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的团队还没有上出发图。“
“早上他那条微博的点赞评论都还在可控范围内,没有引起大规模讨论。“
“李晋的出发图放出来了。“
秦茗立马切换到微博去看。放大以后,根据背景判断,应该就是在比赛场馆外面拍的。正中央,李晋果然穿了一身A家当季的运动装。
平心而论,他没有沾上“油腻大叔“和”小鲜肉“这两者中任何一个的标签,还是不错的。
但秦茗就是偏心:反正没沈烨帅就对了。
把后面的事情交给朱迪以后,听到艺人的造型师喊她:‘秦茗姐,你过来看一下,晚晚的这个造型可不可以。“
她就坐在沙发上,远远地瞅了一眼就不过关:“这也太成熟了吧?拜托,她才几岁?搞年轻一点不行吗?就我这个距离看,眼影还这么重! 改一下,青春活泼一点的!“
”可秦茗姐,她的裙子是比较成熟的那种。“
”不是有好几套要拍?我记得不是所有的都是这个风格的吧?这一套让摄影师抓角度吧,妆肯定不能是这样的。“
看着这死亡妆发,不懂化妆师是怎么想的。要是真这样发出来,于意估计又要被艺人的粉丝折腾地爆炸了。
第 22 章
重新坐回来,秦茗继续低头看手机。可是旁边,一阵打开塑料包装袋的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没睡好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基本都会有些烦。秦茗顺着传出声音的方向看过去,是坐在沙发另一头的摄影师在打开盒饭。仔细一看,是个中国人,估计是团队直接带过来的。
看着他的摄像机,秦茗想了想,不是都说艺术无国界?
那她就来碰碰运气吧。
秦茗坐过去了一点。
”小伙子?“
那人转过头:“你叫我?“ 脸上的表情就是:快说,我还想吃饭。
秦茗试探性地问了他一句,”你认不认识有同行,是去拍体育赛事的摄像师啊?“
”我有个同学在体育网,怎么了?“ 小伙子一边吃,一边努力想了想。
”你能不能帮我问一下,今天是羽毛球世锦赛的决赛,他们有没有出人去现场拍照的?“
”这,我跟我那同学其实也不是很熟……”
“这次你的拍摄费翻倍。”套路而已,秦茗也不是不知道,起码很多时候,有钱能使鬼推磨,是真的。
小伙子马上放下了盒饭:“我这就问!“
没想到,还真成了。一个小时以后,小伙子把去到世锦赛现场摄影师的微信推给了秦茗。
打开来一看,那人的微信名很直接:“冯旭”,应该就是本名了。
秦茗点击添加好友,备注是“场外的朋友,给你一个料。”
冯旭此时正在世锦赛现场女单比赛的场边,对着王佳茵抓拍了几个角度以后,看看还算满意,就收起了设备,没打算多拍。看着观众席上黑压压的观众不知疲倦地加油呐喊,他耳朵快聋了。等会男单的时候,可怎么办啊。
终于等到了场间休息的时候,拿到手机,看到有个新好友信息。
他点击了通过。
看着那人好像是很闲的样子,马上给他发了一条消息:“你好,等会男单比赛的时候,是你去拍沈烨吗?”
