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老师并不认识我,我是在电视上看到他的。”
“啊?”
“十五年前,是一部很老的电影,言老师是主角。”
“电影?什么名字?”
谭迟停步,转头:“你问这个干什么?”
唐甘兰挠了挠耳朵:“我就是好奇,你不是脸盲吗?怎么隔了十五年却能认出言哥?”
“言老师是例外,”谭迟转头继续走,“除了我父母之外,唯一的例外。”
说这句话的时候,谭迟的声音很轻,也很软,可不知道为什么,唐甘兰就是觉得这句话像一根刺,一根仙人掌的刺,扎在了心口的软肉上,麻酥酥的疼。
“那——你会记言哥的脸多久?下一个十年、十五年,还是二十年?”
谭迟又停住了脚步。
她微微仰起头,看着天空。
夏末的星光在雾霾的遮挡下几乎消失不见,只有地面的灯光倒映在云层上,画出一片一片的光斑。
风吹了起来,墙上的常春藤叶飒飒作响,谭迟的刘海翘起来了一撮,随着风左摇右摆,空气中飘起冰激凌的香气,甜美的诱人。
突然,谭迟笑了。
她说:“那样,也很好。”
低喃的嗓音,就好像一条猫尾巴,轻轻地、悄悄地,在唐甘兰心口扫了一下。
唐甘兰后背倏然一麻,全身肌肉紧绷。
怎么突然觉得谭老师居然有点可爱?!
唐甘兰狠狠掐了掐脸皮。
果然是喝多了!
第54章
不知不觉间, 10月到了。
路边的绿化带已经有发黄的趋势, 可天气依然闷热得让人抓狂。
蓟京的交通在十一假期雪上加霜, 早晚高峰的定义已经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全天高峰的旅游旺季。
谭迟作为一个自由职业人, 非常识相选择在家宅了七天, 每天在新闻中观看各大景点的人山人海。
而某位邻居却没有这般好命,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依然被拉出去营业, 采访综艺拍摄任务拍得满满当当, 累得没日没夜如驴如狗, 连发朋友圈的力气都没了。
如此繁忙的原因当然只有一个,《千年一恋》播出过半,南十蹿红网络, 唐甘兰准备火了。
*
【莲蓬喵】:迟迟你看到了没有?我发在D站的视频, 弹幕2000, 播放4万,收藏1万, 厉不厉害?!
【莲蓬喵】:现在我首页基本被南十刷屏啊!
【莲蓬喵】:包包菜的微博粉丝突破80万了!
【莲蓬喵】:卧槽, 保和大丸子, 我女生做了南十的视频!
【莲蓬喵】:南十红了!我家包包菜也红了啊!咩哈哈哈哈。
【莲蓬喵】:@金华火腿, 你到底有没有看到我的留言啊?
【莲蓬喵】:@金华火腿,召唤迟迟,迟迟你还活着吗?
谭迟扫了一眼某猫的刷屏信息, 言简意赅回复:
【金华火腿】:赶稿攻坚期, 生不如死。
【莲蓬喵】:……
【莲蓬喵】:保重!
谭迟叹了口气, 目光继续回到桌面庞大的人物关系图上。
“男一号太子和女主的模式就是男强女强,男二号谋士和女主的模式就是男宠女糖,男三号侠客和女主的模式就是小奶狗和姐姐强人——”小曹用彩笔在图上标注,“那结局女主到底要和谁在一起啊?”
