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13.6分,只要足周,摔倒了也有9.6分,远比3A的8.5分令人垂涎。
摔跤,梅叶最不怕的就是这个了,这个规则,不正是为自己而生的吗。
姚英闲认为这是这个受伤风险太大了,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三人讨论一番,决定征求队医的意见,顺道把体测和体检都做了。
“啊,还有,你赶紧开个微博。国家队好几个人都被你粉丝骚扰,都投诉到我这来了。”
梅叶:???
于是乎开了微博账号,迎来一群姐姐团,沐浴着姐姐们的关爱,脑子里浮现被大胸美女淹没,不能呼吸的场景。
甩脑袋,呸,想什么呢。
******
运动员的身体数据每个月都会测量,有助于分析身体素质和调整训练方案,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数据变化非常明显。
姚英闲拿着梅叶的体测报告,陷入了沉思。
自从8月份开始正式记录梅叶的数据,毫无疑问她的爆发力、柔韧性、耐力等数据都比普通运动员优秀,但就数据变化曲线来说,爆发力呈稳定上升趋势,耐力为波浪形缓慢上升曲线。
报告上最为突出的就是垂直弹跳高度,一开始的45cm,仅仅四个月,已经增长到了52cm。女单选手的垂直弹跳数据一般为38-52cm,男单则为49-61cm。目前她的数据已经直戳女单天花板,增长趋势却不放缓,实是过于惊人。冰上跳跃高度测量难度高,不过可以用弹跳数据估算,再考虑选手滑行速度、起跳时机把握、跳跃技术等影响因素。而梅叶,滑行速度又极为优秀。训练中目测她的三周跳高度,不会低于50cm,真不知道,自己是带了一个什么怪物选手。
那头赵队医在给梅叶做了简单的体检,帮她把脚上的绷带重新包了一遍,慈祥地拍拍她的肩,说:“好了,真是个健康的好孩子,耐摔耐打的。”
梅叶:…… 对不起,系统的睡眠修复功能还挺好用的,每天吃得好,睡得香,一觉就醒来感觉哪儿哪儿都好了。
“姚教练,梅叶这边已经检查完了。”赵队医打了声招呼,被姚英闲拉着坐下来,一副要详谈的样子。
“老赵,我这队员每周上冰时间不少于35小时,天天摔,没留下什么暗伤吧。”
“没呢,这孩子壮的跟头牛似的,摔摔打打也不怕。”
“唉,我就是担心这样会过度消耗潜力,会简短运动寿命。”
“目前看来,没有这个烦恼,我会持续关注她的身体情况的。现在看来,就是训练多了脚常磨破,水泡、流血也是避免不了的。”
得了队医的保证,姚英闲也算是小松了一口气。
而脚伤,过于常见,两人都没有在意。因为花滑选手的冰鞋一般都偏小半号,需要他们生生用脚去撑开,撑成自己的脚型,这就是所谓“合脚”的过程,绝对少不了痛苦。就算是一双旧鞋,高强度的训练下也会给选手带来很大负担。更别提青春期的选手在不断长高,脚也在长大,换鞋的频率更高,这都是作为运动员必然承受的。
姚英闲终于抛出他真正的问题:“这孩子说想练勾手四周,您看成不?主要怕受伤错过之后的世青赛。”
赵队医先是一惊:“嗬,胆儿真大,四周就算了,直接上高难度。”
又手撑下巴,沉思了几秒,道:“这事儿我也不敢打包票,不过男单那边几个选手开始练四周的时候未必有她这个身体素质,这孩子牛就牛在不爱受伤,倒是可以试着练练,一开始不要太狠就行。”
姚英闲得了一个肯定的答复,心里舒了一口气,他也舍不得勾手四周的高分,如果能尝试是一定不想放弃的,这也是刚才没立刻反驳梅叶提议的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脑子里都是温柔大胸姐姐,我橘了???