“对,你是?“
”我是知情人士。等沈烨比赛结束以后,如果他赢了,你记得所有的镜头都对着他一个人拍。视频、照片都要。最好能马上传到网上。“
”会发生什么事吗?“ 冯旭从业多年,也没见过这种要求。
看他是个男的,秦茗也不想磨叽,“沈烨会脱球衣庆祝,你也知道,前几届奥运的时候,都只有视频,没有抓到合适的照片,如果你能拍到合适角度的话,我保证就有热搜第一。“
既然她这么说了,冯旭也没有多想,也就答应了。反正本来,就是要怼着沈烨一个人拍的。
等他回到场地上,重新捣鼓好了一众的器械,就听到场馆里的播音声响起:“下面将进行男子单打决赛。有请两位选手,沈烨,中国。山崎贤斗,日本。比赛场地,2号。“
沈烨出场的时候,没想到还能听到现场很整齐地喊的名字。法国对羽毛球这事的关注度不是太高,就算今天是决赛,也上不了当地新闻头条的这种。来到现场加油支持他的,大多还是华人,来给他加油打气的。
这个比赛场馆是当地很多年以前建的,比一般的国际赛事场地都要小。集训的时候,50个国家的队伍天天都来抢场地训练。
可在小的空间里,更显得加油声整耳欲聋。
”沈烨,加油!沈烨,加油!“
他举起球拍向喊得最大声的几个方向挥了挥手。加油声让他兴奋起来。刚刚在后面准备的时候,他有感觉到自己的状态没有到最佳。
两场比赛实在距离太近了。他的体力恢复,好像还差一格才算满血。
但他有自己的策略。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就算是世锦赛的决赛,也能够用平常心对待。把球包放在赛场旁边,仔细检查了几支拍的拍线,到了场上,和裁判,发球员还有山崎都握了手。回头的时候,目光坚定地看了一眼摄像机,像是在告诉全世界:
我又回来证明自己了。
巴黎的午后,微风拂面,惬意宜人。
而小小的体育场里,观众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网上也是讨论地热火朝天,#羽毛球中日男单对决#已经上了热搜。
沈烨和山崎贤斗分别是中国队、日本队的第一男单,男单本来就是五项决赛中的焦点,自带流量。加上是中日对战,更加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
秦茗趁着还在酒店里,能连上WI-FI的最后时刻,又上微博看了一眼。不知道是运作的关系,还是网友们真的太贴心,比赛本身的热度,大于李晋发的图。
和团队一起,出了酒店以后,跟着艺人到了离酒店近的一个花园里拍摄。秦茗有些烦躁,因为这里的信号不大好,她刚看到沈烨出场,就卡了。把画质从1080P降到流畅,进度条还是一动不动。只能作罢,不甘心地切换到只看比分的模式。
沈烨你最好没在忽悠我,赶紧赢吧。秦茗在心中默念。
而李晋的团队则十分郁闷。在看比赛的照片发出去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去关注比赛的赛况了,冲着那个奥运冠军,沈烨。
“这趟巴黎可不能白去。跟助理说,让李晋加油的表情丰富一点,肢体动作兴奋些,摄影师一定要抓到正面,把A家的logo露出来。“李晋的经纪人杰西卡没有跟着他去现场,而是在远程指挥。她也是花了心思,才帮李晋安排到比赛第二排的座位,外加特意找了摄影师来拍他,”一会把写好的通稿也安排上,一块发了。“
单单的照片没有发挥出太大的威力,那就只能用故事来加持了。
国外,温网比赛的时候,观众席上就是大型的明星见面会现场。只不过在中国没有很兴这一套,但如果能营销好的话,一定是个加分项。
至少杰西卡是这么认为的。
秦茗在看完摄影师拿过来的刚刚拍完的未修图以后,挑了十张出来让后期拿去精修了,还有下一个场景要拍。
在室外,举高手机四处行走,才能连上了网。
手机屏幕上有两条通知。
第一条,沈烨首场输球,1:0落后山崎。
第二条,李晋现场加油中国队。
不过,在看过了沈烨的几场比赛以后,她的心态稍微好了一点,至少没有自己想象的暴躁了,还有两局呢,深呼吸,不着急。
大赛的气氛越是胶着,沈烨的内心反而是越平静的。在扳回一城以后,两人又回到了最初的起跑线,他只想打好一场比赛。不管这是不是决胜局。
只要站在球场上,就没有事情可以来干扰他。只有他,和对手。
一进入决胜局,看台上的观众们就感觉到,沈烨和山崎,都在背水一战了。
跳杀,鱼跃救球,网前勾对角。
好几个球的速度快到现场也看不清楚。
沈烨和山崎在网前吊球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网之隔的对面传来急促的呼吸声。
连续一个礼拜的比赛,这是最后一场中的最后一场。就算比他年轻6岁,山崎的体力也开始出现了透支。
他们双方隔几个球就会要求裁判进行场地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