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是宁怀运在发钱发东西呢。
之所以是选择晚上发,是宁怀运谨慎的考虑到这每家每户差不多都能领十几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太招人眼球了。
更不要说还有最后一批的棉花,还有那些因为擦破了皮,或者断了不能做种的红薯。
这还是之前把今年的粟米和黍子都分完了,不然更是麻烦。
“地都加紧着点耕,咱那地还得往下种那什么胡萝卜呢!”
宁怀运絮叨着,不过那些庄户们都听的心不在焉,都直勾勾的盯着马大富拨拉着算盘算账呢。
因为有了活干不好就要扣粮食的规矩,粮食换成了钱那偷懒耍滑的自然也是要扣的。
扣除的钱自然就是补给那些干活卖力气,家里壮劳力又多的人身上。
二蛋一脚踹到脖子伸的最长的那个庄户身上。
笑骂:“都好好听老爷说话!活干不好看以后还有没有你们好日子过了!”
“哎哎,俺们都听着呢!”
这些庄户才把心神都从马大富的算盘上收回来。
“这胡萝卜咱以前也没种过,就当萝卜先种着,不过是大家伙都当点心,好好伺候着,说不定等回头收了也能卖个好价钱!咱这日子肯定就能更上一层楼!”
宁怀运这话一出那些庄户立刻是交头接耳起来,都兴奋的很。
他们不知道红薯卖了多少钱,就觉得一人能分上一两就老多了。
纷纷是拍起了宁怀运的马屁。
“咱大家伙现在的日子还不都是老爷给的,俺们心里可都记着呢!”
“是啊,俺们那是上辈子积了德了,摊着这样的主家,这换别的庄户谁有这样的福气!”
“咱这日子,一般人家那都比不了,这跟人说俺们是庄户人家都不带信的!”
当然也有那不好好干活被扣了许多钱心里头不服气的,声音就有些不和谐。
“俺可是听说那些红薯卖了好大千两的银子,这一人就分上一两也太少了,老爷你这事办的可不地道!那当初说好了这地里的收成分俺们一半的,这钱卖的多了以前的话就不作数了,那收成少的时候也没见你补给俺们呀!”
这人这么一说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红薯卖了几千两的传言在庄户间传的也算是沸沸扬扬,不过是大部分人觉得水分太大并不太信。
以他们的见识,觉得卖上几百两就是顶天了。
如今分这么些给他们不说是按原来的一半分吧,也差不了太多。
这已经算很厚道的了,要人家就按黍子的价值给他们分他们也没辙不是,所以才没人说这个。
可到底心底里也抱着一丝的希望,也许就真的有那么多呢。
所以是都不说话了就等着看宁怀运要怎么回答。
第186章 作坊
宁怀运一听顿时就心虚了,他就是那种占人家一点便宜就觉得自己见不得人了的性格。
这人家还大庭广众的问上了,就更是觉得自己简直是十恶不赦了。
一紧张就冒汗,一冒汗就更说不上话,下面就开始有人窃窃私语了。
“这话可是说的太对了!”正这时宁弯弯开口了。
她从门口走进来,把手里拎的点心放在马叔算账的桌子上,继续笑眯眯的对那人道:“这事可不是我爹做的不厚道。”
宁怀运无语,不明白自己闺女是什么意思。
那些庄户更是一脸的懵,不明白自己家这个向来厉害的姑娘又要闹哪样。
就听宁弯弯又道:“那不然现在把讨耕文书还给你,你趁着现在早点找下家,及时止损?”
那人就悻悻的撇过脸去不说话了。
以前那日子过成那样他们都没走,就图宁怀运分给他们的粮食多,何况是现在日子好了,那更是打都打不走的。
宁弯弯冷哼了一声才继续朗声道:“还几千两,你们怎么不传个几万两?这样你们一家就能得好几百两银子,日子过的比别的地主还好!我就跟你们交个实底,我可巴不得你们都把讨耕文书要回去,那我们家只有高兴的份,地给谁种都是种,我们佃出去不省心吗?还不用给你们出种子,给你们发福利,我们家人做梦都能乐醒!”