“根据小道消息,剧腾阁打算采用国外的边写边拍模式,结局别说我们,恐怕就连导演都不知道。”陈昆明说。
“大约最后就是三名男主背后势力博弈,或者,资方直接空降男主也不一定。”华姐推测。
“我还是觉得咱们这个人物关系和模式太老套了。”谭迟皱眉。
华姐:“老套的模式反而更保险,我们可以在老模式上写出新意,挖掘细节,增加亮点。”
谭迟点点头,又道:“我还是感觉女主的性格没立住。”
小曹:“是啊,太完美太玛丽苏了,这种人设都看腻了。”
陈昆明:“但是根据小道消息,之前腾阁交给甲方的大纲里,甲方唯一满意的就是女主大玛丽苏的设定。”
三人同时叹气。
“这么多年了,怎么甲方的审美一点进步都没有啊?”小曹抓狂。
“不是他们的审美没有进步,而是这两年来的爆款基本都是这种类型,资方自然会选择最保险的设定。”华姐道。
谭迟:“可是,去年扑街剧里有五部是大女主。”
陈昆明:“他们会认为,那五部扑街是因为主演不够红,流量不够高,制作不够大,才不会认为是题材问题。”
小曹:“到底是资方写剧本还是编剧写故事啊……”
四人又同时叹气。
“想想稿费!想想钱!同志们,咱们要撑住啊!”华姐鼓掌打气,“既然大女主玛丽苏人设不能改,我们就先把人物小传做出来,尽量让人物丰满鲜活。”
陈昆明:“现在也只能这样了,谭迟,人设表呢。”
“这里。”谭迟抽出一沓四开的铜版纸展开,“主角人设都填上去了,还需要完善。”
“先从女主开始吧。”华姐挑出女主的人设表,从第一项开始审核,“基本信息:姓名卫如凡,年龄、身高、体重、出生日期,OK,这些都可以了。”
“角色标签八项——”小曹一个字一个字核对,“OK!”
“核心性格——ESTJ(注),三观道德标准——这个还需要补充。”谭迟用红笔标注,“性格特点不够贴切,生理属部分,尤其是外貌这一部分我随便做的,估计用不上。”
华姐:“生理属性部分已经可以了,我觉得背景原生家庭这一项还需要完善一下,还有天赋金手指这一项,碎片化预知未来的解释还需要细化。”
“人生重大事件线——女主入宫后的部分还是不能确定啊。”陈昆明惆怅。
“先空着吧。”华姐转笔,“先把人物声音定下来。”
“人物声音不就是演员的声音吗?”小曹提问。
“上一次做的本子你就没仔细看是吧?”陈昆明一敲小曹的脑门,“人物声音不是声音!”
小曹捂脑袋:“声音不是声音那是啥?”
谭迟:“是人物说话的感觉,说具体一点,就是台词风格、用词特点、断句的气口,口头禅等等,最理想的状态是,即使没有标注是谁说的台词,但只要看到文字,就能在脑海里听到特定人物的声音。”
华姐:“剧本基本都是靠台词构成的,如果这一条做不好,人物就崩了。”
“了解!”小曹做笔记。
“我试着做过人物声音,但是这个人设太普通,声音听不到。”谭迟皱眉。
陈昆明举手:“我也是。”
“实在不行,试试人物独白吧。”华姐道。
“让小曹试试,他入行时间短,看的本子少,比较不容易受到以前的案例干扰。”谭迟道。
“啊?啥人物独白?”小曹懵逼。
“想象一个场景,让你的人物走进去活动,想象他会做什么、说什么,怎样和人接触,怎样和别人说话,怎样喝水吃饭打嗝拉屎,然后把你在脑海里看到的东西全部写下来,不停地写,一直写到这个人物在你脑袋里活过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定型,他的每一句话你都能听到他的声音,这就叫人物独白。”陈昆明道,“是小说作家设定人物常用的办法之一。”
“能行吗?”小曹疑惑。
“让你写就写!女主的人物独白!写不出来就别吃饭!”陈昆明反手一巴掌。
“那要写多少字啊?”
“什么时候人物活了什么时候停。”
“诶?!”
“快写!”
“呜呜——”
小曹苦着一张脸,抱着自己的电脑开始苦哈哈码字。
“下面是男一号,太子,从基本信息开始——”华姐长吁一口气。
谭迟抽出第二张人设表:“姓名:烈钰,身高188,体重……”
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混杂编剧们的讨论,充满了整座房间。窗外的阳光渐渐隐入山脉,迎来了夜幕。
繁复枯燥的人设推敲,反反复复的大纲修改,仿若蜘蛛网的人物关系图,色彩斑斓的思维导图,犹如蜈蚣脚的时间轴,就在这些名为编剧的人的笔下,一点一点成型,一寸一寸编织、一滴一滴汇聚,成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精彩的场景,最终凝聚为一个崭新的故事,展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