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大余,你放心吧!我们都是站在你这边儿的!”
“是啊是啊!”
旁边的人听了老村长的话,忙不迭的出声附和。
奚悦站在边上,也跟着点头。不卖粮好,最好今年谁家都不卖粮,那她的任务就能完成了。
这么些个橘子皮老脸里面,突然多了一个白嫩嫩的奚悦,一下子就被眼神不错的老村长给发现了。
见奚悦也跟着点头,老村长失笑,“雪娘丫头,你这是干什么来的?一个小人家,混在我们这堆老头子里面。”
被老村长发现了,奚悦心里不忧反喜,她正愁没机会开口呢。
奚悦把手里空空如也的竹篮举起来,“村长爷爷,我是去给奶送米糕,回来的时候,看见这边很热闹,我就、我就过来听听。
我都听懂了,我也觉得余爷爷说的有道理。我听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会下雨的,今年都好久没下雨了,余爷爷说的是对的!嗯!”
抱怨儿子不听话要卖粮的那个老人家,也是林家人,名字就叫林大余。
他家儿孙都还算勤快,日子过得其实很不错。要不然也不会让他有时间,可以来这里和人聊天说话。
老村长听着奚悦的话,一双眼睛暗暗的眯了起来,“雪娘丫头也觉得你余爷爷说的有道理?因为天好久没下雨了?”
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很容易就知道了的。之前只是没有人在意这些小细节,如果真的要去细扣,自然能发觉天象的异常。
每年收稻谷的时候,都是要紧赶慢赶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场雨就说来就来了。
下雨的时候,不仅不能晒干稻谷的水汽,还很容易让稻谷受潮发芽。发了芽的稻谷,可就算是全毁了。
今年从收稻谷到现在,一场雨都还没下下来过。村里还有一些人觉得庆幸,说是今年的天气给面儿,连天儿的都是大太阳,把各家的稻谷都晒的干干的。
“诶呀!上一次下雨,是上个月月初,还是地刚沾湿雨就停了。这么说来,这天儿好像是有些不对劲儿。”
“我的天……”
老人家们可是最爱操心的人了,当下无不在心里默默的算了起来。得出结果的时候,都开始担心了。
这段时间,怎么算也不像是没雨水的月份啊,可这段时间,的确是没下雨,这……
“村长爷爷,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这里下雨了吗?”
像是这种天气的异变,肯定不会是一下子就变化的。这个过程,只要有心人仔细观察,是一定能够发现的其中的差别的。
“我知道,我知道,下了的!就下了那么一场大雨,我家的稻谷就被淋湿了好大一筐,只能拿去喂鸡,可把我心疼坏了!”
或许不是个个都记得清楚,但总是有人能记得的。人群中的一个老人家,就立马给了答案。
“那前年呢?”
“前年的雨水少,我家那几个小子偷懒,前年的时候,我家的稻谷就比以前少收了十多二十斤,我记着呢!”
又是一个老人家站了出来。这个地方一向风调雨顺的,他家的儿孙就有心躲懒。结果这年的雨水少,愣是让他家的收获少了好些。
“我瞧着,今年的雨水也不多,连雨都下得少。”
“不对不对,今年是丰水年,大家不是都捞了很多鱼的嘛?”
“你放屁!水浅才好捞鱼,今年就是雨水少了!”
老人家们当即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越说越让人心里没底。这个气候,其实早就已经有征兆出现了。
见众人热烈的讨论着,老村长也沉思了起来。奚悦功成身退,提着空荡荡的竹篮走出了人群,默默的回了家。
回家后,林母还特意问了奚悦一句,“怎么去了这么久?你们奶拉着你说话了?”
