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姑嫂自古都是对立面,我也没想过咱们能像亲娘俩一样相处,但是你嫁过来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打打闹闹都无所谓,但是一家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团结。”
“你没有把我们当成一家人,我理解,日子还短。我们家也有问题,你一个姑娘家刚嫁过来,丈夫就去当兵了,和我们有距离正常。但是我没有看到一点儿你想要和我们成为一家人的欲望。”
撇了一眼沉默的儿媳,淑芬同志毫不在意的接着开口:
“王爱军和我们是一家人,你嫁给他就必须要接纳我们这一家人。你们刚结婚的时候我们商量过等老三结婚了我们就分家,但就是分家了,我们也是一家人,兄弟几个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不允许这个家的团结被人破坏 。”
“我能理解你给娇娇钱的意思,但是娇娇她缺这5块钱吗?王娇娇答应她大哥好好照顾你,所以她愿意跟着你跑来跑去。你没嫁过来以前娇娇出门都要人抱,什么时候自己做过事儿!”
“我很感谢你嫁过来带着娇娇做事儿,我看着她像个大孩子一样,看着娇娇变懂事了,我们家也开心。但这一切都是基于她把你当做是一家人,我没什么文化,说话难听。你没有把我们当成一家人,尤其没有把娇娇当成一家人。她对你掏心掏肺的好,你对她敷衍至极。”
“我也没有别的话要讲,我想明白了,能不能成一家人我不强求。但真心换真心,我只求你别敷衍我的闺女,别浪费了娇娇的一片真心。”
……
作者有话要说:嗷嗷嗷嗷,我考完了,我回来了!!
捉的虫,改了错别字,复习那几天没有检查,好多错别字。明天恢复日更辣,我会慢慢把前几天的补起来的!^ω^
第27章 醍醐灌顶
崔丽呆愣愣的坐在房里, 连淑芬同志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她太矛盾了,她自己也知道对王家的态度不好,但她做不到毫无芥蒂。对王娇娇的态度不好,但谁又知道王娇娇对自己做了什么?
想起上辈子的种种她就恨得慌, 抓心挠肝的恨, 如果王娇娇和上辈子一样, 她可以毫无负担地报复她, 可现在的娇娇不一样, 她放不下却又下不了手。她也想把日子过好, 崔丽绷不住扑在床上无言的哭。
为了复习高考, 王娇娇的房间已经被改造成了专门复习用的书房。这些天娇娇都是和嫂子一起睡的, 算起来姑嫂两个在一起睡有好几个月了。王爱党拦住了打算回去睡觉的娇娇, “娇娇, 今天和三哥一起睡好不好,我的背好痛, 你给我讲睡前故事我才能睡得着。”
看着哥哥虚弱的样子,单纯的娇娇决定留下来照顾哥哥。兄妹两个相拥而眠, 睡得香扑扑的。
房间里的崔丽却是辗转难眠, 她看看手表,11点了,往常这个时候她和王娇娇已经睡着了。小小的肉团子搂在怀里睡热烘烘的,崔丽体寒,每到冬天就手脚冰冷,但有了娇娇这个小暖炉,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半夜被冷醒的感觉了。
崔丽把眼泪擦干,她不想让王娇娇看见自己狼狈的样子,但娇娇却一直没有回来。崔丽推开房门, 院子里黑漆漆的,除了自己房间,再无别的光亮。大家都睡了,王娇娇今天不会回来了。
崔丽看着周遭的黑暗,觉得自己孤独极了,明明自己已经重来一次,为什么生活还是这样乱七八糟。
一夜未眠。
两个小的对晚上发生的波涛一无所知。几个大人也不戳破就那样粉饰太平。王家的氛围看似和睦,平静下却酝酿着更大的波浪。
四五天儿的时间一晃而过,除夕的前一天,王家收到了王爱国寄回来的包裹,钱票,还有些罐头。随包裹寄回来的还有封家书,信里爱国向他们道新年好,还夸赞他们上次照的全家福好看,说等他明年探亲回家也要照一幅全家福。
……
王家的除夕夜过得很是热闹,早饭是在王家吃的,中饭在大伯家,晚饭今年轮到二伯。
王二伯是个非常潮流的人,当年他结婚的时候不想要孩子,所以去找了村里的赤脚大夫配绝育药,大夫哪能给。二伯缠着人家大夫,一来二去的,就跟着人家大夫学起了医术,也真让他自己整了幅绝育药喝下去。
