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你别以为你坐在这儿就是个人物了,你的那些破事谁不知道?!”章睿厉喝。
“章老师,消消气消消气。”胡奏连忙起身,请章睿下台安抚。
“老林,少说两句,不至于不至于啊。”许宏才也连忙打圆场。
张君等人有些愕然,低头窃窃私语。
“他林博今天是来砸场子的吧。”章睿嘀咕。
“不至于不至于,本子不成仁义在啊。”许宏才低声安慰。
另一边,华姐一队很是焦虑。
陈昆明:“华姐,咱们有大数据支持吗?”
“废话,当然没有!我一个编剧,又不是做数据分析的。”
华姐正说着,胡奏已经开始提醒:“华姐,该您了。”
“谭迟,准备PPT。”华姐抹了把冷汗,上台摊开了讲演稿。
谭迟捧着笔记本走到技术工作位,启动PPT。
“我们团队的剧本名为《唐夜歌》,故事背景为唐朝,女主卫如凡,普通农家女,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在接触到一个人或者东西的时候,看到大约三秒钟的过去,然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遇到了太子,被卷入宫廷内斗,同时——”
“华老师,可以了。”林博毫不客气打断了华姐,“说实话,这次竞标的本子中,你们的本子是最差的一个,毫无新意,人设也十分老套,远不如另外两个。”
说着,林博瞥了谭迟一眼,冷笑一声:“现在的新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根本没有做编剧的能力。”
华姐先是愣住,接着立即反应过来,一张脸气得铁青:“林老师,您还没有听完,你怎么知道我们的本子不够好?!”
“第一版的大纲我看了,平平无奇。”
“我们现在说的是第二版大纲!”
“有区别吗?”林博挑眉,“你们做的本子虽然符合大女主的要求,看起来很多设定也算有新意,但我还是那句话,你们之前有没有案头分析?有没有市场分析?没有大数据与的分析,你们这个本子就是空中楼阁。”
“大数据并不是万能,尤其是在评估一个剧本价值的时候!”华姐提声,“林老师,您是不是把大数据疯魔化了?”
“至少大数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测的、是可控的!我们现在做本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规避风险,规避不可控项,用最小的风险做最好的本子,这才是我们腾阁工作室的成功的关键!”林博义愤填膺,“否则靠什么,靠你们这种天马行空?投资上亿的项目如果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华姐语塞,台下众编剧怒目而视,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诸位老师,”胡奏起身,“其实这也是我们腾阁的意思,现在影视圈的项目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高,我们必须用更科学更可控的指标和数据来控制风险,所以,我们才会如此强调大数据,但是,很遗憾,看来各位老师和我们的理念似乎并不——”
“我们有大数据。”有人冒出一句。
众人一惊,同时看向出声的人。
谭迟慢悠悠从工作位后站起身,点开PPT投射在幕布上。深红色的背景图案,醒目的黑字标题:《近5年影视剧大数据分析报告》。
华姐惊了,忙跑到谭迟身边,压低声音:“你这是从哪弄的?”
“我自己做的。”谭迟低声说。
“这能行吗?”