某种程度上,我们梅梅逐渐男性化hhhhh,我可太乐了。
此生我就想用胸去换身高,只能在女儿身上实现了。——来自一个小矮子的抱怨。
第十三章
梅叶看着眼前的教练,总觉得他在试图传教,心里默默念了两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周训练四周跳,每天只能跳6组,一组5个。”
“上冰前,先进行5分钟冥想,放空心神,平心静气,然后好好想象自己一会儿上冰要用怎么起跳,怎么控制轴心,怎么落冰。”
“好,让我们先从看其他选手的四周录像开始,好好感受他们的起跳时机和动作。”
冥想,这是什么新型训练方法,总感觉来自于宗教,又或者什么传销组织,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不要用看变态的眼神看着我啊喂!还不是为了避免受伤,我是正经人!”姚英闲被看得心里发毛。
扭头,盯录像。
总之,目前的四周训练是以眼部训练和脑部训练为主。对了,还要加上跟2号冰场那位擅长后外点冰四周(4T)的男单——郭鹏——的交流,那就再算上嘴部训练吧。
这三种训练方法综合考量了梅叶的现实情况,她不缺跳跃力量,更需要学习如何把握起跳时机,如何更高效地借助滑行速度,提高跳跃远度,同时稳定轴心,快速旋转。
在跳跃的抛物线上,只要有足够的高度和远度,足周就唾手可得。
虽然听起来不是很靠谱,但用起来感觉还不错,跳跃前想象,摔倒后起来思考不足,慢慢调整,不是之前那样在大量练习中累积正确肌肉记忆的路子,而是调动大脑,通过模仿、想象,有效提高了动作学习速度。在最低的训练量下,最大化训练效率。
不过这个方法明显不适合王嘉树,他正坐在观众席上跟教练疯狂抱怨:
“这怎么想象的出来?”
“跳起来转四圈,我脑子里只有一个火柴人在转转转啊。”
“啊——,我看十遍还不如上冰试一遍。”
姚教练也表示这个学生太笨了他教不会。
好消息是,在进行心理干预之后,王嘉树状态明显有所提升,起跳更果断了,跳跃训练量也被姚英闲压缩,可给这猴子憋的,不跳反而闹得慌。
中午,三人在食堂吃饭。
王嘉树望着梅叶盘子里的番茄牛肉和蒜蓉虾,垂涎欲滴,再看看自己盘子里青菜、鸡胸肉、蒸鱼,各种少油少盐,只觉的生活是如此的残酷。
没错,为了严格控制两位学生的饮食,姚英闲最近都会亲自监控他们进食,语重心长的说:“嘉树,你现在身高已经基本停止增长了,体重却没停,肌肉增长不理想,反而多是脂肪,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没错,王嘉树体测数据显示体脂已经达到8%,作为男运动员,是绝对不合格的,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先减脂后增肌,只能咬手手哭泣,没有人会对他心软,没有人!
而梅叶,身体各项数据还在快速增长,需要补充足够营养,而且作为女孩子体脂只有7%,比王嘉树还低,是被允许合理长一点脂肪保持身体健康的。
“来,梅叶多吃点。最近体力消耗多。”姚英闲像看着自家院儿里的猪崽崽似的看着梅叶,劝她多长几斤肉买个好价钱,引得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下午,梅叶有一节芭蕾课和一节体操课,这些也是花滑选手的基本功之一,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冰上的“芭蕾范儿”也是观众们所欣赏的。
芭蕾课主要练习基本动作,比如控腿,还有一些。不过芭蕾舞老师好像不是很喜欢梅叶这个学生,因为她每次学芭蕾都像学广播体操,态度是很认真的,动作也一个一个都做到位了,但就是跟别人不同,他们伸展肢体的时候会表现出一种自我欣赏、投入学习的感觉,表情可以读取到“啊,这个动作我做出来美炸了”的心理。
她没有,她就是完成任务,面无表情地举着手和腿,偏偏动作又很标准。只叹,美则美矣,没有灵魂。
老师恨铁不成钢,瞅瞅这身体条件,这巴掌小脸,腿部比例,手臂长度,多少人做梦都求不来的。可惜每天就是顶着毛躁的短发,穿着宽松的运动外套,既不能体会芭蕾的美,也不会打理自己的清纯可爱的脸,上帝瞎了眼了,吻错了人。
梅叶自我认知还是有一点的,这种舞蹈类的东西,自己模仿能力强、手脚协调性好,上手颇快,总能像模像样,但跟别人专业人士是没法比的,没有艺术感,就是传说中抽象的、据说能触动灵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