奚悦心虚的摇摇头,她送完米糕就从林大伯家出来了。回来这么晚,完全是因为她在路上去看热闹耽搁住了。
过了些天,傍晚的时候,林家人正准备吃晚饭。刚拿起筷子,就听见祠堂的大鼓被敲响了。
祠堂里的放的这面牛皮大鼓,平时轻易不会被敲响,都是村里有什么大事发生,村长才会特意敲鼓,叫村里人来祠堂集合。
这面大鼓一但被敲响,就证明村里有大事情发生了。
林父神情严肃,放下筷子站起身,“走,我们先去祠堂。”
林家一行人出了门,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同样往祠堂走去的人。大家猜测着村长要说的事情,都没什么心思与旁人寒暄,只略点点头,就沉默不言的继续往前走去。
到了祠堂,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村长和老村长两人站在台阶上等着,神情很是严肃,让村里人认识到,这次似乎是一件大事,也不敢轻易喧哗了。
“一家的站在一起,都左右点点,看人都来齐了没有?”
林奶奶站在最前面,旁边是林父林大伯和林三叔三个兄弟。其他小辈就站在四个人后面。
村里的人就在祠堂的院子里挨挨挤挤的站着,没一个敢来迟的。一村子的人,今年以来第一次到的这样整齐。
“接下来,我的话,你们都要记清楚了!这可是关乎到你们一家老小的性命和口粮,一个字都不许落下!
自上个月月初下了一场雨以后,我们这儿就再也没下过一场雨了。这,可能是一场干旱的前兆!
我特意去县城里查了县志,去年、前年、大前年……最近几年,雨水是一年比一年的少,明年,很有可能会一整年都下不了一场雨!”
自从老村长心里有了猜测,就催促着村长儿子去县里,仔细的翻阅了这几年的县志。县志记录表明,下雨的次数是一次比一次少,今年也不多,明年可能更少!
要知道,林家村的老祖宗们,就是祖地遭了灾,才举族搬迁到这里来的。对于这些自然灾害,是刻到了骨子里的在意。
所有人心里都很是沉重,如果村长没有差明白,是不会突然信口开河来吓他们的。
突然一妇人一个踉跄坐倒在地,哭嚎了起来,“天爷啊!我家前天卖了粮!这下可怎么办啊!呜……”
村里好些人家都是会卖粮换钱的,这位妇人家里也是其中一家。不幸的是,她家卖粮卖得太迅速,以致于现在后悔莫及。
“林启家的,你先别急着哭,之后再花钱买回来就是了。安静着些,继续听我说!”
村长在林家村还是很有权威的,他一出声制止,那位妇人的夫君就站出来把那个妇人带下去了。
“现下家家户户都往自家收了粮食,不独林启一家卖了粮的。趁着这段时间粮价便宜,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粮食给算清楚了,不够的就去买,屯够喽!
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把家里的粮买够。这件事情,暂时不许往村外传,你们都不想有人跟自家抢粮食吧?
等之后,我会去县里找县令大人,由县令大人来安排这件事情。我们都是些普通人,这件事情不许往外乱说。要是被我发现了,不论男女,一论除族赶出去!”
除族的话一说,众人都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噤。先不说林家村是一个多么团结的村子,就说除族,人要是被除族,就像是树被斩断了根,连个来历都找不到了。
有那些惦记着娘家兄弟的妇人,一听这话,也不敢再乱想了。而且村长也说了,一个月之后就会去告诉县令大人。就晚一个月的时间,也耽误不了多大的事情。
看着底下的众人都把话听了进去,村长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接着说道:“屯粮这件事情,不只是你们各家的事情,村里也是要屯一些的。
现在,每家按照人头来,一人交五百文上来。这笔钱,村里一分都不会克扣,全部都会拿去买粮。
要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最后的退路。要是没有,这些粮食依旧会分回给各家。”
没人拒绝,也没人觉得不公平。这个时候,花钱算什么,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买!都买!咬牙也要买!
接下来,各家就都让人回去拿钱。这就不得不说林家村的富裕了。像林家一家五口,就是二两半银子,林家没什么犹豫的就都拿出来了。
其它村人也是一样,家里起码都是三四口人,还有那些人多的,甚至有十来口人的,仍然把钱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