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218)

作者:壹木之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群人让她给说的群情激昂的,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

到了县城,修整了一夜,宁弯弯包下了自家宅子附近的一个小客栈才住下这么些人。

周庆拖朋友连夜整了些竹制架子,又寻摸了地方,都是县城里人流最多,有庙会的地方。

周庆地盘熟,跟地头蛇一样,这点事办起来不是多难。

架子迅速的就支了起来,点心就摆了上去,那种类,让这个面粉才开始普及的小县城里的人大开眼界。

横幅也拉了起来:宁氏糕点展销会。

伙计也吆喝起来:“宁氏点心上市大促销,买一斤送一斤了!”

这东西利润可没有那么高,其实就是原来的价格上增加一些,但总是比原来买两斤要实惠。

尤其这噱头一出来摊位上顿时就围满了人。

这边卖着,宁弯弯又去买了厚麻布,在摊位上搭起了大棚。

客人进去还能避个风,伙计晚上把棚子封闭起来就能睡里面看摊子。

苦是苦了点自己卖利润高工钱给的自然也高,快过年了,谁都想挣点钱给孩子买点肉吃,也都乐呵呵的。

宁弯弯看着自己的成就很开心。

对余九斤道:“钱挣多少到无所谓,关键我就见不得这些拿捏我的人高兴!”

余九斤笑笑,摸摸她的头:“你这脾气啊!”

宁弯弯贼讨厌这个身边人都热衷的动作。

她这发髻梳起来怪麻烦的,她自己又不会弄,搞乱了重新梳麻烦的很。

恼怒的躲开:“走,咱继续打黑棍去!”

书院这会那些听学的书生都已经回去了。

剩下的都是些富家子弟,这些人都欺负过宁匪月,宁弯弯是打定了主意,只要来县城就打这些人的黑棍,直到自己解气为止。

搞的这些人是苦不堪言,出门都是带着好几个小厮。

可还总是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被哪里飞来的石头,驴粪砸个正着,真是烦不胜烦。

宁弯弯在年前就一直在县城里坐镇,搭起的棚子过年都不会拆,预计一直要过完正月十六,年彻底的过完,串亲戚的高峰完全过去才会打道回府。

这边卖开了下货下的快了作坊里就又开始运转了,每天各色糕点源源不断的运过来,荷花嫌的发慌,每天就研究新东西了,样式也越来越多,这几个棚子可是在县城里名声大噪了。

说起过年买什么串亲戚,首选就是来这里买点心。

不管你是要啥价位的,啥口味的,都能找得到。

当然这样的地方过于高档的还是没有的,那些有钱人也不会来,还是要去霍记。

宁府里的人那是恨的牙痒痒,倒是趁晚上来捣过两回乱,不过是棚子里有人,一见这些人还不怂,要玩命干架,就撤了。

宁弯弯知道了,那是一点不吃亏,第二天晚上往宁府大门上泼了一大桶的油漆,这还是看在同宗同源的面子上才没有泼粪。

庞九思成亲原本说好的是在县城办,现在宁二姑拿乔,非要在自己家办,曹家也没法子,只能是后半夜就出发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正月二十六了,离过年也没几天了,这婚礼宁弯弯肯定要参加,也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才又想起来一件事。

“哎呀,我给你做的衣服还没做完!”

竟忙活了都给忘到脑后去了!

“那可不行,这可是说好了的!”余九斤不依。

他可等了好久了。

宁弯弯抿嘴,这几天可要辛苦了。

宁二姑是个厉害的,硬是没有让庞九思去迎,就是让庞家自己把人给送来了。

曹家人的脸色别提多难看了,宁二姑还在那沾沾自喜。

“这样子,我看闹不好,今天两家就得打起来。”

常氏跟宁弯弯嚼舌头。

宁二姑这脾气,不定后面要怎么难为人家姑娘呢,泥菩萨还有三分的土性呢,人家那样子差不多忍到极限了。

------题外话------

又把章节顺序写错了……

第247章 反正不能抬回去

本着为九思好的心里,常氏还是找了个空档劝了自己这个大姑姐几句。

让她见好就收,别把事做绝,以后还是一辈子的亲家呢。

谁知道人家兵不领情,反倒是把常氏给骂了一顿。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又不是匪月的亲事,你心操的倒是不少,你这话说的,我就不如你会来事,不如你会做人呗?别人不知道内情你还不知道?跟我这装好老好人,合着你们匪月这以后要是娶这么一个残花败柳,你天天还得当祖宗供着呗?”

