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里自己村里的自然也有很多,村里人的优惠还是要给的,价格上要比别的村的优惠。
还要忙着把去地里刨胡萝卜和香菜给福来酒楼送去。
第241章 三书六礼
宁弯弯还写了几个食谱,胡萝卜做的蒸菜,跟羊肉拌在一起的饺子馅,凉拌的,煲汤的,剩下的就让酒楼里的大厨自己看着研究了。
冬日里主要菜蔬就是萝卜白菜,大厨在厉害,花样在多,反反复复还是这两样,所以胡萝卜卖的居然还不错。
宁弯弯本身是不爱吃胡萝卜的,但是却爱吃蒸菜,把胡萝卜、白萝卜切丝拌上面粉上笼屉蒸熟,晾凉后加调料拌一拌就是一道小菜。
早晚饭的时候就粥喝最合适不过。
常氏自己都一次蒸了好多,省的早晚的饭桌上日复一日都是那几样吃腻了的。
还给村里相熟的人家都送去了些。
又惹的很多人来家里跟常氏学着怎么做。
兄弟媳妇怀孕了,常氏心情十分的好,那是来者不拒,跟谁都笑呵呵的跟人家是给她送钱来的似得。
常大郎老大年纪了才娶上媳妇,荷花这一胎常氏宝贝的不得了,说什么都不让她在铺子里干活了,怕她累着,怕她冷着,就把人接到了家里,自己亲自照顾。
搞的跟自己是荷花亲婆婆一样。
可荷花在家里住着那可就碍了白氏的眼了,她都不是指桑骂槐了,是指名道姓对着脸的骂。
“听说过那向着娘家的,可也没听说过你这么向着婆家的!你这一天天的就围着你那兄弟媳妇转了,这前院后院的,都不带拾掇的了,整天就守在灶房里给她熬鸡汤,熬骨头汤,生怕是在吃得上屈了她一点!你那眼皮子往十里八村里扫一扫,有你这样当人家媳妇的没有?对我这个婆婆都没见你这么上心过!你还知不知道你是谁家的人了?”
常氏平时不怎么出门,实在是就这一大家子就够她忙活的了。
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本身院子也大,又有孩子,还养着鸡鸭猪狗的,就这些家务也能让她一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尤其是马大娘去县城照顾宁匪月之后,整个院子的卫生,一家老小的吃喝,就全指着她一个人。
她现在的精力一往荷花身上转移,那自然的就难免忽略了其他。
常氏也是知道自己理亏的,让白氏这么一骂也不敢吭声,只低头听着。
白氏现在也越来越有婆婆样了,骂常氏那也不是在饭桌上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了,而是趁家里没人的时候把常氏叫自己房里来骂。
三丫在一边卷着衣角看着两人手足无措。
“就没听说过这兄弟媳妇肚子大了住到大姑姐家的,你也不怕人家背后说你闲话,瞧把你给勤谨的,就你这个姐当的最好,这天底下谁也赶不上你!她大着个肚子往这里一住,她男人时不时的就得来看看,这家里就多出了两个大活人吃饭,合着钱不是你挣的,你那拿我儿子的钱养你兄弟一家呐!这孩子等回头生出来是不是你还得给养着呀?一口气养大了在给他娶房媳妇呗?等他在生了孩子,直接就管你叫奶奶,这家都改姓常呗!”
常氏听自己婆婆扯的也忒离谱了,就忍不住辩驳了一句。
“娘,我这不是怕荷花年纪轻,也没经过这事,万一出了啥岔子,您老也知道,我那兄弟也不比常人,他也是老大不小了,人家一样岁数的孩子再过几年都能娶媳妇了,他这好不容易才有了后,我们亲娘又死的早,我这个当姐的怎么能不跟着多操心!”
“出了岔子那也是他们两口子的命!”白氏气咻咻的说了这么一句。
说完忍不住还又加了一句:“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时莫强求,老天爷都是给你安排好了的,你瞎操心也没用!”