王家奶奶闻言差点儿没被气死。也因此尽管二伯夫妻俩多年无子,但王家爷爷和奶奶对二伯母却是非常好,生怕这个媳妇儿跟别人跑了。
再后来,也许是年代久了药效过了,又或者是缘分到了,二伯母意外怀孕了。那个时候二伯母都45岁了,发现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硬是给二伯解释自己没有给他带绿帽子,夫妻两个在家里闹的鸡飞狗跳,在奶奶的强硬坚持下才生下个独苗苗。
(当然这都是后话,因为二伯母现在才30多岁。)
二伯家就两口人,夫妻两个怎么能完成,好几十口人的年夜饭呢,所以吃了午饭,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就乌拉拉去帮忙了。
不论怎么说,这顿年夜饭吃的还是很丰盛的,王家的孩子都有着有趣的灵魂,还有好几个段子手。
初一一大早,王爱国就给娇娇换上了新衣服。“新年到,穿新衣。祝我们娇娇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知道崔丽给妹妹钱后,兄弟两个都有些许膈应,娇娇这些天都是跟着两个哥哥睡的。兄弟两个为了让娇娇和自己睡,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都是表面兄弟情。
新年开头没多少农活,但却并不闲,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王家村里大部分都沾亲带故,要拜访的前辈实在是太多了。几个大的要学习,淑芬同志就只能带着娇娇出门。
这两天娇娇倒是收了不少红包和花生。
正月初三是本地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像崔丽这种刚结婚丈夫就离家的,一般都由婆家派人护送回去,给新媳妇做做脸,表明婆家的在意。
王爱军不在家,本来淑芬同志是打算全家一起一送崔丽回去,但是这两天她心思淡了,她这个做婆婆的也不想送儿媳妇儿回去了,但是面子情还是要过得去。于是送嫂子回娘家的事情就落在了兄弟俩身上,兄弟俩你推我,我推你,最后还是爱国担起了二哥的风范。
主要是担心老三沉不住气,闹了别扭。
新媳妇嫁过来的第1个新年,王家给亲家准备的回礼很丰富。再不满也不会落人话柄。淑芬同志的人情世故学满分。
初三一大早,王爱国提着大包小包陪嫂子回娘家。淑芬同志还特地交代崔丽要是想在娘家玩,可以多玩两天。
到了崔家,崔家就剩下了崔父崔母和崔向红。崔家大哥则带着媳妇和孩子回了娘家。崔母很是热情的招待了村里的叔子,王爱国不愧是淑芬同志的亲儿子,这句话把崔父,崔母哄得喜笑颜开。两杯酒就和崔向红谈的非常融洽,眨眼之间就消除了几个人之间的疏离。
走的时候还特地交代说:“叔,婶子。我娘说了,嫂子难得回一趟娘家,这次就多在娘家玩几天。等过几天了,我们来接嫂子回去。”
崔母笑的更真实了,“这怎么好意思?”
王爱国摇摇头:“婶子,让嫂子在家多玩两天吧!这几天也不忙,家里的事儿不多。”
崔母看着王爱国远去的背影,越看越欢喜。要是当初说清的是王爱国也不错。可惜了!
崔丽在娘家待了好几天,看着很不错。笑着乐着,但眼里没有光。别说是崔母,崔向红都察觉了妹妹的不对。问她她又不说,崔向红就以为崔丽是在想王爱军。但到底是从崔母肚子里爬出来的,谁都没有崔母了解她的闺女。崔母心里咯噔,闺女怕是在王家受了委屈。
在崔母的逼问下,崔丽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这些天的事儿。
听完全过程,崔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崔向红直叹气。崔母原本想要给女儿主持公道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合着我上次说了半天,你全忘了?崔丽,你嫂子这么对你了吗?”
崔父是那种集权型的家长,看着崔丽不知道说什么。“崔丽,你下次做事能不能过一下脑子 。这是他王铁柱脾气好,要是搁我身上,你就得滚回娘家,让你娘重新教。”
“啊也对,你现在就被赶回娘家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闺女?”