“死马当活马医。”
华姐:“……”
谭迟拍了拍华姐的胳膊,走上了台。
张君一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胡奏面无表情,林博冷笑,章睿、许宏才两队人都有些诧异,而比他们更诧异的,就是陈昆明和小曹。
唯有唐甘兰,只不过诧异了一瞬,就露出了笑脸,弯弯的眼眉在一片昏暗的房间里,明亮得像两只月牙。
谭迟吸了口气,举起手机控制PPT播放:
“从近五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全国卫视收视率排名前五名的分别为芒果、番茄、蓝字,银杏和五星,在19:30-22:00黄金档电视剧中,这五家卫视的竞争最为激烈。”
“其中,2014年全年收视冠军剧为《亲爹最亲》,是一部家庭伦理剧,2015年的收视冠军无一例外皆为古装剧, 2016-2018年收视冠军皆为大女主宫斗剧,收视排名前四中,三部为古装剧,一部为偶像言情剧。”
“你这也叫大数据分析?这就是度娘来的数据吧。”林博嘲笑。
谭迟看了一眼林博,转头继续盯着PPT:
“我根据央视索福睿收视率报告将收视率高峰时间点做成了图表,可以更直观的感受。”
说着,谭迟滑动手指,放出了一张巨大的图表。
会议室内倏然一静。
林博腾一下站起身,胡奏两眼圆瞪,张君一众甲方惊了,台下一众编剧呆了,甚至就连和谭迟一个团队的华姐、唐甘兰等人也愣了。
图标是一个坐标轴,横轴是时间点,纵轴是收视率,形成一个二次元曲线。这个并不新鲜,神奇的是,在表上新增了一条线,标注的是“故事情节点”。每个点上,都标有简要情节关键字,当鼠标触碰情节点的时候,旁边就会展现简要的情节说明。
“这个是情节收视坐标轴,”谭迟说,“我对这五年收视前三名的十五部电视剧的情节点进行了梳理,结合收视率和时间段做出横纵双向比较,很明显,在开播时收视率较高的剧主要归功于前期营销宣传和粉丝效应,五集以后,收视率一般都会趋于稳定,如果只看时间段,意义不大,但如果加入情节点,则会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比如,蓝字台2015年10月15日21:45-22:0015收视率破2,峰值近3,具体情节就是男主逼迫女主打胎的高虐剧情,10月20日19:40-20:00,收视破2,情节是女主反虐恶毒女配,依次类推,将情节点,情节高潮和收视率一一对应,可以总结出收视率最高的情节TOP50。”
谭迟飞速翻动十几页,新一页PPT播放。
“TOP1:人气角色死亡,TOP2:男主女主决裂,TOP3:女主翻身报复陷害她的人,如此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情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梗’,其实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套路。而在不同剧作中,因为加入元素的不同,同样会早成收视率的波动。比如,同样的男主女主决裂桥段,虐的情节要比吵架的情节更受欢迎,而虐的情节当中,有隐情的情节要比误会的桥段更能打动观众——”
“能做到这个地步吗?”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这有用吗?”
台下众编剧嘀咕。
“请问林老师和胡总,这个算不算大数据?”谭迟看向林博和胡奏。
林博:“咳,算吧——”
胡奏双眼发亮:“厉害。”
“按照林博老师的大数据规避风险的理论,编剧要怎么做才是最保险的呢?答案显而易见。”谭迟挺直腰身,微微提声,“将这些最受欢迎的人物设定、情节点、高潮梗等等,一样一样记录下来,重新排列,有机融合,润色成新的剧本,那就是最保险的剧本!我称之为——大数据有机融合创新剧本写作法。”
台下一片哗然。
甲方张君等人目瞪口呆,一众编剧愣住一秒,脸色同时变了。
“有点意思啊!”林博咧嘴笑了。
“你叫谭迟是吧,想法非常有新意。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兴趣和我们合作这种类型的剧本?”
胡奏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呼吸变得急促,鼻孔一开一张,好像一只吸了兴奋剂的鲶鱼。
谭迟看向这两位业内名利双收的著名编剧,感觉胸口燃起一团小小的火苗,一舔一舔烧着心脏。
“我不会写这种剧本。”谭迟说。
胡奏明显一愣:“什么?”
“台下的诸位编剧老师都发现了吧?”谭迟提声问道。
一众编剧面色黑沉,点了点头。
“大家都发现了,为什么二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却没有发现呢?”火苗慢慢升了起来,越来越旺,越来越高,沿着动脉、肺叶、咽喉、神经冲上了头顶,涌入了眼眶,烧得眼珠火辣辣的疼:“因为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而且靠这个办法成为了编剧界的翘首人物!”
“什么狗屁大数据有机融合创新剧本写作法!”谭迟狠狠拍击投影幕,掌心的痛感刺激着每一寸神经,“这就是抄袭!是融梗!是洗稿!这就是你们一直在做的事!什么狗屁大数据,什么狗屁分析,你们做的就是将别人孩子偷过来,改头换面卖掉,你们用别人的血汗,换来了你们今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