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动静可不小,要请村里好多人去帮忙。
余九斤点头,没说话。
他家今年赚了些钱,他爹娘就张罗着找里正划块地盖房,给他娶媳妇用。
两口子喜滋滋的,盘算着在努力两年,回头给小儿子也盖一个,以后俩儿子分开住,省的妯娌间整天吵吵闹闹。
他们老两口就谁也不靠,自己养活自己。
宁弯弯见状也没说话,站在乡下他这个年纪是要开始为娶媳妇准备了。
房子农闲的时候盖,盖个一两年他年纪就到了。
在收拾收拾,打打家具,他亲事就该说个差不多了。
女方在做一些家具,成亲后舅舅能住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宁弯弯确定这东西不是西瓜。
因为这玩意是竖着长的,不是横着长的。
在某一天晚上做梦,忽然就想起来了,这不就是番茄吗?
上一辈子她到也不是没见过,但那是很小的时候在乡下见过一颗,因为都说西红柿这东西不打药是不会红的,所以没人种。
因为这个上辈子她外出上学她父母常提醒她在外头不要吃西红柿,那东西用药最多。
她也不知道真不真,反正种都种了,就等着瞧吧。
这一等,直等到了中秋节,那一颗颗西红柿藤上的硕果累累还是青的。
宁弯弯都已经绝望了,她想大概这东西真的是需要打药才会红的。
不然怎么一个来月都不带熟的?
临中秋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常氏就开始给小儿子准备东西了。
原本是准备把人接过来的,可是宁怀运又怕清晨到京城没多久还没适应就回来怕是不好,就准备上京城去探望。
常氏把秋冬的衣服给小儿子里里外外做了好几套。
被褥也都是用今年的新棉花做了新的,足足做了好几床。
还拿纸记下了想给小儿子带的吃的,想起什么记什么,就怕到时候匆忙忘记了哪一样。
嫩玉米,毛豆,花生,宁弯弯做的剁椒,作坊里的点心,恨不得把所有能吃的都给他带过去。
还带了几坛子的桑葚酒,是预备给鱼非和苏瑾的。
“这想家,想家,想的不就是家里那一口吃的!”
临行前的一晚常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
宁弯弯给了宁怀运一叠银票。
“爹,到了京城看有合适的院子买一个,清晨住在宫里,你们过去总不能把他接出来住一个月的客栈,买个院子哪怕小点,以后都是个落脚的地儿。”
最近宁弯弯的钱是大把的钻。
辣椒一茬一茬的摘,一些做了剁椒,一些卖到了酒楼,一些在自己铺子里高价出售。
还有她原本不认识的那些豆子,结了果她就认得了,豇豆、芸豆、四季豆,还有梅豆和山豆角,都在铺子里卖。
那铺子在县城也是颇有名气了。
凡是大户人家都知道那里有稀罕东西,很多都是专门打过招呼,在上啥新鲜东西都往府里送些。
产量不高的都轮不到在铺子里上架,就没了。
如今府里的人不在背后使绊子了,作坊里的生意也就比原来更好了。
虽然好多铺子都学着自己做了,可作坊也在进步,慢慢做的都是一些别人不好学的点心,倒是影响也不大。
“闺女啊,你真不去啊?”
宁怀运问她。
“我倒是想去,这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丢给谁呢?”
加上来回的时间,他们又是提前去的,一来一回得小两个月。
宁弯弯是真想去来着,她实在不放心爹娘往京城里去。
可玉米马上要收,毛豆也要收,花生也要收,红薯也要收,地里不知道要操多少心,铺子里也不能放松。
这么长时间一家子都走了,丢给谁?
宁怀运先是想自己干脆不去了,让自己闺女去,可又一想这路途遥远,要没个男人跟着怎么能让人放心。
“我都跟余九斤说好了,他跟你们一道去,京城不比别处万事要小心,什么事也别客气,都跟他商量着来。”
宁弯弯自己不能去,就只好是拖余九斤了。
宁怀运皱了皱眉:“那孩子……这一去可要好久,咱还是别麻烦人家了吧?”