“这都是他发癔症瞎扯呢,姑娘你别生气!”
有庄户就赔着笑脸劝。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俺们知道老爷姑娘都是好人,对俺们那都是没得说的。”
宁弯弯自然是借坡就下来了。
“这回的红薯那也不是卖了,是让朝廷拉走,在过个几年咱大邙朝从南到北遍地都会种上这东西,就在也没有什么饥荒,咱们就是功臣,走哪都是受人尊敬的!”
下面的庄户又开始议论纷纷,庄户可是大邙朝的户籍制度中最下等的贱民,受人尊敬?不受人欺辱就不错了。
让宁弯弯一说顿时就都有些心潮澎湃。
就听宁弯弯又道:“这钱呐当然也是给了的,不过当然没有你们传的那样大几千,不过就是一千两!”
议论声就更大了,这一千两总共就分给他们一百多两,这跟刚才那人说的也没差多少啊。
宁弯弯扫视了一下这些庄户才接着道:“之所以就分这么一点给你们那也不是想昧你们的钱,现在分给你们的足可以让你们猫一个肥冬,这剩下的钱我跟我爹商量了准备建个作坊,地方圈的大一些,目前就是先做一些点心到县城里去卖,等将来作坊里会生产越来越多的东西,财源自然是滚滚来。”
“作坊?能不能行啊?”
“那怎么办不行?你瞧咱村里那几个赶集的,那馓子麻花生意好着嘞!”
这一次宁弯弯等议论声小了才继续道:“这作坊我们家占一半的股,剩下的一半就分给你们,不过这回是按户分,可不是按人头了,这股份以后就是你们的传家宝,可以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每年年底盘账,按你们占得股分钱,当然,作坊里的活计也是优先咱庄子上的人,也都是按月发月钱,不过这事是大事,现在也就是粗略的盘算一下,后面一系列的事情还得在细心规划,我今天就是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别整天的听风就是雨乱嚼舌根子,总之记住一句话,我们家不稀罕庄户,巴不得你们都走了,所以以后这日子咱就是能搁一块过就过,谁要是心里不舒坦欢迎来要讨耕文书!”
“那不能,那不能!”
庄户们都乐滋滋的:“这样的好主家上哪里找去,那大棒子打俺们都不带走的!”
这之后才开始分钱分东西,又是忙活到了深夜。
第二天宁怀运带着大壮就去了县城。
“爹,你也别跟人家多说,就把这饼干糕点给那些掌柜的尝就行了,咱这作坊都没影呢,又不能卖,就是打个前站,让人家知道知道咱能做这玩意就成了!”
宁弯弯交代完自己爹去把春花接上又把这些话交代了。
宁怀运一听要去自己岳家就头疼。
从上回的事后他这心里就怵了常家,倒也不是说怕他们,而是一个大男人实在是跟两个老娘们掰扯不清。
不过他也知道人还是得送回去,他听说了昨天的事也是吓一跳,这俩孩子要是再在铺子里待着指不定闹出什么大事。
就点点头应下了。
等宁怀运走了,常氏就跟宁弯弯商量。
“这棉花我都分好了,这一袋子给里正家送去,这一袋子给余家送去,你二姑家的我另装起来了,回头让你哥送去,就是月月家这个我琢磨要直接送棉花过去怕是落不到月月他们一家子手里呢!”
这是之前就打算的要分给这几家的棉花,不光是棉花,还有红薯,就是乡下人的人情往来,自己家有了稀罕东西分给要好的人家是常事。
虽说之前给了月月家和余家一些了,但一个是添香,一个是余九斤给找了狗的回礼,都是有目的的。
常氏想着要是送到月月家最后却落到了宁大福身上,她是要呕死的。
“上回你给我做棉袄扯的布不是剩了一块,要不你给月月和她妹子一人做一身棉衣?”
宁弯弯给自己娘出主意。
常氏不赞同:“那你这也太明显了,不好看!”
“那不然就顺便给三丫她弟弟也做一身?他一个小娃也费不了多少东西。”
常氏想了想点头:“那成,不过是给你弟上回做棉衣的布料没了,我还得去镇上扯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