一番话把常氏给气了个仰倒,一心只吃席,啥事都不管了。

白氏作为庞九思的姥姥自然也是要来坐席的。

这还是她第一回 走出宁家村,不过人家那毕竟做了一辈子的高门妾,也不会像别的乡下老太太一样没见识,看啥都稀罕。

这点子场面还入不了她的眼。

脊背笔挺,很有范的坐在凳子上,身边还跟着个三丫,梳洗的也是溜光水滑的,派头摆的,任谁瞧着都是一副大户人家老太太的样子。

那真是整个喜宴上最靓的老太太,引得各色女眷尽折腰,拜倒在她的气派之下,也是出尽了风头。

庞家在白沙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自然也就来了很多有头有脸的客人。

比如白沙镇的亭长,捕头,还有私塾里的夫子,各乡绅什么的。

宁怀运跟这些人也很熟,早早的就被拉到一边说话喝酒去了。

书院里在小年的时候就已经放假,但是宁匪月并没有回来,他对这个新的老师十分的崇拜,整天都跟在他身边学习,这个先生也把宁匪月视为得意门生,尽心尽力的教导,书院放假了就把人带到了家里。

所以就算是表哥成亲,宁匪月都没有回来。

宁弯弯跟几个半大孩子前面后面的瞎跑,啥活动都掺和。

曹家送亲的排场还是十分壮观的,据说曹家是有两个女儿的,但大女儿前两年病死了,这是小女儿,自然就更隆重些。

自然也有给闺女争面子,希望女儿日后在婆家能站住脚,过得好的心思。

所以陪送的嫁妆摆了一条街。

这年头大户人家嫁闺女那是管闺女一辈子的,这一辈子的吃穿用度全给你陪送了,就是日后不受婆家待见,自己吃自己,一辈子的温饱都不成问题。

田产地契装在贴了喜字的匣子里。

四季衣裳好几箱子,每个箱子都是两人抬,在加上被褥,首饰,最后是给公婆的寿材,也是上好的木料。

还陪送了两个婆子,两个丫鬟贴身伺候。

放眼望去,一片火红,跟香香出嫁那时候是没法比的。

这年代的律法里也明文规定嫁妆是姑娘家私有的,不归婆家,霸占媳妇嫁妆在道德层面上来说也是极为丢人的事情。

生而为女儿身,在这样的年代,这也是一辈子唯一一次拥有私人财产的机会。

白沙镇到底不是县城,还是头一回见这样送亲的场面,引得整个镇子上的人都来看热闹,皆是咋舌不已,直夸庞家这是积了八辈子德娶了这么一个家财万贯的儿媳妇。

曹姑娘的轿子也是四人抬的大轿子,装点的也是十分的漂亮。

有心人仔细一注意就会发现这队伍里只有送亲的,没有迎亲的。

鼓乐也都是等在庞家门口的,等送亲的队伍到了才吹起来。

不过是乡下人让这阵势一吓,还当县城里就是这样的规矩呢。

宁弯弯围着送亲的队伍转圈,跟一群半大孩子一起逮着空就偷掀轿帘想看新娘子长啥样。

花轿边是有媒人和丫鬟守着的,但婚事就图个热闹,小孩子这样也无伤大雅,驱赶利诱,也是用尽了十八般武艺,喜糖一把一把的往这些孩子手里头塞。

花轿在外面等了很久,庞家的大门都不见开,眼瞅着定好的吉时都快过了,曹家人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曹家送亲的是曹姑娘的哥哥和弟弟为首,当弟弟的就想踹门,却被哥哥拉住,好一番劝慰才把人给安抚住。

说是不开门也不是大门紧闭,也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就是不见迎亲的人出来。

常氏刚才就是在外面看了一会,才自讨了个没趣。

宁弯弯也好奇自己二姑准备拖到什么时候,正预备进去看看呢,就见庞九思穿着喜服胸口挂着一朵大红花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