他觉得也没必要。
那孩子是老成些,可也没去过京城,一下子要麻烦人家那么久怕是不大好。
“爹,你瞧你,还是总把我通知你的事当跟你商量呢!”
宁怀运:“……”
宁弯弯又接着道:“你们在带上桑竹,上县城接了我哥,我给世子去过信了,到京城大概他也得尽尽地主之谊吧?这样我才放心。”
又把余九斤借走这么久,还是农忙期间,宁怀运甚是不好意思,当晚提了一堆的东西送去了余家。
余小年也是不放心自己儿子一去这么远这么久,不过最终还是被自己儿子说服了。
“听说朝廷新办了武学,招收的对象都是平民,我上京城去看看如果是真的回头等咱这边府城也办了就让五斤去上!”
送走了这一行人,家里一下子空荡荡的了。
“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绿青一边把花生从花生秧子上扯下来,一边感慨。
花生这会还不该收,还能在长长,是宁弯弯让她在地头上拔了几棵回来跟毛豆一起煮了吃。
“你还不习惯,我瞧你昨天回来高兴着呢!”蓝紫也一边摘着花生,一边打趣她。
昨天是周财主家的那个二小姐出门子,绿青一大早的就跑到人家村去看了。
第289章 不着急
回来就乐滋滋的。
蓝紫跟她也相处了这一段时间也挺了解她的了。
接着问道:“瞧见那个传说中的周家二小姐的嫁妆了?”
这个周家二小姐她没有见过,就一直活在绿青的嘴里,活在传说中。
传说她是白沙镇最好看的姑娘,走起路来摇曳间都是风情,传说她是一个说话都温声细语的姑娘,总之哪哪都好。
绿青高兴的道:“也没啥,瞧着排场怪大,我细一瞧都是些撑门面的大件家具,也费不了多少钱,据说还有好些首饰和田地,说加起来也就值个几百两银子。”
自己家有钱了,绿青眼光都高了。
以前要是听说几百两银子觉得就是个天价,得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才能赚够,现在却变成了也就值几百两,口气都大了不知道多少。
把花生和毛豆煮好,又随便炒了几个菜,饭桌上就只有宁弯弯跟自己奶奶两个人。
“这你爹娘现在得出了咱平州的地界了吧?”白氏问。
宁弯弯算算日子,应当是差不多。
“该是的吧,咱这官道一路通京城车子跑的快,约摸能在有个七八日就能到京城了,奶,下回你也跟着上京城玩去呗,京城那多繁华,好玩的肯定也可多了。”
白氏听了先还很高兴,不过一会就把脸一拉道:“我不去!这一路还不把我这一把老骨头给颠散架了,在说我一个糟老婆子又不是三岁的娃娃,还惦记着玩呢。”
她并不知道苏瑾的身份,宁怀运也只是跟她说是京城里的权贵人家,清晨去给人做伴读,将来有了人家的提携会更容易有个好前程。
白氏自是高兴,儿孙越有出息她越得意,就觉得自己比府里那老太太有本事的多。
去京城她当然也想,想去看看那里的繁华,她也就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可转念又一想怕自己在露了怯,让别人嘲笑到底是个妾室,跟正室没法比,这念头顿时就被自己打消了。
宁弯弯也就是随便说说,哄哄她,闻言就耸耸肩没有说话。
俩人吃起饭来也是没滋没味的,默默的吃了一会,也不知道是不是太无聊了,白氏又道:“你九思嫂子那肚子这都大半年了咋也没个动静,你回头见了你二姑让她也带着她上县城看看去。”
宁弯弯心道这两口子一个在县城读书,一个在乡下侍奉公婆,偶尔趁休沐的时候庞九思能回来一趟,可奔波一天到了家也就住一晚,第二天就得走。
时间大半耽误在路上,肚子能有动静才怪。
她正奇怪白氏怎么突然关心起这茬了,就听她又道:“你大妗子还没生呢?这是怀了个妖精吧,这么久了还不出来!”
现在是七月底,算算日子荷花是该生了。
宁弯弯吃了半碟子的辣椒炒肉辣的满头是汗,可还是忍不住的把筷子往那盘子里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