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53)

作者:珠竹煮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出门前,她裹得严严实实,围巾包着,手套戴着,走路都觉得自己腿变粗了,原来是多穿了一件秋裤。

姚英闲最后检查了一遍她的耳朵是不是老老实实包在帽子里,口罩是不是戴紧了,整个下半张脸是不是乖乖缩在围巾里,对了,要不要戴个墨镜,眼睛也要保护好。

梅叶忍无可忍,打掉这只在自己脑袋上呼噜的大手。这个姚英闲,近来跟胡教练呆久了,逐渐“老父亲”化,以前的拽样是一点都不剩,她还是比较怀念从前“相敬如宾”的日子。

“梅叶。”杨楠楠走到她面前,往她的外套兜里塞了一小包纸巾,又把她的围巾打了一个结,还搓了搓流苏。

梅叶有点害怕,这不是连流苏都要打个结吧?

对面的人眼神平静,似是欲言又止,但最后只说了“加油”。

嗯,加油。我收到了。

目送着队伍行列远去,杨楠楠心里竟有一种满足感,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不知道哪天起,羡慕之情淡了,她几乎要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妹妹。自己做不到的事,有人可以做到,于是松了一口气,梦想有了承载的小舟。

即使她此刻表面很虚弱,但谁都能看出来,整个队伍里的人都信任着她,依靠着她。明明这是个无比年轻的选手,却给了他们如此强大的信心,他们围绕着这个核心,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明明毛莉和肖子祥这个国内双人滑一线组合也进入了双人滑总决赛,也是夺冠热门之一,可大家总不自觉围着梅叶转。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渴望她再创造一个全新的纪录。

可能吗?太可能了。因此,所有人都盼望着,传奇的诞生。

*****

眼前的情况十分有趣,许多打扮时尚的女孩还穿着短裙,露出小腿,在梅叶眼前晃来晃去,而她,作为青春无敌美少女的一员,裹成了一个球,穿梭在这些靓丽的风景线中间,竟然还挺和谐?

“这些姑娘,也不怕以后得老寒腿哦。真是要风度不要温度,要面子不要里子。”赵队医唠叨了两句,“这地方,又潮又冷。”

没错,本次GPF正是在法国里尔举行,里尔位于法国北部,冬季潮湿多雨,官方数据显示12月最低温不会低于-5摄氏度,但是这迎面而来的冰凉,一层一层渗到皮肤下,再钻进骨髓里。如果保暖工作做不好,真容易被这天气击倒。

中国队成员在大奖赛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酒店大厅办理入住。5分钟后,美国队也走进大厅。

红发短脖子,身型敦实的美国领队强硬地挤到前面,用他沙包大的拳头锤前台桌面,催促:“快快快,我们要办理入住。”

梅叶瞄到了阿芙拉,她有意无意落在队伍后面,嘴唇苍白,仿佛,比上次见到的时候更瘦了些。

“哈,你们酒店卫生状况不太好啊?有传染病的人也能住进来?”短脖子用眼角瞥了一眼梅叶,意有所指。

王领队冷哼了一声,但无意回嘴,没脑子的人才理会这些专门挑事的。

“我说的不对?没病戴什么口罩?”

前台慌张地解释病人是允许入住的,酒店会保证卫生情况。

短脖子又种种锤了一拳桌面,说:“我不管你们的规定,总之,你们有责任,把这些人赶到我能呼吸到的空气之外!”

“强壮的民族从来不用口罩,只有这些弱小的家伙才遮遮掩掩。”

哟,搞起了人种歧视?口罩招你惹你了?傻大个了不起?

“瞧他们,既矮小又瘦弱。”

这,花滑队胸口中了一枪,这运动的特点就是这样,这一串人里,梅叶本人身高几乎是队伍的上限了。

王队扯了个热情的笑容,走上前去,挥手示意,礼貌地跟前台表示:“为了这位先生的健康,我建议你们酒店把所有入住的客户都叫出来,统一登记一下健康状况,再一起测量一遍体温。对了,他们自己的人也要检测呢,外面街上不知道接触了多少病菌。这可千万不要影响了他娇贵的身体。”

短脖子涨红了脸,粗声道:“明明是你们携带病原!”

