朝,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仍是一身龙袍,便先来了慈宁宫。
“额娘怎么不说活了,是朕说对了,还是说错了。”
此时,太妃突然笑笑“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说完,起身就要走。
孝庄一把拉住太妃,笑了笑“哪有不是时候,你来了,任何时候都是时候。”
太妃重新笑着坐下,看着这母子两的对决。
福临气鼓鼓的坐下,从苏麻手中抢过了茶,喝了一口,问“索大人和额娘说什么了。是说朕不愿意成婚,还是说朕违了额娘和多尔衮的意思。”
太妃喝了一口茶,微微抿嘴一笑。看来是有好戏看了。
孝庄略有些尴尬的笑笑“你十四皇叔原是为你好。这孟古青格格身份地位都是相当的。”
“朕倒是没看出来。朕还以为多尔衮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太妃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连忙用手捂着嘴“不好不好,失了规矩了。”
“果然是没规矩。”说完,也不管其他人尴尬不尴尬,抬脚就走。
福临身后,太妃显然脸色不好了许多,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却不知该说什么来反驳。
孝庄倒是悠然的喝了一口茶,说了一句“茶凉了。”这意思,摆明了是要送客。
出了慈宁宫,吴良辅要将皇上扶上轿辇,皇上却冲着轿辇踢了一脚,自己走了。
“皇上要去哪,是乾清宫,还是永寿宫。”
皇上也不说话,却是往乾清宫的方向去了。
永寿宫中,早已过了吃饭的时辰,这里却迟迟没有摆饭。石幽雪仍在练字,只是似乎不那么得心应手,总是写错。
石幽雪直起了身子,将之前写的字揉成团扔了出去,再次拿过一张纸。
此时,夏拂匆匆进来看到石幽雪练字,想要开口,却还是止住了。
“怎么了。”也不用抬头,石幽雪幽幽的问。
“娘娘,皇上说,今日不到这里来用早膳了。这会儿已经回了乾清宫了。”
“既如此,便摆饭吧。”石幽雪隔了笔,看了一眼自己刚才所写的字,最后一笔写歪了,就是在听说皇上不来的时候写的那一笔。
摇了摇头,将那字扔了,又重新取了纸,提笔,却不知道该写什么。
夏拂答应着去收拾桌上的东西,几个小丫头摆饭。正犹豫着,只听到有人来报,说尚衣监有人来送东西。
也不等石幽雪说什么,夏拂先开口厉声道:“怎么这会子来了,娘娘还没用早饭呢,该好好教他在外头跪着才是……”
石幽雪阻止了夏拂的话,将人叫了进来。那小太监一进来,看到桌上还没动的早饭,便知道来的不是时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娘娘赎罪,奴才不知娘娘还在进膳,奴才该死。”
石幽雪笑道:“不怨你,是本宫今儿个吃饭晚了些。你送什么来了。”
“回娘娘,是前两日皇上吩咐奴才们给娘娘新制的衣裳,今个才做好便送了来。”
夏拂收了衣服,又给了赏钱,好不容易将人送走了,这才将衣裳一件一件的展开比划了半天,笑道:“这衣裳可真漂亮,只是好像和民间那些女子所穿的汉服不同。”
石幽雪看着那些衣服笑道:“这是仿着唐装做的,自然不同。民间女子所穿的汉服大都袖子窄小,这些衣服的袖子宽大,同画上那些唐朝女子所穿相同。只是在领口处加了旗装的手法,也难为他们想着。”
“他们知道是为娘娘做衣裳,自然是要费尽心思的。”
夏拂翻到最后一件衣裳,惊喜道:“娘娘,这还有一件旗装。”说着,将那件旗装拿在手里展开。这件衣服与寻常妃子所穿的旗装略有不同,袖子更加宽大些,上面绣了百合,清新淡雅。
石幽雪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淡淡的看了一遍,便让收起来。
夏拂便收着衣服,便说“皇上到底还是在意娘娘的。娘娘不过随口说了一句要做件旗装,皇上便着人做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