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不管来的是不是你,只要送人进城,就一定会有人牺牲,你不进别人也会进。”吉柳儿笑了笑,“我曾问过你,是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性命就是不如你们的值钱,但现在看来,是这样的。你,就因为姓司徒,自己都是半个残废,但只要人在前线,就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天天戳她的伤口管她叫残废,苏木恨不得给她一个白眼。
吉柳儿继续道:“但只要你在日晷城坐着,鼓舞士气,将士们有了迎敌的信心,城守住了,北豊就能活下来不少人。”
第104章 破隘
苏木枯坐着听吉柳儿极其不熟稔地安慰她, 忽然侧身拍了一下她的肩,“等我成亲,你替我做一套婚服吧。”
吉柳儿乐不可支, “怎么?想好要二婚了?”
苏木配合着她,也不反驳,反倒是故作严肃地压下眉头,连声音也一并低下来,“千万别让沈行在知道。”
第二日清晨天未亮, 苏木再次出发。
熹光甚微, 连林间树叶都穿不透,所有赶路的人在林下只有一个剪影,破开叶上寒露。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十几人的掩护下, 自重星城出发,往日晷城小心又迅速地奔过去。
驾车的是董仲宁,戴着斗笠,身上的衣服与树林花草的颜色相近,藏匿于其中,甚至很难被发现。
西夏在其余十二城通往日晷城的道路上都安排了一支军队, 如今去到日晷城的人,定然有大作用, 他们的目的,正是为了毁了这一股力量。
从林中再次窜出来一行训练有素的士兵,董仲宁握紧手边的刀,高声喊道:“保护郡主。”
锦瑶郡主几乎已经成了西夏的心尖刺, 从他们手上逃脱,又毁了他们前后夹击十三城的计划。身为士兵,他们比所有人都清楚, 一个皇室嫡亲出现在战场,对将士的信心是多大的鼓舞。
联络用的烟火升天,隐匿在暗处的西夏士兵纷纷赶往这一片树林。
锦瑶郡主的逃脱,不能再出现第三次。
但真正的锦瑶郡主已经抄着另一条隐秘的小道,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日晷城。
进城时,她从车窗探出头,往来路看了一眼。没有人,无论是西夏的人,还是他们的人,都没有来。
苏木没做休整,甚至来不及从对董仲宁他们的担心里抽出神,直奔向军营。
灏川的兵与西北的兵打起来了,苏木到的时候,两方打得不可开交。贺将军手下的刘副将劝了又劝也没有用,倒是灏川那方的话事者,从头到尾没出来阻止。
见到苏木,刘副将仿佛见到了救星,赶忙迎了上去。
“这是在做什么?”
刘副将有些为难道:“这……回郡主,原本我们的人与洪将军的人说要切磋身手,一开始还好好的,但洪将军的人说我们耍诈,便……打了起来。”
贺将军此次出征,将手边大半副将带了出去,留下刘副将守城。刘副将脾气好,性子软,管着日晷城的士兵,不敢伸手管灏川的士兵,加之日晷城大半的人都随贺将军打仗去了,留下守城的是少数,灏川却是十万大军。
他们明明是在自己的地盘,反倒被灏川压了一头。
“灏川管事的呢?”苏木问。
刘副将焦急为难地挠了挠头,带着她上了观武场,指着远处叫好叫得最兴奋的那位,“在那儿呢。”
顺着刘副将指的方向一看,苏木呵了一声。还是老熟人。谢老将军的麾下洪将军,四国比试时,她在清河别庄见过他,听说找沈行在打过一架,还输了。
苏木抓抓额头,“将人叫过来。”
关于洪将军的性格,苏木还是有所耳闻,性子急躁莽直,偏偏是刘副将遇上他,那只有受欺负的份。
被人喊了几次才喊过来的洪将军见到苏木,先是意外一愣。上一回陛下御驾亲征都是北豊开国时候的事情,此后百年,未曾听说司徒皇室有人亲至战场,何况还是个瘦弱不堪的姑娘。
“臣见过郡主。”单凭苏木赶来日晷城的行为,洪将军也不敢轻慢她。
苏木摆摆手,“别见了,喊你的人住手。”
再这么打下去,也不必等西夏打过来了,日晷城自己就能将自己打得半死。
被一个小姑娘下指令,洪将军颇有些不满,但还是依言将人喊停。
场下很快收住手。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着观武场上的女子,身子瘦小,尤其在洪将军身边站着,像是一根手指头便能将人推到。
面对众多探究的目光,苏木不做反应,只是问刘副将,“按照军规,士兵私自打架要如何处置?”