王队眯着眼,衷心祝福:“愿主保佑您,祝愿您和您的家人此生都不要得一次感冒。”

短脖子气喘吁吁,龇牙咧嘴,却没能说出一个字。

哼,中国花滑队抬着骄傲的小下巴,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列走进电梯。

作者有话要说:这么快就四十三章了吗?

第四十四章

赛事主办方把女单的短节目和自由滑都安排在晚上, 也就是北京时间的凌晨1-3点。梅叶吸着鼻涕,支着眼皮苦苦调整时差,要想早点睡, 随便用一个梦境碎片都可以。但要熬夜,那就得自己生熬。

本来这不算个事儿,年轻人嘛,熬夜都是基本功,但唯独梅叶因为感冒, 不自觉疲惫困倦, 只能靠着手机蓝光续命, 硬撑到凌晨, 才沉沉睡去。

姚英闲和赵队医看时间已到,也不打扰梅叶,踮着脚退出房间。

“梅叶目前的恢复情况不是很理想。可能会影响她的发挥。”

“那怎么办?还能用药吗?”

“怎么说呢?感冒本来就是自限性疾病,主要靠免疫力恢复。能用的几种药效果都不理想。”队医摇摇头。

两人叹着气回了房。

开赛第一天就有双人滑短节目, 毛肖组合作为种子选手,节目居然只拿下了第四名。他们本是夺冠热门,又没有大失误, 却跟第一名的加拿大组合拉开11分的差距。而且第二第三第四分数咬得极紧, 相互之间差距在4分以内, 唯有加拿大的加文和珍妮弗一枝独秀。

肖子祥脸色回来时发青,一声不吭把自己关进了房间,代表队成员神色凝重。

“这不正常, 他们的节目没有明显突出的水准。”刘教练开口。作为双人滑的主教练,他这点眼力还是有的,选手之间,水平接近, 有5分左右的分差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次,别的选手明显统一被压分,这背后要是没点猫腻,谁信啊。

得亏今年花滑打分转为实名制,赛后可以调出后台打分记录。

看过了调出的资料,几位教练面面相觑。这,这简直是□□裸的黑幕,九位裁判里,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就有四人,他们几乎每一个小项的给分都会不着痕迹地多出零点几分,多个小项相加,自然就有了六七分的差距。而参赛选手里,美加两国的比赛正巧互相不冲突,加拿大有双人滑和冰舞,美国有男单和女单。互相给个方便,岂不是两相得益?

*****

本次总决赛女单参赛选手有:

来自美国的阿芙拉。

来自俄国斯的安娜和瓦列里娅。

来自日本的白石真子和酒井纱希。

来自中国的梅叶。

赛前抽签,日本的两位选手比较倒霉,酒井纱希第一,白石真子第二,安娜第三,阿芙拉第四,瓦列里娅第五,梅叶最后。

排在第六,这大概是梅叶手气最好的一次。不过,仅六人参赛,大家都挨得很近。

体育频道对此次比赛也进行了实况转播,本以为深夜收视率会很低,但意外地迎来了一个小高峰,看来梅叶的人气不错,有一批忠实粉丝守着看。

目前电视上播放着选手的六分钟练习,陶宏独自担任解说一职:“我国小将梅叶,第一次参加大奖赛就进入了总决赛,冰迷们都对她寄予厚望。”

体育赛事解说,一般只需要露声音,对形象要求不高,因此观众们也都看不见,这位嗓音低沉的解说同志穿了一身红艳艳的棉袄,蜷在位置上,不时翻动着手头的资料。

“现在是选手们赛前六分钟练习时间,大家都在热身,适应新的冰场,感受大赛气氛。”

“冰场左边的就是瓦列里娅,伤愈归来,在俄国站和瑞士站都拿下了冠军,决赛也是来势汹汹。”

“不得不说女单选手们大都年轻,除了白石真子这个老将,其他选手都不超过20岁,花样滑冰对选手的身体条件要求非常高,希望今天大家都赛出水平、赛出风采。”

“漂亮!梅叶完成了一个勾手四周。这是她的成名一跳,冰迷们都忘不了她破赛事纪录的精彩表演。”

黑龙江某居民小区,熊孩子半夜起床,仅着短袖短裤,蹑手蹑脚打开电视,调到体育频道,歪在沙发上,拆了一包薯片,享受地啃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