其实荷花在家里也没有闲着,她打小就让她奶奶使唤的团团转,长这么大就没哪天闲着过。
这一下子怀了孕自然还是闲不住,就算是常氏不让她去铺子里了她在家也是忙进忙出的一会也坐不住。
现在看作坊里忙的人人脚打后脑勺,干脆是又去作坊里了。
要不是看她能干,白氏那就不是时不时把常氏叫来骂两句了,而是直接就骂到荷花脸上把人轰出去了。
才骂了一会常氏,宁怀运和宁弯弯就从作坊里回来了。
白氏又叫了这爷俩来说话。
“九思那孩子的事你们知道了吧?”
上回宁二姑带着庞九思上县城里相看人家姑娘,过程是个什么样宁弯弯一家子也不知道。
只听来往送货的庄户说这俩人后来是坐他们车回来的,瞧模样都挺高兴的。
都挺高兴的这三个字就有意思了,庞九思之前可没有多大的兴趣,这听着像是他也看上人家姑娘了。
宁二姑回来后也没有往娘家来住,这也不知道是说通了庞秀才,还是借着这个劲就回家住了。
一直到宁弯弯在县城的那几天,宁二姑才又回了趟娘家,跟白氏说九思那事定下了,打算在年前把事情就办了。
曹家姑娘虽说是坏了名声,家里想快刀斩乱麻麻溜的把事给办了,一切从简。
但毕竟是大户,看的出来人家只是迫于无奈,但并不想太委屈自家姑娘,三书六礼一个也不能少,乡下那排场是远远比不上的。
三书指的是聘书,在纳吉就是订下婚约之时男方交予女方的书柬,聘妻,就是这个意思。
礼书,是过礼时列明聘礼物品数目的一个清单。
最后迎书,是成亲当日新娘子进门的时候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有了这些东西就是一桩受律法保护的合法婚姻。
六礼指的则是纳采,就是提亲。
问名,询问女方姓名八字,算一下双方八字是否相合。
纳吉,如果两人八字相合,这一步就是把算好的日子告知女方,民间所说的定亲就是纳吉。
大邙朝的传统观念里,这一步之后姑娘就是人家的人了,在反悔那名声就臭大街了。
要是男方这之后悔婚,那对女方来说就跟休妻差不多了。
接着就要纳征,就是把聘礼送过去。
最后就是请期,择定了成亲的日子去女方家里,请求对方同意婚期。
到了日子亲迎,把新娘子娶进门,六礼完成,一场亲事就彻底的尘埃落定了。
第242章 纠结
哪一步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也有繁杂的规矩。
庞九思的这门亲事现在就是到了纳征这一步了,赶的可是挺着急的了。
纳征要送聘礼过去,自然就是最费钱的一步。
宁弯弯还跟自己爹抱怨过,要不费钱她这个二姑还想不起自己娘家来呢。
宁怀运也甚是为难,一方面他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自己姐姐曹家姑娘的事。
当初她自己非要留在县城相看人家姑娘,他以为时间一长她总能听见些什么风声,八成这事就黄了。
毕竟这事当初也传的沸沸扬扬的。
他要去说,他这个二姐在当他是故意搅合,不想让他们家好过啥的,岂不是自己还惹一身骚。
后来她也一直没给娘家个信,他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偶尔想起来也以为真跟自己想的一样,这门亲事就不了了之了。
谁成想到这时候自己这二姐突然来这么一下子。
到了这会宁怀运就坐蜡了,这时候他要在把曹家姑娘曾经让人拐走过的事说出来,亲事要是黄了,那姑娘十有八九要寻短见的。
这可是一条人命呀,宁怀运觉得自己还担不起。
可不说吧,宁怀运觉得自己那大外甥也着实挺不错,虽然脑子不大灵光吧,但为人老实呀,又是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家里也勉强算的上是书香门第,家里条件在县城里的大户人家眼里不入流,但在十里八村中也是拔尖的了。
在这一片里绝对算是良配,多少土财主,乡绅,地主都想把闺女嫁给他呢。
宁怀运的迂腐观念里庞九思要娶了这名声不清白了的曹家姑娘,那就是白瞎了,吃大亏了。
所以是白氏不说他都难为好几天了。
这一听自己娘说,更是唉声叹气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白氏一看他那表情,就不乐意了。
“你那是个什么意思?这都还没跟你张口借钱呢,你先把脸子摆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