“处以二十军棍。”
转头又问洪将军,“按照你们的规矩呢?”
洪将军迟疑了一下,道:“三十军棍。”
“行吧,”苏木道,“按照你们的军规,打架的都去领罚吧。”
场下一阵骚动,显然对一个小姑娘就这样随意处置他们而不满。洪将军更是直截了当地问出来,“为何要罚?”
苏木反问:“谢将军给你们立的规矩难不成是见到军中将士打架,不能劝阻,不能责罚,而是要欢呼叫好吗?”
饶是洪将军再迟钝,也听出她在指桑骂槐。
他立刻黑了脸,“郡主应当无权插手军中事宜吧。”
“我并未插手,只是提醒你们一下,立军规的目的是用以维持军中纪律,整肃军中风纪,而非用来破坏。”苏木一眼扫过底下的士兵,“现在自己人打自己人也挺好,到时西夏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轻易攻下日晷城,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西夏的人呢。”
在场不少都曾与西夏交过手,近年西夏频频扰境,他们皆对西夏深恶痛绝,苏木如此评价,无异于侮辱。
底下立刻有人不服气道:“反正被朝廷放弃也是死,怎么死都是一样的!”
苏木眨眨眼,表情冷淡,伸手朝外一挥,“那你现在被杖杀也是一样的。”
底下一片哗然,似乎没料到一个姑娘家能强横至此。
“谁告诉你们,朝廷会放弃你们,放弃西北。陛下亲口同你们说了?还是刘副将洪将军亲口同你们说了?”
底下立刻有人反驳道:“朝廷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凭什么让我们相信这次不是白白牺牲。”
“凭我,”苏木指着自己,“我,司徒苏木,今日来日晷城,向你们保证,朝廷不会放弃西北。”
“你的保证有什么用,打仗的是我们,又不是你。”
那些经历过鸿谷关一役的老兵,大多不相信这种空口白条的承诺。
“若是朝廷不增援,”傍晚的日晷城风很大,将苏木的头发吹得很乱。篝火燃起,映在苏木眼里,熊熊火光跳跃。她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我以我身,先祭英灵。”
***
大军被困在狼牙隘已经五日。
地处大漠之中,甚至见不到水源。
狼牙隘虽然难出,却也难攻,西夏若想围攻,必然要做好风化石崩塌的准备。如今两军成僵持之势,可围在外面的西夏军有粮草供给,北豊军所带粮草却日渐减少。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关云南望了眼灼热的天色,有些沉不住气,“实在不行,杀出去吧。”
“不行。”沈行在背靠岩石,长腿交叠,面上狼狈,却十分沉稳。
“难不成在这里等死?”
“先不说这样的地势,我们杀出去很难,单论我们的将士,粮草不足,西夏兵力充沛,兵强马壮,我们打不过。”贺将军也否定了关云南的建议。
“那该如何,真就死在这里?”一日复一日地困下去,关云南的耐性逐渐被消磨。
贺将军没再说话。日晷城中虽还有灏川调来的十万大军,但南楚多雨林,并不适应沙漠作战。偷袭倒还好,但在西北大漠,两军若是直面碰上,西夏军远比灏川大军有经验。
沈行在倏然睁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枪头红缨下凹凸不平的“沈”字。
“我带一队人出去。”
“这个时候出去?少帅,这是在送死。”贺将军不赞同道。
“等着也是死。”沈行在道,“我带人出去,想办法联络上日晷城之内的人,让他们制造城防薄弱的假象,诱使西夏分出部分兵力攻打日晷城。届时以一伍人深潜西夏后方粮草供给点,我再带人将隘外粮草营一并烧掉,你们再同时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